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天津非遗”

  • 2024-03-10 20:03: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1风筝魏

风筝,古称“纸鸢”或“纸鹞”,最早起源于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中国古人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传信,甚至试图利用风筝载人飞翔。五代时期,太监李邺于皇宫中制作纸鸢,在头部放置一枚竹笛,“使风入竹,声如筝鸣”。“风筝”也因此而得名。

天津是中国著名的风筝之乡,天津风筝由原产于中国的毛竹、绢、纸、矿物颜料等天然材料加工而成,制作技术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2泥人张彩塑

泥人张彩塑是天津市的一种民间文化,著名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

作为北方流传的一派民间彩塑,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天津艺人张明山于19世纪中叶创造的彩绘泥塑艺术品,现为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泥人张彩塑被公认为是天津的一绝,早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就已经享有很大声誉。泥人张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3大沽龙灯

大沽龙灯又称大沽舞龙,是一种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天津地一带渔民的传统民俗娱乐活动,最初由居住在潮音寺附近的摆渡师傅李树清受当地舞狮表演启发自编而成,后来演变为一项深受大沽口一带渔民欢迎与喜爱的娱乐节目。

它的制作简单,用藤、竹、麻、木、纸、布等原料就可以了,七八个渔民用上两个半月左右就能扎制成一条长约45米的“水龙”(当地渔民的称呼)。

4海下文武高跷

海下文武高跷是天津市的传统民俗文化之一。该高跷老会发源于天津市津南区北洋码头村。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漕运文化、码头文化、盐业文化等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下文武高跷老会。

京津一带高跷分为京、卫、海三大流派,“海下”高跷,即指天津卫“海下(旧指从天津卫有一条向东南方向的海大道直达大沽海口)”一带民间花会中的高跷(亦指津南区海河边一带的村庄)。

天津海下文武高跷在木腿子上有长短之分,武高跷要比文高跷矮一些。该会的表演器具有:腿子、行头、道具、头棒、腰鼓、铙钹等。

5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是一种采用京东方音说唱表演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主要流行于河北廊坊、承德、保定、唐山、北京怀柔和天津宝坻一带。

京东大鼓约形成于清代中叶,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方有过不同的称谓,如京东怯大鼓、乐亭调、平谷调大鼓、平谷调等。表演时一人站唱,左手敲板,右手击鼓为节,旁有乐师伴奏。京东大鼓经典剧目主要有《王婆骂鸡》《耗子告猫》《大八义》《小八义》等。

京东大鼓是中国北方京东一带人民喜闻乐见、颇受喜爱的曲艺形式,无论天涯海角,一听到它的旋律,必然会勾起无尽的情思乡亲,是京东地区人民的文化载体。

6天津面塑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我国特有的一门传统民间艺术。在我国众多的面塑门类中,天津面塑作为一支重要流派发展至今已有 100 多年的历史。

天津面塑在继承传统面塑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改良创新,将面塑材料薄、透、润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作品形成了“衣薄如纱、发细如丝、衣纹飘逸灵动、人物秀美如生”的艺术风格,成为津门“新三绝”之一。

7妈祖祭典(天津皇会)

妈祖祭典(天津皇会),流行于天津市的传统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天津皇会是中国北方独有的一种妈祖祭典,原名“娘娘会”“天后圣会”。据民间口传,此会源于元明时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清代康熙四年(1665),后更名为“皇会”,一直流传至今。它规模宏大,带有浓郁的天津地方色彩,每逢皇会,天津民间往往倾城出动,场面十分可观。

8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全称“杨柳青木板年画”,属于木版印绘制品,是著名的中国民间木版年画之一,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

杨柳青年画产生于中国明代崇祯年间,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构成与一般绘画和其他年画不同的艺术特色。

9评剧

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河北滦县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河北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

评剧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

10雷琴拉戏

雷琴拉戏是天津市的曲艺曲种之一。雷琴是一件年轻而独特的中国拉弦乐器,它的发明者是长期在天津生活工作的曲艺演奏家王殿玉先生。

“雷琴拉戏”是一种介于音乐和曲艺之间的独特的器乐样式。它是器乐演奏,却又带有相声里“学”及“口技”模仿的明显痕迹。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