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非遗:指尖上的非遗体验

  • 2023-12-16 12:00: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11月27日,文化和旅游部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名单的公示》,经各地推荐、材料审核、专家评审等工作程序,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了2023-202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推荐名单并予以公示,共100家企业入选。

其中,依托景泰蓝制作技艺的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依托蒸馏酒传统酿造技艺(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的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依托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的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依托家具制作技艺(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的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入选。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几百年来,匠人们默默坚守,才使得这些“指尖”上的技艺流传下来。这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背后,有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和工匠精神?

北京工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工美是中国百年老字号,其历史可以上溯至1953年成立的北京市手工业联社和1954年成立的北京工艺美术服务部。

北京工美集团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承担着国家级礼品的设计生产任务,在国家和政府的重大活动任务中屡屡作出重大贡献。北京工美文化是北京工美集团重要的艺术创作机构,更是承担了其中较多国家和政府的重大活动的设计与制作。

从地位上看,北京工美集团是国家最高的国礼御制机构,被称为“国礼造办处”,是国宝诞生的摇篮,和众多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合作,产品涵盖中国30多种非遗传统工艺和皇家绝技。

景泰蓝制作技艺

北京景泰蓝技艺又名“铜胎掐丝珐琅”,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间,故名“景泰蓝”。其技艺是用铜作胎,将细铜丝轧扁后以手工制成各种图案,掐、焊、贴在胎体上,再施珐琅釉料,经过烧制、磨光、镀金等多道工序最后制作出成品。

景泰蓝技艺是外传珐琅技艺和本土金属珐琅工艺相结合的产物。明清两代,御用监和造办处均在北京设有专为皇家服务的珐琅作坊,技艺从成熟走向辉煌。近代以来,社会动荡不安,北京景泰蓝技艺曾一度衰微。1949年后,因国家采取积极的保护、扶持政策,这一古老技艺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

北京景泰蓝技艺复杂,工序繁多,它综合了青铜工艺和珐琅工艺,继承了传统绘画和金属錾刻工艺,体现出中国传统工艺门类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的传统。景泰蓝制品造型典雅,纹样繁缛,色彩富丽,具有宫廷艺术的特点,给人以“圆润结实、金光灿烂”的艺术感受,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曾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为祖国赢得荣誉,还经常被作为国礼馈赠外宾。

北京市珐琅厂景泰蓝非遗文化体验基地

北京市珐琅厂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56年1月,由42家私营珐琅厂和原清代专为皇宫制作的造办处合并组成。公司是全国景泰蓝行业中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景泰蓝制作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建有我国首座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和互动体验场馆。

走进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北京市珐琅厂景泰蓝非遗文化体验基地,游客可以体验“燕京八绝”之一的景泰蓝技艺,亲自参与掐丝、点蓝,感受匠心传承之美。

游客参观可从珐琅厂大楼的三楼开始,在三楼东侧了解珐琅厂六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在西侧珍宝馆欣赏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珐琅器。二楼东侧是景泰蓝技艺展示区,通过车间技师们的现场操作,向游客展示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精湛技艺。二楼西侧及一楼为“京珐艺苑景泰蓝工厂店”,游客可在此欣赏、选购景泰蓝制品。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永外安乐林路10号

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是著名中华老字号企业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作为北京二锅头品类的始创者和引领者,她始终以“为老百姓酿造出喜欢喝又买得起的好酒”为使命,探索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深耕白酒科研领域,建成北京二锅头酒研究院、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高景炎大师传习所等多个产学研平台,以科技驱动发展,实现了传统酿造与智能制造有机结合。

北京二锅头酒研究院作为首家以二锅头品类为主要科研对象的酒类研究院,依托顶尖专家学者和一流科研设备,致力于全面提升北京二锅头的品质和品类价值。

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

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自康熙赵氏以来,历经十代,传承300余年。其中的“老五甑发酵”“混蒸混烧”“看花接酒”等工艺,是历代酿酒技师的神秘绝技。而”掐头、去尾、取中段”的接酒方式,更是北京酿酒技师首创。

2007年,北京红星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北京二锅头酒酿制技艺”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红星二锅头酒非遗文化体验基地

体验基地内设有北京二锅头酒博物馆,博物馆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馆内展品丰富,展示二锅头的诞生、传承、创新和发展;科普、研究、传播国家级非遗——北京二锅头酒传统酿造技艺;在国家非遗传承人高景炎大师的传习所,游客可参与二锅头酿造体验实操;还可以在酒窖处体验品酒。此外,体验基地内的景观区还展示了企业历史大事、京味雕塑、清代酒坛酒海和传统生产设备,彰显红星二锅头酒的红色文化和京味文化。

