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街的色味与烟火

  • 2022-11-16 15:32:00
  • 北京日报

史宁

大概每个北京人心目中都有一份独家的美食地图,或许每个到北京的外地游客也自有一份美食清单,这二者之中,差不多簋街都是不可或缺的一处选项。北京有好吃的地方数不胜数,簋街的独特魅力究竟在哪儿呢?

1、簋街探源

提起簋街,北京人大多很熟,但是要论其前世今生、来龙去脉却又不一定说得清楚。关于簋街的来历,我们不妨从头说起。

北京起初没有一条街叫簋街,今天这条街真正的名字叫东直门内大街,东起东直门立交桥,西至北新桥路口,全长1.4公里。北京人有时亲切地称之为“东内大街”。东直门内大街是一条老街,因为东直门在元大都时代就有了。元时东直门称崇仁门,明代永乐年间改称东直门。明清两代,各种建筑所需的木材,一般都是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到通州,再由东直门运送进京城,当时东直门也被叫作“建直门”,民间更多人称呼其为“木门”。

东直门内大街,在明代属“北居贤坊”,时称“东直门大街”;清代属正白旗界,街名未变。新中国成立后始称“东直门内大街”。原东直门城楼故址位置大约在今天东直门立交桥偏西一点。

东直门虽是明清北京内城九门之一,但规模并不大,外观与朝阳门城楼相近但体量略小,可见东直门在京城九门中的重要性相对较弱,附近的居民也以贫苦百姓居多。新中国成立前的东直门内大街虽也商铺林立,但远不够繁华。除了包子铺、茶叶店及小酒馆这种司空见惯的买卖之外,因出入东直门多为砖瓦和木材车,东直门内大街倒有多家木材加工作坊、棺材铺和杠房,这大概算是这条街最显著的商业特色了。

有人说簋街名字源自东直门内大街早年间的鬼市,不过据金受申先生记载,旧京最著名的鬼市只有南北两处,南市在崇文门外东小市(即今之东晓市),北市先在德胜门桥东北河沿上,后改在后海西北角段家胡同。旧京鬼市分两类,一是售卖来路不明和非法的东西,多为盗贼销赃;二是市集多在深夜开市,天刚一擦亮就像晨风吹雾一样散了。

东直门内大街早年是否有过鬼市已不可考,真正令其名声大噪的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这条街上率先出现的24小时餐厅。那时北京城几乎没有通宵营业的餐馆,这里算开了风气之先,于是人气大增,红火异常。人们沿用旧时夜晚做生意的鬼市之意,取名“鬼街”。鬼街通过市民口口相传,开始小有名气。后因“鬼”字不雅,便改为簋街。

2、簋街说“簋”

2000年国庆节前夕,簋街改名后第一次开街。为此特意制作了一个青铜标志,矗立在街道最东端的东直门立交桥桥头,刚好相当于昔日东直门城门旧址的位置。

但最初的标志并不是“簋”,而是一尊青铜“爵”。爵与簋不同,是古代饮酒的酒器,一般都是三足而立。2008年,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了一尊西周时期的青铜伯簋,人们似乎恍然大悟,把立错了的爵从东直门桥头撤下来,按照出土的伯簋仿制了一尊。这年8月1日,矗立在东直门立交桥西侧8年之久的青铜爵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尊青铜伯簋,直到今天。青铜伯簋雕塑宽3.2米,高3.8米,红色大理石底座上刻有著名书法家苏士澍先生题写的篆书“伯簋”二字。

簋是中国古代盛食物的器具,流行于商朝至东周,是中国青铜文明标志性器具。在宴席中,它常与鼎相配,是地位和权力的象征,故有“天子用九鼎八簋”之说。意思是说天子宴饮的食物要用九鼎和八簋盛放。天子以下则逐级递减——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最低等级的只有一鼎而无簋。当然普通百姓吃饭既没有鼎也没有簋。

所以在古代饭桌上根据簋的数量就能判定出不同的身份等级。在后世的祭祀典仪中,簋还常用来当作祭器出现。此时与簋配套使用的还有“簠”,其功能与簋相同,均用来盛放稻粟一类的粮食,只是外形相异。簋的器型为圆口,簠的器型为方口。簋是盛放煮熟饭食的器皿,簠是用来盛放稻粟等生食的器皿。二者合在一起也引申为礼仪。如韩愈《元和圣德诗》说:“掉弃兵革,私习簋簠。”

通过字形来看,最初的簋是用木、竹材质制作,后来才出现了陶、瓷或青铜材质。簋这件封建时代重要的礼器,经过了由简入繁漫长的演化过程。鬼街改簋街,是去鄙趋雅的结果。二字同音,反映出此处以吃为主题的特征。

