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和张家口保留有丰富的长城资源,长城内外的历史画卷也沿着长城铺展开来,从居庸关长城、八达岭长城到大境门,从鸡鸣驿到万全右卫城,无一不在展示着京张大地的浓墨重彩。
居庸关长城
居庸关长城在北京市昌平区境内,距离北京市区60公里,是万里长城的一个重要关口,为古代北京西北的重要屏障。
居庸关是万里长城上最负盛名的雄关之一,明代碑记中就称其为“天下第一关”,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居庸”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吕氏春秋》中有“天下九塞,居庸其一”的记载。现存长城系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为防止元顺帝卷土重来,朝廷派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修筑居庸关城,“跨两山,周一十三里,高四丈二尺”,自此后历代都有修建。
居庸关长城气魄非凡,融险、伟、长于一体,彰显了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的宏伟壮观。景区内的两大关口气势雄伟。长城南边的为南口,北边的为北口(八达岭口),关城就设在南口北边的峡谷(关淆)中。城设有南北门,南门筑有瓮城,一条困喉通道穿入南北门。关城两旁高山耸立,重峦叠嶂,林木葱郁,早在 800多年前的金代,就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称为“居庸叠翠”。
关城中心另有汉白玉石台,名为“云台”,建于元代至正五年(公元1345年),原是建筑物的台基,台上先后建有过街塔、泰安寺,现仅存台座。云台的雕刻集中在券门和券洞内。券门两侧刻有金刚杵及各种兽类浮雕,正中刻有金翅鸟王;券洞内壁有四六天王浮雕及汉、藏、回、蒙、梵、西夏6种文字所刻的《陀罗尼经咒》和《造塔功德记》。券顶布满曼陀罗花及小佛像,雕刻极为细腻、精致。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居庸关村
八达岭长城
八达岭长城坐落于北京市延庆区境内,蜿蜒腾跃于燕山山脉的崇山峻岭,是万里长城千百座名关险隘中,历史最为悠久、文化最为丰富、建筑最为宏伟、景色最为壮观、名声最为远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它是万里长城的杰出代表,是明代长城中最为精华的地段。今天的八达岭长城更成为全世界瞩目的旅游胜地。
八达岭长城沿着山岭的脊背修筑,从城墙外侧看去非常险峻,内侧则甚是平缓。这里四季皆适宜游览,赵朴初先生更是道出了八达岭四季风光的绝妙:“叹画图百态又千姿,如此古长城,尽春秋冬夏,星移物转,不改峥嵘。最是春花铺锦,夏绿叠云,展向天边去,神往青冥。漫道红衰翠减,爱丹林浓染,秋气澄清。更冬来莽莽雪岭,玉龙腾春,风光尽收方寸。望关山无限古今情,凭交付几行征雁,万种心声”。
地址:北京市延庆区G6京藏高速58号出口
鸡鸣驿
鸡鸣驿城,位于河北省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占地22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墙周长1891.8米。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城,是北京通往张家口的交通要道和军事要塞,是现存的中国古代既为兵驿又为邮驿的两用驿站,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古建筑群,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被称为邮政考古、机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
古城内五条道路纵横交错,将城区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个区域。城内建筑分布有序,驿署区在城中心,西北区有马号,东北区为驿仓,城南的傍城有驿道东西向通过。城内还有古代遗留的商店和民居,有驿丞署、驿馆等古迹。
作为邮驿文化的传承,这里有邮驿博物馆、邮票展览馆,值得一提的是,在东城门下的驿城慢递,还可以写下一份纪念,盖好纪念章,寄给未来的自己或者亲朋。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县鸡鸣驿乡鸡鸣驿村
大境门
大境门长城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东、西太平山之间,横跨清水河,是一座闻名遐迩的长城关隘,扼边关之锁钥,形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大境门一带长城修建于明成化二十一年,大境门建于清顺治元年,据长城要隘,扼边关锁钥,是长城中唯一以门命名的关隘,也是张家口市的标志性建筑。门楣上,“大好河山”四个大字气势豪放,笔力苍劲,每个字超一米见方,分外壮观。
有着“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张库大道正是从张家口出发,通往蒙古国乌兰巴托(当时名为库伦),并延伸到俄罗斯的贸易运销线,全长1400多公里。当时,大境门内外商号店铺林立,张家口外牛、马、骆驼成群,各种货物堆积如山。后来随着京张铁路的开通,贸易通道变得更加畅通,货物可以通过火车直接运到张家口。因为具有贸易和防卫兼具的特殊性,所以大境门是万里长城四大关口中唯一被称为“门”的关口。同“关”相比,“门”少了咄咄逼人的气势,更平和、中庸。出门可战,关门可守,开门还可以心平气和地做生意,是为边境之门。大境门的历史,完整再现了长城由矛盾冲突向和平共处的历史发展过程,具有独特的长城文化价值。
近年来,借北京冬奥会、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等东风,张家口积极打造新的长城文化IP,大境门附近明德口街、元宝金街等一批仿古街区亮相,穿越时空,贸易再盛。如今,站在大境门下,向上仰望,可见巍峨长城沿山体蜿蜒盘旋。顺着城墙拾级而上,可远眺群山连绵。从大境门穿门而入,特色商街人来人往,一幅古香古色、古今交融的市井图卷映入眼帘。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明德北路与正沟街交叉口
万全右卫城
从山海关到嘉峪关,明代长城东西绵延万里,构成了北方抗击游牧民族最坚固的防线。与居庸关所在的内长城不同的是,“九边重镇”宣府镇所防卫的外长城,是抵御外敌、拱卫京师的最前沿。万全右卫城是宣府镇下设的军事卫城,被誉为“京西第一卫”,是河北乃至华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明代军堡卫所之一,有“明代卫所制活化石”之称。
在万全卫城内,长城卫所博物馆很值得一去。在长城沿线,如嘉峪关、山海关、居庸关、大境门等关键节点,都建有长城博物馆。长城卫所博物馆是全国唯一一个以长城卫所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依托万全右卫城深厚的长城资源禀赋,长城卫所博物馆以明代卫所文化为主题,全景展示明代长城沿线军事防御体系,立体呈现明代长城卫所文化和万全右卫城600年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在明代,万全右卫城经历了数不清的战事,却从未被攻破过。至明末清初,边关形势得到缓和,万全右卫城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弱化,经济得以迅速发展。清代,长城防御功能减弱,蒙汉商业贸易、文化交流日盛。蒙古商人赶着牛羊、马匹从草原上来到万全右卫城换取粮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万全右卫城逐步成为周边区域最为繁华的商业名城。然而经历数百年岁月,如今除了坚固的城墙屹立不倒,万全右卫城的古建筑大都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
2022年起,万全区利用传统的建筑方式复原以前万全右卫城主要生活区和街道原貌。如今,这座承载数百年历史的长城卫城迎来了新生,不仅让当地居民留住了“乡愁”,一座“活”起来的长城卫城也将呈现在外地游客眼前。游客可在古城商街里的戏楼、茶馆、醋坊、油坊等场所进行沉浸式体验,近距离感受古人生活。
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