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到河北丨窑洞觅凉:住进窑洞,做一场清凉美梦

  • 2023-07-18 19:43: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窑洞,作为一种传统民居,凝聚着前人的智慧。提起它,人们往往会想起黄土高原上那一排排乡土气息浓郁的洞穴。其实,不只黄土高原,在河北一些地区也存在着一些窑洞民居,只是因为气候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这些窑洞又与黄土高原的窑洞有一些区别,如太行山上的石头窑洞、平地而起的怀安碹窑。

住在窑洞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窑洞冬暖夏凉,被誉为天然的空调房。炎炎夏日来临,如果你厌倦了寻常的酒店客房,不妨试试河北这些建在风景里的窑洞式民宿和宾馆,为你的旅途增添几分乐趣。

左右佳园

隐居在森林秘境

推荐理由:千亩庄园里的窑洞民宿,将《霍比特人》的童话小屋搬进现实。

在燕山南麓,明长城脚下,坐落着古孤竹国夷齐故里——秦皇岛卢龙县。从北京出发,一路穿过拥挤的城市,避开喧嚣的海岸,看着车窗外千顷葡萄园重重掠过,忽然闯入眼帘的“桃花源”就是此行的目的地——左右佳园。

与秦皇岛闻名的海边风情不同,左右佳园有着别样的田园风光。入夏的庄园,万物光景焕然一新,从湖岸到山顶,从小院到菜园,每个地方都能看到不一样的景致。建在半山腰上的松巢树屋,山泉流淌而过的窑洞小院,与一棵百年老栗树相守的古风民宿……在这里,唯有住上一晚,才能真正体会个中乐趣。

沿着山间小径拾级而上,穿过重重松柏,踏过层层石阶,树屋像是从枝丫里长出来一样若隐若现,与周围的树林融为一体,浑然天成,无论谁看到都会想“爬上”去瞧瞧。松巢树屋共5栋,错落分布在山坡不同位置,草编屋顶,实木地板,蒲团席座,陶制茶具……所有树屋都有180°观景大玻璃窗,置身不同的树屋,能看到不同的景致。在松巢树屋里,自然、生态贯穿其中,柔软舒适自然流露。

沿着流淌而下的溪水下山,三座造型独特的窑洞小院安静地坐落在山脚下,像是电影《霍比特人》中的矮人小屋。小院之间矮墙相隔,花草树木装扮。站在院中环顾四周,不仅视野开阔明朗,更多了份邻里之间的亲近融洽。小院旁一条山泉小河欢快流淌,成群的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站在院中能听到泉水叮咚作响,小院的名字“山泉窑洞”由此而来。

山泉窑洞1号院为3室3厅3卫,每个房间内均有干湿分离的卫生间,沙发、电视、茶几、空调、地暖等设备一应俱全。2号院为两间可爱的上下铺亲子房,一间为蓝色童话主题装饰,螺旋状的滑梯连接着上下铺,可以成为孩子们爬上滑下的玩具,另一间为简约的原木色装饰。3号院毗邻山脚,是两居室的设计,院内建有茅草凉亭,四周花草绿植装点。

山泉窑洞小院旁有一片开阔的草坪广场,广场上一棵老栗树枝繁叶茂,四散生长。据说,这棵老栗树已有百年树龄。1943年,抗日名将李运昌在此战斗时,曾在树下商讨策略,并取得胜利,为这棵老栗树平添了几分传奇色彩。站在树下,仿佛能看到那一段金戈铁马的岁月。

与老栗树迎面相对的,是一排中式风格的窑洞建筑。它一年四季与老栗树相依相伴,见证着彼此的光景变迁,老栗树窑洞民宿的名字也由此而来。老栗树窑洞民宿共有4间房,房间坐北朝南,采光通风极好。房间内外均采用传统中式设计,仿古家具,花窗连廊,颇具文人气息。

这里不光住得有特色,吃饭的环境也很特别。左右佳园有“洞府餐厅”和“特色蒙古包”两大室内用餐区。洞府餐厅外观虽看似平常,内部却别有洞天。绿色屋顶装饰,四处灯火通明,而且面积超大。特色蒙古包位于洞府餐厅上层户外区域,共9顶,每个蒙古包以木道相连,青草环绕,颇有草原风情。

做饭的食材大多取自本地,以山泉水清洗蒸煮,新鲜,美味。清晨是小葱拌豆腐、凉拌黄瓜、素什锦、凉调豆腐丝等应季小菜,搭配热乎的小米粥或白米粥,清淡美味又舒服。正餐以当地特色菜肴为主,有清蒸鲁子鱼、枣香肉、农家炖鸡块、农家小酥肉、凉油粉等多种菜品可选,每一道都是厨师的拿手好菜。你还可以点上一瓶左右佳园自酿的红葡萄酒,搭配一桌美食细酌慢饮,岂不美哉?

