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上午,第四届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在北京怀柔开幕。本届大会以“新质强视听 融合启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广电局联合主办。
在“创新服务·优无止境”市县级媒体传播与服务主题研讨中,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融媒体中心主任佟志伟以《人工智能推动基层广电媒体向社会治理延伸的新场景》为题作主题发言。佟志伟从“人工智能带来媒体融合发展新的战略窗口期”“基于海淀城市大脑建设数字孪生社区应用场景”“打造基层广电媒体人工智能落地应用标杆”三个方面,向全国同行分享海淀融媒利用人工智能向社会治理延伸的新场景。
媒体数据延伸到社会治理
打造人工智能在基层广电媒体应用新场景
“在媒体融合发展进程中,5G、大数据、云计算、AI等新技术层出不穷,主流媒体洞察先机,通过技术加持,补齐能力短板,提升自我竞争力,打开发展新局面。”佟志伟认为,新技术应用始终是推动传媒业态深度变革的核心要素和支撑力量。同时,应用场景又使媒体成为新技术的理想“试验场”,持续反哺着技术迭代。所以如何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的技术革命和新变化,成为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
推动人工智能与媒体高质量融合发展已成为媒体行业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才能抓住这个机遇?佟志伟表示,海淀区融媒体中心作为基层广电媒体,借助辖区科技创新资源,利用人工智能在数据筛选、内容生成、智能识别方面独特优势,打造基于区域媒体及社会治理相关数据的“海融AI”,提升媒体数据在多领域的开放性采集、利用能力,并探索将媒体数据延伸到社会治理层面应用,打造人工智能在基层广电媒体应用的新场景。
构建全方位数字孪生体系
为社区治理和应用场景提供基础支撑
区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基层媒体,承担着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能。海淀融媒充分发挥区域科技方面的优势,以数字孪生社区为牵引,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打造枢纽型媒体主导的“数字孪生社区”
对此,佟志伟介绍,海淀融媒探索数字孪生与融媒体技术的结合,打造数字孪生社区,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15分钟生活半径为中心,通过搭建社区智慧模型,打通数据流通壁垒,以数字化的虚拟映射,模拟社区治理的全要素、全过程,实现社区资源数字化,构建形成现实社区与信息模型全方位“镜像映射、实时互动”的数字孪生体系,为社区智慧治理和应用场景开发提供强大的数字基础支撑。
面对碎片化、多元化的用户需求,如何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内容生产和分发模式?佟志伟举例说,以智能推荐为例,实现千人千面定向推送服务。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为不同群体推送定制服务。如为上班族提供交通信息,为老人提供养老政策等。在用户享受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平台不断深度认知用户,形成多维用户标签体系,能够更好地向用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
▲“掌上海淀”移动客户端活动
截至目前,数字孪生社区共计开展活动401场,年底注册用户有望超过150万人。此外,《“数字孪生社区”》还获得第33届(2023年度)北京新闻奖应用创新一等奖。
打造 “海融AI”
实现“人工智能+广电媒体”
大模型应用落地的阻碍来源于应用场景与技术能力之间的鸿沟。对此,佟志伟表示,海淀融媒正在致力于打破双方的鸿沟,将媒体领域垂类大模型赋能中心现有业务系统和传播终端,打造基于区域媒体及社会治理中与公众信息发布相关数据的“海融AI”,并以此为中枢,向内容生产端赋能,建设信息采集、内容生成、智能识别、自动分发为主体的“基于国产信创系统的人工智能+媒体大脑综合业务系统”,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在信息识别、数据分析、知识挖掘、内容生成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将人工智能与广电内容生产分发业务相结合,实现“人工智能+广电媒体”。
“我们正在准备建设基于海淀融媒视音频素材及网站、客户端数据为基础训练的‘海融AI’核心智慧型数据处理系统。”佟志伟透露,该项目用于对系统数据进行自动存储、识别、分析、生成、分发等智能化数据处理。实现各业务系统数据的高效采集汇聚、智能挖掘、共享打通,同时也为各类生产传播业务提供智能化内容支撑服务。将以“海融AI”为底座,建设具备真实采集内容与生成式内容混合生产的内容生产平台,实现文稿、图文及超高清视频内容的智能撰写、智能生成,虚拟数字人播报/互动、AIGC虚拟场景快速生成等;智慧型内容发布及运营平台,实现超高清电视频道播出(开播4K频道)、“掌上海淀”APP发布运营、第三方商业平台传播等,利用“海融AI”的人工智能能力,实现智能化内容审核、运营数据采集分析应用、精准个性化内容推荐、用户智能互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