中秋美食大盘点

  • 2023-09-26 14:02: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众所周知,中秋节吃月饼。但中国地大物博,东南西北习俗各有不同。除了月饼外,你知道中秋节还有什么饮食习俗吗?中秋节将近,一起来盘点一下中秋节的美食吧!

月饼

月饼,又叫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中国各地过中秋的必备习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月饼不断更新换代,在口味上升级,创新出许多种类,如冰淇淋月饼、流心月饼、冰皮月饼、低糖月饼等。

桂花酒

中秋之时,正是丹桂飘香之际。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北斗兮酌桂浆” 的诗句,边赏桂花,边饮桂花酒成为许多地区的风俗。除了桂花酒,桂花糕、桂花糖、桂花茶、桂花圆子……餐桌上的桂花类食物也令人喜爱。

南瓜

在江南地区,有“八月半吃南瓜”的习俗,中秋正值南瓜丰收之时,此时南瓜个头大,醇厚香甜。关于这个习俗还有一个传说。很久以前,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迈,膝下只有一女,叫黄花。那时连年灾荒,二老卧病在床,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的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去煮给父母吃。二老吃后病体渐渐好转,于是黄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生根发芽,长出许多扁圆的瓜,由于是从南山采来的,于是叫南瓜。

南山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有句话叫寿比南山,因此古人认为吃南瓜可以延年益寿。

田螺

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因此肉质特别肥美。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因为螺肉富含维生素A,有利于保护视力。

关于中秋与田螺,还有一个传说,古代一个穷秀才过中秋无酒肉可食,便自己到河中摸了一些田螺煮着吃,最后秀才高中,人们认为秀才吃田螺转运了,于是中秋吃田螺有了科举登第的美好寓意。现如今在广州,不少家庭都有中秋炒田螺的习惯。

芋头

在一些地方中秋节吃芋头也是老传统了,因为民间认为“芋头”和“余头”谐音,吃芋头有每年好日子有富余的美好寓意。亦有地方民间认为吃芋头需要剥皮,就像是在“剥鬼皮”,有辟邪消灾之寓意。清乾隆《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

螃蟹

中秋之际,螃蟹膏黄肉香,正是品尝的好时机。而“蟹”与“谢”是谐音,恰逢中秋是个阖家团圆、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以螃蟹入宴席或者送礼,有“致谢”的好寓意。

柚子

柚子又大又圆,所以中秋吃柚子有“团圆”的意思。而且因为“柚子”和“游子”谐音,吃柚子是希望远在他乡的“游子”都能够平安喜乐。“柚”也和庇佑的“佑”字谐音,也是希望在中秋祭月时得到“月神”的庇佑,期盼家人团圆,游子在外地能够平安健康。

糍粑

中秋吃糍粑,寓意着全家和睦团结,糍粑的香甜则寓意着生活的甜甜蜜蜜。在四川宜宾、湖南桃江等地,中秋节少不了的就是打糍粑,糯米饭刚出锅就要被迅速倒进石碓窝里,用粑捶或木杵捣烂,做成香甜的糍粑。大团的糯米揪成拳头大小的糍粑,花生酱既可以作馅料,还可以防粘手。此外,还有蕨根糍粑、洋芋糍粑等各式各样的糍粑种类。

团圆馍

陕西西安一带,每到中秋节,家家户户做馍,全家共吃一馍,称“团圆馍”。馍有顶、底两层,中间夹芝麻。馍上层用大碗拓一个圆圈,象征中秋之夜,圆中刻“石头”一块,上站一个吃蟠桃的“小猴子”。馍在锅里烙熟后,切成尖牙状,全家每人一牙,家人短期外出,则留下一牙。出嫁的姑娘,娘家则送馍上门,以示全家团圆不忘。

藕盒

中秋食藕,寄团圆之意。江浙人多将藕切片,每两片下端相连,中间夹肉、文蛤等调制而成的馅,外面煎至金黄,此又称藕饼,与月饼有异曲同工之妙。另外,藕与“偶”同音,中秋时节,少女们常用它来供奉嫦娥,祈祷爱情“开花结果”。

藕的口感会随着采摘的季节变化,夏季莲藕很嫩,细胞中充满了水分和糖,脆甜多汁。入秋,莲藕成熟变老,体内的糖转化为淀粉,越晚采摘的藕,口感越粉糯。

菱角

中秋节吃菱角,据说能让孩子长得聪明伶利。菱角的大多数吃法是将菱角用清水(或盐水)煮熟,然后剥壳当零食吃;也可以将剥了壳的菱角加米煮成咸味的白粥,在吃了甜腻的月饼后,喝上一碗菱角粥,可解胃中油腻。

栗子

秋凉乍起,街头就开始飘起糖炒栗子的香气。板栗,原先与芋头、菱角一样,也是中秋必吃的小食。板栗性味甘寒,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作用,最适合秋天食用。板栗除了可以作零食,也可以入馔,著名的菜肴就有板栗鸭、板栗烧鸡、板栗炖鸡汤等。

  • 编辑:李雨晴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