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建筑群,它见证了清王朝由鼎盛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着“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从权臣和珅、庆王永璘、恭亲王奕䜣到末代恭王溥伟、书画家溥心畬等,它历经几代主人,背后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等待着我们挖掘。
旧版《还珠格格》作为曾风靡一时的电视剧,是一代人的青春回忆,至今还不断被网友们“考古”。恭王府花园作为这部剧的取景地之一,近期更是掀起了“我来恭王府只办一件事”的打卡热潮,不少小伙伴来恭王府博物馆都要来一张“容嬷嬷”同款表情包。就让我们伴随着童年记忆里的“潇潇洒洒”和“轰轰烈烈”,一起游览恭王府吧!
恭王府花园
《还珠格格》第一部的御花园戏份在恭王府花园取景。恭王府花园为位于恭王府后的一座独具特色的花园,又名萃锦园,建于1777年,据考证是在明代旧园上重修的。全园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有古建筑31处。恭亲王为重建花园调集百名能工巧匠,增置山石林木,彩画斑斓,融江南园林艺术与北方建筑格局为一体,汇西洋建筑及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建成后曾为京师百座王府之冠,是北京现存王府园林艺术的精华所在,堪称“什刹海的明珠”。其中园中的西洋门、御书“福”字碑、室内大戏楼并称恭王府“三绝”。
恭王府花园在造园手法上既有中轴线,也有对称手法。全园分为中路、东路、西路三路,成多个院落。园中景物别致精巧,散置叠石假山、曲廊亭榭、水池花木。主要建筑有蝠殿、邀月台、大戏台、沁秋亭等。
西洋门
西洋门位于恭王府花园中路最南端,是花园的正门,称“静含太古”,为奕訢所建。门由汉白玉石雕砌,形制仿圆明园中大水法海园门所建,西洋拱式风格,十分气派。门额外刻“静含太古”,内刻“秀挹恒春”,其中的静和秀是园主人希望达到的两个境界。此外,造园者以此喻代仙境,与门内山谷的一派大自然的风貌相结合,将“静”和“古”的概念融合在一起,更增添了园林的历史感和时空感。
西洋门也是园内唯一的西式建筑,可以体现出主人希望通过学习西方文化和技术来挽救清朝统治之意。《还珠格格》第一部第10集,紫薇和金锁离开学士府的取景地就在西洋门。
妙香亭
《还珠格格》第一部中,小燕子初入皇宫,令妃带领小燕子参观皇宫内院就是在恭王府的妙香亭。
妙香亭的造型很奇特,为上圆下方的双层木结构莲花形平顶式。上层名为妙香亭,下层是般若庵。上圆下方的两层屋顶以建筑语言诠释了“天圆地方”的古老宇宙说。左手侧是“秋水山房”,为靠山面湖的三间敞轩。
牡丹院
《还珠格格》第二部第11集香妃凭借天然的香引蝴蝶,小燕子盲目效仿,大泡花瓣澡,结果却引来成群的蜜蜂,被蜇得满头包。这段剧情令人哭笑不得,记忆犹新。香妃引蝶的取景地就在恭王府的牡丹院。而著名的“容嬷嬷暗中观察”表情包也是在牡丹院的窗子上。
牡丹院为竹子院向北的二进院。每逢春末夏初,满院盛开姹紫嫣红的牡丹花,色彩斑斓,清香四溢,故称“牡丹院”。院内东边有带廊厢房5间,连通竹子院的东游廊和香雪坞。两边是彩绘游廊,与竹子院的西游廊相通。透过窗户可见中路园景。
秘云洞
恭王府“三绝之一”福字碑位于秘云洞内,是由清圣祖康熙皇帝的御笔刻成。这块碑石长7.9米,贯穿整座假山。这里的假山就是剧中小燕子逃避侍卫爬上爬下的地方。碑前的地上有一副用碎石子摆成的中国象棋棋盘,方方正正,清晰可见。
康熙帝书法造诣颇深,但很少题字,所以此“福”字极其珍贵。而且此福字苍劲有力、颇具气势,可分解为多田多子多才多寿,构思巧妙,堪称天下第一“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