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八月,初秋之季,最适合来一场「穿越」之旅,进入民国时期的建筑,感受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整理6个打卡地,溜达 | 打卡 | 拍照,秋日好天气,就这么逛。
PART 01。百年北大红楼
五四大街上的北京大学红楼,因用红砖红瓦建成而得名。原为北京大学校部、一院(文科院),以及图书馆所在地。
104年历史的红楼承载了重要的红色历史,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和一些早期的著名活动家,都曾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
红楼是《觉醒年代》同款打卡地,走进真实的历史古建,复古民国建筑,混搭西洋风格,给参观者带来更沉浸的观展体验,布展细节满满,提供多视角的解读。
北京大学红楼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
=开放时间=9:00-13:00 13:00-16:30周一闭馆
PART 02。与北海为邻的最美图书馆
北海南门的文津街上,藏着一座近百年的古建,这里是北平图书馆旧址,也是中国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北平图书馆旧址,前身为1909年的京师图书馆,是北京第一座大型近代图书馆的建筑遗存,继承了自南宋以来皇家藏书,收藏丰富。
中国传统宫殿式结构,搬运自圆明园的石狮华表,与琼岛隔水相望,低调的秘境,还不被太多人知晓。
朴实的灯饰勉强照亮走廊,脱落的墙漆和起翘的边角,一切都保持着原本的样子,历经岁月磨砺的陈旧感已扑面而来,仿佛进入当年的北平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古籍馆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
=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闭馆)
PART 03。二环内的欧式建筑
位于张自忠路的段祺瑞执政府旧址,最早是和亲王的府邸,变成后来北洋政府海军部驻地,民国初期,又先后成为总统府、总理府,以及段祺瑞执政府。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始建于二十世纪初,出自中国首位官方建筑师沈琪之手,可以说是晚清时期的建筑精品。
这里也是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取景地,主楼由灰砖组成,呈现中轴对称,拱门高大细长, 一砖一石透着欧洲古典主义建筑的庄严和肃穆,此情此景,让人穿越到民国旧时光。
主楼背后其实也别有洞天,红白相间的破旧筒子楼与前面气派恢弘的灰砖楼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过去的办公的场所现在成为了老百姓居住的地方。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张自忠路3号院
=开放时间=11:00-02:00(Arch酒吧营业时间)
PART 04。最美法式学校旧址
皇城根下,历史古建,蔡元培先生创立,保护至今,中法大学旧址目前开放了两栋建筑供游客参观。
从大门踏入,进入一个小长方形的院落,松树柏树错落分布,视野开阔,走进这座历史旧址,感受法式格调与中式传统的协调混搭。
砖混结构,上下三层的中西结合式建筑,原作为教学楼使用,现作为展馆,楼内保存了楼梯和教室的结构,浅绿色对称双开门很有特点,在北京现存的民国建筑中,少有这样可以自由参观的历史古建。
中法大学旧址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皇城根北街甲20号
=开放时间=9:00-17:00(12:00-14:00闭馆)
PART 05。北京最美西洋胡同
东交民巷作为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见证了百年间的风起云涌,这里曾经是英法使馆区,使馆群建筑结合欧洲古典美学风格和近代建筑结构,气势恢弘,骑上自行车不到10分钟就能溜上一圈。
东交民巷被形容为“闹中之静地”,位于北京的繁华地段,却呈现出安然静谧的景象,恢弘磅礴的洋派建筑,京城少见的清静肃穆,东郊民巷有着独特的生命力。
东交民巷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交民巷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PART 06。诞生于1500年前的胡同
北京东城区有这样一条胡同,华国锋、徐向前、沈从文都曾在此生活过,700米的长度,包含700年的光阴,它自明朝起从未换过名字,早在1500年前就已经诞生。
北京第一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就在这里。聚集了无数名人的风华绝代,被赞誉"一条胡同,半个中国"。
史家胡同博物馆原址是民国三大才女之一:凌叔华的故居。上个世纪末,由英国王储慈善基金会和东城区合作建成这座博物馆,许多名人高官曾在此居住,还是大清选录赴美留学生的考场。
展厅内复原了130个院落的微缩景观,高度还原了北京家庭的布置原景,凝聚了四合院与胡同文化的交融对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老北京文化。
史家胡同博物馆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南小街史家胡同24号
=开放时间=9:30-16:30(周一闭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