今天的簋街早已消除了等级身份的界限,来客一视同仁,也无形中增强了整条街道的文化气质。

3、簋街古迹

东西向的东直门内大街被南北向的东直门内南北小街一分为二,在两段中间恰好有一座药王庙遗址,成了整条街上难得的一处历史古迹。这座药王庙全称为敕建福世普济药王庙,至今还可依稀辨识出山门石额上斑驳的庙名。

明清两代,北京药王庙计有十处,其中最著名的有四座——地安门外的西药王庙、安定门内的北药王庙、崇文门外东晓市的南药王庙和这座东直门内大街的东药王庙。

明代沈榜《宛署杂记》载,该庙为“万历三年太监冯保建,上赐额普济药王庙,内庭施药于此”。清代吴长元的《宸垣识略》也提到:“福世药王庙在东直门内街北,明万历有御制碑。”从文献记载可知,该庙原有前后三殿,前殿供奉释迦牟尼像,中殿是药王殿,供奉伏羲氏、神农氏及张仲景、孙思邈诸位医药名家。后殿是两层楼式佛殿,供奉观世音菩萨、眼光娘娘、送子娘娘。全庙建筑精巧,庙宇雅静。民国时期风靡一时的《北平旅行指南》中描述此庙:“院中竹影摇青,苔痕带碧,于古色古香之古刹中,隐然有仙山之象。昔时香火之盛为四药王庙冠。每月朔望开庙之期,士女络绎于途。”

除每月朔望开庙外,四月二十八日为药王圣诞,照例在药王庙中举行庙会,香火旺盛。庙会上有众多香客前来烧香,庙内外云集大量商贩,竞相叫卖,好不热闹。民国后庙市逐渐冷落。至1985年做文物普查时,山门及各殿尚存,该庙原有一座刻有“敕建福世普济药王庙”等铭文的大钟,后来移至大钟寺古钟博物馆陈列保存。当时的山门隐于一家小茶馆之后,中殿以后均改为民宅,中殿以前为酒家。如今这座药王庙仅余一座山门和门前御制碑。从山门门券上砖雕的精美程度和御制碑风化模糊的外表,可以想见这座古庙的不凡过往。

昔日整条东直门内大街,几乎有一半人气是由这座东药王庙聚拢而来的。在旧时科学与经济均不够发达的时代,祈愿禳灾与定期庙市成了人们趋之若鹜的动力之源。再加上稍南的北新仓等粮仓的物流往来,都促成了东直门内大街的生机与活力。今天此处虽空余庙门,但距离不远的东直门医院和毗邻的中国中医研究院似乎完美地继承了药王庙济世安民的遗愿,而且增加了更加切实的功用。

4、食在簋街

当下簋街的真正魅力在于吃。说来也怪,上世纪80年代在搞活经济和市场大潮的带动下,东直门内大街两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意和店铺,但几乎都是一赔到底,甚至连国营百货商店也不得不关门歇业。唯独餐饮生意最终在这里站稳脚跟开枝散叶,而且这里的饭馆白天几乎鲜有人光顾,到了晚上却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别有一番繁荣景象。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夜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北京过去又极少有吃夜宵的地方,簋街就这样火红起来了。

要论簋街的标志美食,一定非麻辣小龙虾莫属。如今的簋街已是集川、鲁、苏、粤、东北、清真等众多风味的美食街,而尤以“麻小、香辣蟹、麻辣烫、烤鱼、烤串”为主要特色。食客们曾自发地推选出麻小、烤鱼和火锅是簋街最有特色的“三巨头”,且地位至今屹立不倒,难以撼摇。

簋街的空气中仿佛终日飘溢着香辣烟火的味道。簋街在一批批食客的味蕾和肠胃的品鉴之下已升华成美食的代名词,成为北京饮食文化的代表和时尚餐饮的标志。提起簋街,人们或许总会首先想到记忆中的一抹红色,那既是街道上的灯火,也是餐桌上的美味,既是谈笑朵颐的声色,又是恣意率性的生活态度。经过两次改造,簋街为东直门内大街赋予了新的格调,其意义已经超出了餐饮特色街道的范畴,成为京城夜生活和饮食文化的一个特定标签。

首都戏剧舞台前段时间上演了一出名为《簋街》的京味话剧。“我住家在北京城,二环的里边儿,中轴线鼓楼大街,往东一拐弯儿……”这样的唱词透着一股亲切。《簋街》说的正是簋街上普通人的平凡故事,而簋街与北京的传奇注定还会持续不绝地书写下去。

  • 编辑:党思洁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