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外八庙之八——殊像寺

  • 2023-09-05 17:58:00
  • 热河故事

殊像寺

位于承德避署山庄北、普陀宗乘之庙西侧,始建于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仿山西五台山殊像寺而建。形制为典型汉式寺院,东西宽115 米,南北长200 米,占地面积23000 平方米。因寺内喇嘛皆为满族,供奉主神为文殊菩萨,乾隆皇帝与皇太后常从避暑山庄西北门来寺拈香礼佛,故有“乾隆家庙”之称。

乾隆二十六年(1761 年),皇太后70 岁寿辰时,乾隆皇帝陪伴皇太后到山西五台山礼佛。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说法道场,山下有座殊像寺,塑有文殊菩萨像。

回到京师,太后命人按照五台山文殊菩萨的模样雕刻石像供于香山宝相寺。乾隆三十九年(1774 年),乾隆皇帝下旨特命内务府仿照五台山殊像寺的格局、香山宝相寺的文殊菩萨相貌在承德修建殊像寺。

乾隆四十年(1775 年),殊像寺正式落成,乾隆皇帝参加瞻礼。

当时,乾隆皇帝所看的佛经都为藏文或蒙文,没有满文经卷。他认为在满族统治的国度里,不可没有满文经卷,又因寺内喇嘛都习满文,于是,在殊像寺成立经馆,译制满文藏经,历时18 年,终于译成216 卷满文大藏经,编辑成3 部,存于殊像寺会乘殿经阁中。可惜,这3 部藏经一部被日本侵略者盗走,现存于日本东京;一部在法国巴黎图书馆;一部下落不明。

寺前古槐枝繁叶茂,寺内苍松挺拔葱郁,彰显寺庙庄严而神圣。山门面南,面阔三楹,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内供护法神哼、哈二将。山门前左右置石狮一对,两侧设掖门。拱门上嵌满、汉、藏、蒙、四种文字乾隆御題“殊像寺”匾额。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殿内两侧设钟、鼓楼,均为二层楼阁,单檐歇山顶。下层面阔五楹进深三间,内侧中间开拱门。上层面阔三间,两面设三拱窗;进深一间,两面设拱窗。

所谓晨钟暮鼓,即早晨先击钟,以鼓应之;日落击鼓,以钟应之。

殊像寺击钟与其他寺庙又有不同,破晓前连击钟24 下,喇嘛起床;7 时击钟15 下,喇嘛上殿念经;9 时又击钟15 下,僧众念二遍经;中午击钟15 下,喇嘛吃饭休息;下午6 点击钟紧7 下,慢8下,平10 下,钟声响后关闭四门,喇嘛不得随意出门。日落击鼓,以14 下钟声应之,喇嘛完成一天功课,总共敲钟108下。

钟鼓楼北曾有天王殿,面阔五楹,进深两间,单檐歇山顶。殿中供奉的弥勒佛现寄身于门殿。

殿两侧置腰墙,界以一进院落,腰墙辟掖门与二进相通。天王殿北两侧曾有东、西配殿,东殿名“馔香室”,西殿名“演梵堂”。

天王殿正北地势增高,再北于35级高台正中建“会乘殿”。会乘殿前东、西两侧曾有配殿,东为指峰,西为面月。

位于寺庙中心,居高临下,为本寺主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上覆黄琉璃瓦。此殿是喇嘛念经、供佛的地方。

上檐下悬挂乾隆御題满汉藏蒙四种文字的“会乘殿”云龙陡匾。

殿内供奉金漆木雕三大士,高一丈七尺。中间是骑在青狮上的文殊菩萨,东边为骑白象的普贤菩萨,西边为骑朝天吼的观音菩萨。

因为传说乾隆皇帝是文殊菩萨转世,所以将文殊菩萨供奉在观音菩萨和普贤菩萨中间。金柱上悬挂乾隆御題楹联“发心为众生缘,深入善权菩萨果;现相如三世佛,了分身住曼殊床”。

供桌前东西置楠木万寿塔,高两丈,八角三层,两塔内供鎏金铜质无量寿佛508尊。今寿塔犹存,鎏金铜佛在姜桂题任热河都统时期被军阀盗卖。

左右两侧墙壁原有经橱,内曾置满文藏经。

殊像寺的寺庙园林在承德寺庙中最有特色,堆砌的假山叠石与真山相结合,奇妙无比。

会乘殿北,顺势叠置假山,垒石穿洞,潜岩渡桥,沟壑纵横,曲径幽深,是五台山的缩影。

假山如朵朵祥云,载运一座高阁,名“宝相阁”,阁前东、西曾有配殿各三间,东为云来,西为净雪。

宝相阁

重檐八角,绿琉璃瓦黄剪边顶,东、西、南、北四面设门,四斜面设槛窗。阁内石制须弥座上有高11.6米的木雕文殊菩萨骑狮像,传说是按乾隆容貌塑造。两侧有两个力士像,各高三米。阁内横额“净名普现”。条幅“佛说是本师宏宣象教,天开此初地示现狮峰”。

第二层假山正北,曾有两层清凉楼,每层九间,楼内供文殊,二楼题额“相合台怀”。楹联“地上拈将一茎草,楼上现出五台山”。一楼门额“妙五福德”。楼内条幅“地分台麓示居国,座挹锤峰供养云”。清凉楼前两侧原有配殿,面阔五楹,东曰“吉辉”,西曰“慧喜”,慧喜殿西有六角亭。净雪殿西有一小院,正室三间,名“香林室”,室后设月门。室前东有方亭一座,西有两层小楼一座,名“倚云楼”,皇帝到殊像寺上香时,皇后在此梳妆,故又名“梳妆楼”。

殊像寺在建筑上既沿守了汉族寺庙布局严谨的传统风格,又精巧地利用地形,将亭台楼阁灵活布置其中,形成了高低错落、主次分明、新颖脱俗的建筑布局。寺庙还采用庭院布局的手法,大规模叠砌假山,使古朴典雅的建筑掩映在园林景观之中,灵活生动中彰显出庄严肃穆的宗教氛围,成为中国古代皇家寺庙与园林景观完美融合的典范。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