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休闲度假如何“见景生情”

  • 2018-11-27 07:54:46
  • 北京商报

当下,乡村旅游已超越农家乐形式,向观光、休闲、度假复合型转变。个性化休闲时代到来,乡村旅游产品进入创意化、精致化发展新阶段,并出现了从乡村旅游到乡村生活的新理念。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乡村庄园、酒庄、民宿、洋家乐等度假形式,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在激烈的竞争之下,如何“打造不一样的乡村度假体验”成为乡村休闲度假酒店探讨的话题。驴妈妈旗下奇创旅游规划设计咨询机构(以下简称“奇创旅游规划设计”)以“张家界梓山漫居酒店”设计为例,从乡村记忆、传统自然乡村景观风貌特征、传统自然乡村生活特点等方面对该项目着重进行了探讨。

乡村度假酒店“见景生情”的营造方法

在乡村度假酒店设计中,如何把乡村美好事物巧妙地放入其中,形成景与情的互动,让酒店居住环境更加有趣、惬意,奇创旅游规划设计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切入:

1.整体风貌的野性表达

度假往往与生态联系在一起,度假酒店的建设一般依赖于较好的生态环境,奇创旅游规划设计认为,乡村的“野”可以很好地让酒店建筑与环境相融共生。“野”是人类来到这个世界所看到的最初状态,山林与湖泊、动物与植物,到处都充满着野性。在此环境下,人类进化了几百万年,野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在设计中,让人感到轻松的乡土气息很大程度上就来之于这种野性。

2.景观边界的柔和性设计

让人感觉到轻松的东西大多都是柔性的,没有太多的棱棱角角,就像乡村景观多植物、水域的柔和,少铺装的硬化。因此奇创旅游规划设计在张家界梓山漫居的设计中有多处的柔和性设计。该项目建筑外立面采用了大量的木饰面和竹元素来打破建筑与环境的边界,中间与两边保留植被柔化整个空间。再如道路边界的柔和设计,利用充满野性的观赏草与自然碎石柔化道路的边缘,同时结合街摆营造出轻松自然的休闲空间。

3.植物配置的“感情”性

在传统景观配景基础上增加具有“回忆”色彩的植物种植,如乡村人童年回忆的野山楂、野杜鹃、桑葚、三月泡、布福娜等乡村野生植物, 唤醒起游客小时候与小伙伴们山上山下去摘野花野果的快乐时光。

4.用经典乡村场景唤醒“乡村记忆”

每个成长于乡村的人,见过乡村的人,对乡村都有其自己的记忆。除了特殊植物上的记忆,通过重建经典乡村场景来唤醒游客的“乡村记忆”是奇创旅游规划设计的另一个切入口,同时通过时间轴线串联起一个一个的场景。

作为乡村高端度假酒店它应该如何设计?通过张家界梓山漫居度假酒店的设计,奇创旅游规划设计探讨了其中的很多可能性,但概括起来就是利用游客对乡村的情感来表达度假生活的可能。设计手法上通过抓住乡村风貌的野性特征、场地的复合型功能、乡愁植物的故事与感情寄托、乡村场景的再现来达到环境与情感的共鸣,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乡村度假之旅。(撰稿单位:奇创旅游规划设计咨询机构)

  • 编辑:仲伟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