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民众集体传承方式流传下来的一宗珍贵文化遗产

  • 2024-08-25 07:09:00
  • 北京文化

一些文化传说,如童谣、民俗传说等,非常有意义。童谣主要有书面、口头两种传承方式,其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朴实自然,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优秀代表。而民俗传说,也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下面就跟大家说说吧!

北京童谣

童谣指传唱于儿童之口的没有乐谱的歌谣,是流传于全国各地的一种由特殊群体念唱、传播,具有特殊意义的民谣种类。童谣在我国已有千年的历史,历朝官修正史及杂传、笔记、小说中不乏童谣的记录。童谣主要有书面、口头两种传承方式,其语言浅显易懂,内容朴实自然,是民间文学艺术的优秀代表。童谣中积淀了优秀的民族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内容。北京童谣表现了各时期北京的城市性格和北京人的思想感情,承载着我国几千年的历史,感染渗透力强,是可挖掘、可借鉴的宝贵教育资源。北京童谣按内容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长辈、父母为教育儿童而编唱的童谣;第二类是描述成人生活、情感、观念、见解的童谣;第三类是根据古代仪式中的惯用语或历史题材加工而成的童谣。童谣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顶针格、串话、绕口令、谣谚格、摇篮曲、谜语格、连锁调、数数歌、问答歌、排比格等。在创作过程中要合辙押韵,包括双句押韵、句句押韵、每两句一押韵等押韵方式。如《东直门挂着匾》、《大头儿大》、《一园青菜成了精》、《过水面》、《风婆婆》、《金箍噜棒》等。如今,北京童谣这种反映孩子们童真童趣、对无数人的成长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文学样式正逐渐淡出孩子们的生活,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唱的耳熟能详的童谣已开始为今天的孩子们所遗忘。必须立即着手保护、传承、发展北京童谣这一民族瑰宝,使之更好地为少年儿童的成长服务。

天坛传说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清两代帝王在此祭天、祈谷和祈雨。天坛的传说因天坛建筑和皇帝祭天大典而萌生和发展。“天人合一”宇宙观的融入,使天坛建筑群具有神圣而独特的寓意,成为相关传说发生和繁盛的重要驱动因素。天坛传说在北京市民中广为流传,特别是在天坛周边的地区金鱼池、法塔寺、四块玉、天桥等,尤其盛传不衰,是北京本土文化的一支奇葩。天坛传说大致包括天坛建立传说、景物传说、民俗传说、坛根儿传说、相关人物传说五个部分。天坛传说以口头民间文学特有的流传延续模式,在社会群体中传承。数百年来,一直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20世纪80年代,崇文区文化馆(现东城区第二文化馆)、天坛公园管理处采录编辑了《崇文民间文学选编》和《天坛景物传说》。2005年全国非遗普查以来,崇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现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又组织力量新收集采录了一批天坛传说。天坛传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文学价值。其一,它体现了“天为阳,地为阴”、“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一系列中国人的宇宙观。其二,无论是与天坛建筑和功能相关的,抑或是阴阳相济的哲学观念,与帝王形迹、与礼俗相关的传说,都是从平民百姓的立场所作的阐释与演绎。其三,天坛的传说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在传播中具有广泛性和延伸性。

曹雪芹传说

曹雪芹(西山)传说是主要流传于北京香山、寿安山、金山—被称为“小西山”一带、以曹雪芹其人和《红楼梦》为题材的民间传说,属于“人物传说”。曹雪芹(西山)传说是香山地区民众的集体口头创作,流传时间已有二百余年。内容涉及曹雪芹的生平经历、性情品貌、出众才华以及《红楼梦》的人物原型、创作环境等,表达了人们对曹雪芹及《红楼梦》的喜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家和作品对社会的影响。曹雪芹死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他的传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逐渐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历史故事和人物典故也附会到传说中来,加诸于曹雪芹身上,使曹雪芹作为伟大作家之外,又具有了若干行侠仗义的“机智人物”的色彩。在口头流传过程中不断被加工琢磨,传说色彩日浓,表现了北京西山地区人民的思想认识、道德观念、生活态度、审美情趣,及对于各种客观事物的评价,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广泛性和深刻性的特点。曹雪芹(西山)传说是通过民众集体传承方式流传下来的一宗珍贵文化遗产,但是由于人口的流动、老人相继故去以及娱乐方式的多元化,目前处于濒危状态。

  • 编辑:王思源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