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调桄桄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濒危剧种。2006年首次申遗的时候,我们这个剧种从演员到后台所有人总共加起来只有十几个,一般大戏肯定演不了。目前全国也仅有我们一家院团在表演这个剧种,基本是‘00后’在传承。”在第七届中国戏曲文化周举办的学术论坛主论坛上,来自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汉调桄桄传承发展中心赵红主任的一番话,和她所带来的稀有剧种一样,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宋代的腔调引当代人兴趣
正在举行的戏曲文化周一大特色是戏曲剧种覆盖面广,邀请了全国各省市院团进京汇演,囊括了20个省区市近50个优秀院团的不同剧种在北京园博园上演。其中海城喇叭戏、鲁南五大调、内蒙古二人台、汉调桄桄、西秦戏、打城戏、柳琴戏这些稀有剧种,别说普通观众,就连戏曲行业专业人士也都不甚了解。像论坛主持人、北京京剧院院长刘侗就坦言,自己也是在中国戏曲文化周这样的平台上,才第一次听说汉调桄桄这个剧种。
汉调桄桄是陕西汉中的传统戏曲,属梆子腔戏,因梆子击节发出“桄、桄”声而得名。其产生于宋代,定型于元代,完善于明代,兴盛于清代,繁荣于民国,复兴改革和发展于新中国,迄今活跃在汉中城乡,也称“南路秦腔”“汉调秦腔”,是陕西九大剧种之一。赵红介绍,汉调桄桄曾经很受欢迎,“属于那种一本戏连演一个月,场场爆满,小孩都从门缝里挤进来,或是翻院墙想进去看戏的那种情况。但是因为后来出现的各种问题,很多演员流失了,没有新鲜血液进来,这个剧种就快没了。”直到2013年,当地政府从小学毕业生里招了60个学员,经过十年的培养,目前留下来了五十几个00后演员。
赵红表示,“我们现在做的主要是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运用,然后传承发展;要解决班子问题、苗子问题、场子问题、票子问题、路子问题。”赵红介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他们不仅把比较优秀、刻苦的青年演员送去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习,而且积极参加各种演出,尤其是到边远乡下演出,“我们一年各种演出能有三四百场,演员们很辛苦,但锻炼得很到位。”为了吸引新生力量,剧团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中都建立了社团,每周安排团队给学生们教授戏曲,“以前看戏的都是白头发的,现在不光有不少黑头发,还有一些小朋友,这个现象很好。”
00后演员们很会利用网络
让汉调桄桄一下子“火出圈”的重要原因,是00后演员们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在微信视频号、抖音、B站进行宣传。“我们今年推出了一个抖音小达人,一下子就火了,在抖音官方平台上被列为戏曲主播,近几个月各省市媒体也都来采访我们,央视还有新华网都有我们的采访。”政府也为剧团修了新剧院,并给演员解决了事业编制,在演出政策上也很支持。赵红表示:“这次能够参加中国戏曲文化周,给我们戏曲创作人的创作和发展也带来了动力。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专家和观众的关注,对我们有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来自广东西秦戏的青年演员陈嘉明向大家介绍,西秦戏和汉调桄桄一样,也是首批国家非遗项目,也是濒危剧种,“但是我们现在的生存状况很不乐观,我们剧团70%的人是临时工,所以必须得不断下乡、不断演戏来养活大家。”
陈嘉明表示,大家都在想办法让自己的剧种出圈,让戏曲演员能够填饱肚子,“我也尝试性的做了一些抖音,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更多人知道我们这个小剧种。但戏曲艺术依然面临曲高和寡的情况,如何做到保留精髓同时又符合时代变化,对我们是很大的挑战。”
据介绍,中国戏曲文化周作为“演艺之都”建设的重要内容,计划用三至五年时间,陆续邀请各剧种代表性院团进京展演,实现348个剧种全覆盖,并针对“天下第一团”等濒危剧种以剧目录制、名家访谈等形式,努力推动专业品质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经典传承与时代创新相融合,全面展示戏曲文化发展丰硕成果。 本报记者 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