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好时节,梨花绽放迎客来

  • 2023-04-10 08:27: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阳春四月,春意正浓,随着气温升高,京郊梨花陆续进入盛花期,闲暇时可以带上家人朋友一起去观赏。

大兴区万亩梨园

大兴区庞各庄镇“万亩梨园”拥有全国罕见的古梨树群,梨树有40余个品种,现存百年以上古梨树3万多棵,有“中国梨乡”之美称,其中的“金把黄”贡树为全园之最,已有400多年的树龄。

以梨花村为核心,万亩梨树绵延在庞各庄镇多个村庄,远望过去,连绵不绝的白色花朵形成一片花海,醉人心弦。

目前,梨花已经盛开,庞各庄镇第30届梨花旅游文化节也已于4月7日开幕。满园的古梨树纯白胜雪,令人陶醉。莫负春日好时光,让我们相约万亩梨园,共赴梨花盛宴吧!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万亩梨园

琉璃河镇

房山区琉璃河镇自古就有“京南梨乡”之称,这里的京白梨大家族主题公园是一片百年梨树园,种植面积超过万亩,其中,百年老梨树就有17000余棵,树龄最长的在300年以上,最粗的直径有80多厘米。

4月7日,以“梨想花开,美丽燕都”为主题的2023年首届北京市梨花文化节,在琉璃河镇京白梨大家族主题公园拉开帷幕,活动将持续至4月15日。

活动期间,游客可在公园内了解到北京市梨树历史文化、房山历史遗址文化、北京市非遗文化等,还可以在赏花的同时参与梨花节摄影大赛、认养梨树等活动。现场设置了露营区、集市区供大家休闲游玩,每日更有古装评剧、古琴演奏、儿童剧、非遗展演等您来欣赏!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贾河村京白梨大家族主题公园

穆家峪镇

穆家峪镇位于密云区东部,北依密云水库。该镇庄头峪村的千亩红香酥梨园,是我国华北地区较大的红香酥梨园,四月春意正浓,竞相开放的梨花将漫山遍野渲染成一片洁白。

每年4月初到4月下旬是观赏梨花的最佳时期,徜徉在梨园繁花中,您可以拿起相机定格美好瞬间,也可以信步于田间小道,尽享梨花美景。

地址:北京市密云区穆家峪镇庄头峪村

不老屯镇

不老屯镇位于密云水库正北岸,全境都在水源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81%。这里生态环境优美,物产资源丰富,有万亩天然油松次生林、云峰山景区、万亩黄土坎鸭梨、史庄子民俗旅游村等,是休闲出游的好去处。

每到4月中旬,横跨黄土坎村、燕落村、转山子村三个村庄的1.2万亩贡梨园就美成了一幅画卷。园内梨花绽放如雪,花香四溢。

不老屯镇是贡梨之乡,已经有600多年的梨树种植历史,因生长在麦饭石上,鸭梨抗氧化能力强、含多种维生素,素有“梨中之王”的美誉,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就被作为进贡佳品。游客可以在这里赏梨花、游古镇、住民宿、品美食、游美景,尽情体验田园生活。

地址:北京市密云区不老屯镇黄土坎村、燕落村、转山子村

大城子镇

大城子镇距密云水库30公里,距古北水镇30公里,全镇为浅山区,林木覆盖率85%,拥有全国独有的“V”字形明代古长城、“墙子雄关”古战场遗址等文物古迹,是密云东线旅游线路中的重要节点。

四月是大城子镇梨花盛开的时节,山上、田间,犹如一片白色的海洋,成为公路旁一道亮丽的风景。

欣赏梨花的最佳地点为张庄子村,这里有“百年梨寨”之称,可谓家家户户种梨、漫山遍野梨树。每年4月中旬,梨花洁白如雪,整个村落犹如仙境一般。

首届北京市梨花文化节的分会场就设在张庄子村。文化节期间,这里将首次举办“创意市集”,除了传统的本地农副产品销售外,还引入了露营体验、后备箱摊位、面部彩绘梨花妆、梨花诗词欣赏、文创产品销售、摄影服务等活动,丰富游客赏花游园体验。

地址:北京市密云区大城子镇张庄子村

谷山村

谷山村位于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紧邻109国道,距离永定河只有一步之遥。此地依山傍水,风景宜人,是京西旅游发展的重地。一到四月,谷山村的梨花便悄然绽放,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

在谷山村不仅可以赏花,还能游览农耕博物馆,体验骑骆驼、骑马等,当地的招牌美食粮仓宴也值得品尝。

盛开的梨花,惊艳着谷山村的春天。这里鸟鸣悦耳动听,花香沁人心脾。您可以端起相机,在浪漫的梨花花海留下最美的记忆。春光正好,约上好友携上家人,赶一场花海盛宴吧!

地址: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谷山村景区

(注:本文图片均为往年拍摄)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