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瑶琦 柴嵘 张雪)“大运河跨越2500多年、奔流近3200公里,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运河。”5月4日14时许,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陈大楼二层展厅内,二三十名游客围在华北大平原地形图前,聆听讲解员解说运河历史。五一假期,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上新多个有趣的互动设施,这里成了不少市民假期出游的首选。
展厅里,大运河沿线珍贵文物荟萃,为观众全景式展现运河的发展变迁。长达27.4米的运河图卷,栩栩如生地描绘了大运河畔的繁盛景象,引得不少观众流连驻足。
“黎阳仓在我们的家乡!”看到大运河沿线的大型转运槽仓——黎阳仓遗址图片,11岁的王嘉嘉特别兴奋,赶忙拉来妈妈一同观看。母子俩都是历史迷,五一假期,他们从家乡河南来到北京参观博物馆,“博物馆全方位地展现了运河历史,我们真是大饱眼福。”
展厅内,“不止运河——沉浸式体验展”的三维光影秀精彩纷呈,以游船的视角,带领观众沉浸式“畅游”千年运河,观看京剧、舞狮和龙灯表演,感受大运河上的文化魅力。光影秀结束后,很多观众意犹未尽。
在运河小铺前,一台科技感十足的AR数字照相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拍照。市民王女士和孩子在照相机前摆好姿势,相机很快捕捉到她们的面部特写,几秒钟后便生成了燃灯塔、镇水兽、漕船、铜坐龙、中国龙等不同定制主题模板的专属影像写真,国潮味十足。
“一支塔影认通州,无恙蒲帆新雨后。”运河小铺上新了一款古朴的打卡卷轴,打卡爱好者可在卷轴上盖上包括铜坐龙、紫清宫、通州地图等在内的16枚专属定制印章。市民刘先生在桌前仔仔细细地盖好每一款印章,“大运河博物馆的印章都做得很精美,值得留念,平时我都是带本子盖,这次看到有专门的印章打卡卷轴,盖上印章之后仿佛一件艺术品,太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