体验流程

01 体验酿造流程(40分钟)

在技师指导下,游客参与“出缸”(将发酵好的酒醅从地缸中取出)、“拌辅料”(将稻壳与酒醅混合)、“装甑”(用簸箕将酒醅均匀的撒入甑锅)、 “看花摘酒”(根据酒花的大小、形状摘取蒸馏好的酒液)。

02 体验品酒流程(20分钟)

游客在解说员指导下,“观色”(酒杯中的酒液是否清澈透明,有无浑浊杂质)、“闻香”(香气是否清香纯正)、“品味”(口感是否协调爽净)、“定格”(根据上述三个步骤确定是否具有清香型白酒的典型风格)。

开放时间:全年开放 08:00-16:30

预约方式:010-51202902、51202903

详细地址:北京市怀柔区红星路1号红星酒厂院内

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

在北京和平门外,坐落着中外闻名的文化圣地——琉璃厂。这条街上历史悠久的老号名店不计其数,关于文化传承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琉璃厂大街中段,一幢古朴的砖楼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这里堪称墨业鼻祖——中华老字号“一得阁”

作为墨汁的缔造者与引领者,一得阁在2006年被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2014年其墨汁制作技艺也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

清同治年间,安徽文人谢松岱进京赶考,名落孙山。他深感研墨太费时间,耽误答卷,于是研制出同墨块效果相同的墨汁,并于1865年在琉璃厂44号开设第一家生产经营墨汁的店铺。

谢松岱以楹联“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的冠首字为墨汁店取名“一得阁”,而且亲手书写牌匾。

一得阁墨汁墨迹光亮,写后易干,浓浓的墨香味流传了一百多年,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液”。一得阁墨汁一直使用最传统的制作工艺,部分产品还是国家秘密技术项目。由于墨汁中掺入了冰片、麝香等中药,书写时才会溢出浓浓墨香。

1865年,一得阁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滴墨汁,改变了几千年来人们书写研墨的习惯,是中国书画工具的一次重大变革,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一得阁墨汁制作技艺包括:取烟、一段配料、溶胶、二段配料、研磨、三段配料、搅拌、检验八个环节;八个环节,上百道工序,环环相扣,相互补充,循序渐进,缺一不可。

根据中医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及中医气味学理论,墨汁添加了中药材。品质优良、有益身心是一得阁墨汁历经百年经久不衰的法宝,因此,一得阁墨汁又被大家称之为“药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南新华街25号(琉璃厂文化街店)

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

北京市龙顺成中式家具有限公司是“京作”红木家具的代表,是享誉京城的百年老字号,据侯式享所著《北京老字号》记载,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1862年(清同治年间)。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合并北京所有硬木家具生产厂家,集北方明清家具各流派之大成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清宫造办处所做家具为代表的“京作”这一独特的宫廷家具特色,成为“京作”红木家具的擎大旗者,与“苏作”、“广作”并称为中国硬木家具的三大流派,有家具中的“官窑”之称。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是在明清宫廷家具的制作中逐渐形成的,它产生于北京,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京作硬木家具与北方地区干燥的气候相适应,它注重陈设效果,追求厚重的造型、庞大的形制,由此而形成雍容大气、绚丽豪华的京作风格。京作硬木家具的制作技艺在清代康乾年间达到顶峰,嘉道以后逐渐流散到民间。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集实用性和艺术性于一体,综合运用设计、木作、雕刻、烫蜡等多种制作工艺,使珍贵的硬木材料与科学合理的榫卯结构、庄重典雅的造型、美观的雕饰相结合,形成华贵、高雅的艺术风格,实现了宫廷艺术和民间艺术的完美融合,具有很高的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

参观体验:龙顺成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永定门外大街64号

龙顺成国家级京作非遗传承基地

龙顺成国家级京作非遗传承基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毗邻金隅智造工场。

传承基地依工序设立制材班、机加工班、木工班、雕刻班、烫蜡班五个专业班组,制做匠师平均从业18年。拥有CNC等现代化生产设备80余台,部件大样模板600余个,经典产品图库2000余张。

基地定位于传承京作非遗技艺,执着发扬京作硬木家具“一木连作、水磨烫蜡”等传统手工技法,辅以高精度自动化设备,运用现代管理手段,致力于打造成为国家级京作非遗示范基地。

  • 编辑:吴丽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