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 北京市财政局印发《北京市基层公益性演出活动管理办法》

  • 2025-02-13 11:03:00
  • 北京旅游网

近日,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和北京市财政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市基层公益性演出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共六章二十一条,主要包括总则、管理机构和职责、活动覆盖范围、活动开展要求、活动管理、附则等内容,对北京市基层公益性演出活动(以下简称“公益演出”)作出相关规范,进一步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公益演出这十年:文化惠民走深走实

公益演出已开展十余年,通过实行低价票或免费的形式,为市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整合文化资源,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为专业院团深入基层服务搭建广阔平台。

覆盖城乡,共享艺术文化消费成果近年来,公益演出年均吸引超百万人参与,2023年、2024年年均参与群众超150万人,演出活动遍地开花,覆盖全市各区,大大提升了基层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公益演出贯彻惠农原则,重点覆盖农村与农民,体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农村“文艺演出星火工程”(含戏曲进乡村)年均覆盖13个涉农区的3000余个行政村,年均开展演出6000余场,实现了农民群众享有平等的基本文化权益。

丰富供给,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从供给方式和途径看,公益演出基本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主体的供给体系,每年吸引了各类艺术表演团体的参与,既有国营的,也有民营的,还有群众性的演出团队,供给主体多元。从供给内容来看,演出剧目涵盖戏曲、综艺、儿童剧、木偶剧、曲艺、杂技、歌舞等艺术类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了市民群众多样的文化需求。

《管理办法》保驾护航:精准高效匹配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更新改造和群众需求提升,各区文化资源差异不断增大,现行政策出现了一定局限性,出台《管理办法》恰当其时。

一是供需对位,激发文化服务内生动力。公益演出场次、内容日渐丰富,“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基本解决,“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开始显现。之前,对参加公益演出的团体、开展地点和形式均有统一要求,未能全面体现各区区域文化特点。《管理办法》以群众需求、百姓满意为导向,不再细分各类活动名称,公益演出团体不受“资源库”限制,鼓励各区因地制宜,结合本区情况,自主灵活安排演出活动,创新开展方式,公益演出由群众“说了算”,实现供需对接的“滴灌式”精准服务。

二是广泛覆盖,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公益演出已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保基本、促公平的体系,《管理办法》按照国家统计局2023年度全国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对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的演出场次进行重新测算,覆盖全市社区、行政村,确保覆盖面精准。

三、统筹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各区根据现有演出场所、演出资源、区域特征等情况,通过自行组织公益演出、采购整场营业性演出活动、采购营业性演出惠民票等方式开展,可实现营业性演出和公益性演出的市场联动。同时,持续加大对优秀戏曲演出的支持力度,确保实现涉农各区实现每年每村不少于1场戏曲公益演出的工作目标。推动文旅融合发展,鼓励公益演出活动在确保基本覆盖的前提下进公园、进景区等,并结合传统节庆开展主题活动,进一步统筹首都文旅资源,推动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