在这座千亩庄园里,还有数十种娱乐项目、上百种玩法等你来解锁。全天不限时的水上脚踏船,摇摇晃晃的网红吊桥,好玩又刺激的碰碰车,让人心跳加速的海盗船……玩累了,还可以凭入住房间的钥匙牌免费乘坐园区的摆渡车,吹着风欣赏沿路美景,回到住处休息。

十三号村窑洞宾馆

草原上的轻奢驿站

推荐理由:草原天路上的温馨港湾,既有农家窑洞的朴拙气质,也有堪比五星级酒店的舒适体验。

七月初的坝上草原,春寒消散,酷暑未至。此时的草原一片新绿,一切都像是刚睡醒的样子。沿着尚义段草原天路一路向西,便能到达大青山脚下。通过山下的柏油路盘桓而上,两排窑洞建筑跃然眼前,它就是十三号村窑洞宾馆。

十三号村依山而建,环境优美静谧。走近些看,青砖灰瓦的窑洞透着古色古香,明亮的格子窗户和悬挂的灯笼又散发出质朴的农家气息。谁能想到,茫茫草原之上会有这样一处港湾,若不是有大青山作为背景,会让人有置身于黄土高原的某个农家小院的错觉。

十三号村共建有窑洞宾馆144孔,虽然是农家窑洞,但内部装修是按五星级酒店的规格进行设计的,既保留农家特色,又能让入住者住得安心舒适。带着好奇的心情进入窑洞:洁白的床单,粉刷一新的墙面,开窗就能闻到花草树木的香气;电子门锁、整体浴室大大提高了住宿的私密性;独立的厨房能让你有机会在旅途中一展厨艺。

那么做饭的食材哪里来?十三号村建有150亩的现代农业采摘园,里面种有各类瓜果蔬菜,可以在此尽情体验采摘乐趣。得益于良好的自然环境,这里的瓜果蔬菜有着上佳品质。提上菜篮、拿上小剪刀,一头扎进园子里,采摘一些自己喜欢的时蔬和瓜果,再回到窑洞里做一桌美味可口的饭菜,简直棒极了!

如果不想自己做饭,可以到窑洞宾馆配套的自助餐厅、雅间、多功能餐厅用餐,烤全羊、手把肉、奶酪奶豆腐、炒米奶茶、莜面窝窝、莜面鱼、口蘑等美食让你尽享坝上草原风味。餐厅的服务人员大多是本地人,带着庄稼人的朴实、热情和认真。曾经的十三号村是贫困村,现在这里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废弃的辘轳和井成了原乡记忆,老旧的农家陈设通过重新设计变成了别样风景。游草原天路,住星级窑洞,尝特色美食,如今的十三号村,已经成为坝上地区知名的乡村旅游景点。

饭后消食,可向大青山深处行走。

大青山属阴山余脉,最高峰海拔1919米,位于草原天路最西端,有“天路之巅”之称。从山脚到山顶,一路上碧草茵茵、椴树森森,花海、梯田交织,木栈道盘旋在山间时隐时现,景色丰富而有层次感。站在山上远眺,目之所及郁郁葱葱,置身其中,仿佛身体每个细胞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因此被游客称为 “天然氧吧”。

除了优美的自然环境,大青山的历史同样厚重。据史料记载,在1700多年前,鲜卑首领檀石槐在大青山建立起了鲜卑王庭,并以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夫馀,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故地,东西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给大青山留下了一段传奇。

响堂山村

在石窑中采撷如水清凉

推荐理由:原生态石窑与现代化家居的混搭,留住清凉,更添舒适。

响堂山下的窑洞民宿,山风阵阵,暑热渐消。窑洞在景区北侧,遥望山上,石窟在夕阳下模糊难辨,环顾山下,新修的景观却一路清晰地映入眼帘。漩涡状的喷水池、莲花造型的石雕、云朵形屋顶的酒店……能看出在设计上花了一番心思,传递出缕缕禅意。进入民宿区,则是另一种感觉,石房、石路、石墙,依地势高低错落,呈现着原生态的古朴面貌,又比一般的原生态村庄,多一份洁净、清爽、秀美。

整个民宿区内花木葱茏。粗糙的石头墙上垂下娇艳的红色蔷薇,石板小路边上挤出几丛紫色的马鞭草,青砖墙内探出来核桃树碧绿的叶子,草坪中亦黄亦白的金银花和各色月季正在盛开……怎一个美字了得!不仅是美,还有趣。走过一片小水塘,彩色鹅卵石铺底,塘水清清浅浅,十几扇石磨盘从水中露出,忍不住上去走走,在磨盘间小步跨越,一群成年人好象回到了童年一样,脸上写满雀跃。

小院共有三孔窑洞,打开其中一间,推门进去,一阵清凉顿时袭来。石拱券顶,石墙裸露,明代风格的榆木家具古雅、简约又不失庄重,与石壁很是搭配,绝无违和之感。沙发垫、床上用品一律是乳白色棉麻布料,高档而天然舒适。把包一扔,往床上一躺,顿时觉得彻底放空了自己,只剩下呼吸声,院外的虫鸣,以及静悄悄浸润皮肤的清凉。

把房间中的圈椅搬出来,在院里围坐一圈,喝茶聊天。院里的花椒树、梨树都已硕果累累,花椒的一丝香麻气息似有若无。风过,送来沙沙的树叶声响和远处隐隐约约的蛙鸣。盘膝窝在椅子里,谈笑聊天,这半日之闲,可抵十年尘梦。

河北省最好的石窟——响堂山石窟,据说是由清华大学博士主持设计、按常乐寺规模一比一复制的响堂寺。响堂寺大殿里的佛像、墙壁上镶嵌的经文,都是用紫铜纯手工雕刻而成,富丽堂皇。这座寺庙的复建,其实也延续了响堂山的佛教文脉。

  • 编辑:赵幸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