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大学。它不仅为个人和社会群体的终身学习、自我提升提供了基本的条件,还彰显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北京的这些公共图书馆馆藏丰富、特色鲜明,就让我们在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共赴一场春日的阅读盛宴吧!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图书馆是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居世界国家图书馆第三位。截至2021年底,馆藏文献总量超过4230万册件,数字资源存储总量近2500TB。
国家图书馆前身是京师图书馆,1909年9月9日,清政府准奏设立京师图书馆;1928年更名为国立北平图书馆;1951年更名为北京图书馆;1998年12月12日更名为国家图书馆,对外称中国国家图书馆。
建馆百余年来,国家图书馆逐步形成了面向中央国家机关、重点教育科研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全国图书馆的分层服务体系。国家图书馆馆藏宏富、撷英集萃,收藏了南宋以来历代皇家藏书,最早的馆藏可远溯到3000多年前的殷墟甲骨。“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文津阁《四库全书》善本的四大专藏为世界瞩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3号
国家典籍博物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国家级典籍博物馆,依托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展示中国历代典籍。它既是博物馆,也是图书馆。
2012年7月,国家图书馆加挂“国家典籍博物馆”牌子,国家典籍博物馆正式成立,并于2014年9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国家典籍博物馆集典籍的收藏、展示、研究、保护、公共教育、文化传承、文化休闲于一体,是中华典籍文物的收藏中心,典籍文化的展示中心、交流中心、研究中心和保护中心,青少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平台和公众文化休闲中心。
国家典籍博物馆建筑总面积11549平方米,共10个展厅,为公众提供了更广阔的参观空间、更好的休闲场所和更佳的博物馆体验。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国家图书馆总馆南区
首都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是北京市属大型公共图书馆,是北京市重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基地。
首都图书馆的历史可追溯至1913年,由鲁迅先生亲自参与倡建的京师图书分馆、京师通俗图书馆和中央公园图书阅览三馆几经合并演变而成。经过一百多年的演变,首都图书馆现已成为全国开放度最高、融合度最好的公共图书馆。
首都图书馆现藏各类文献逾926万册(件),古今中外文献并汇,学科门类齐全,文献载体多样,尤以古籍善本、北京地方文献、近代书报、音像资料、外文书刊最富特色。
首都图书馆总建筑面积9.4万平方米,设有20余个阅览室(区),近4000个阅览座席,还设有多功能剧场、展厅、电影鉴赏厅、报告厅、多功能厅及会议室等十余个专业厅室,为读者提供多样化文化服务。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东南三环华威桥东侧
角楼图书馆
角楼图书馆是最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图书馆。建成于1553年的北京外城东南角楼,曾经是旧京城地标性建筑,如今重新复建的角楼景观建筑,变身为东城区图书馆分馆,于2017年10月28日对公众免费开放。
角楼图书馆现藏北京地方文献图书7000册、纸质报纸30余种、期刊100余种,有着最齐全的老北京历史文化特色书籍。
图书馆读者活动采取社会化运营的模式:角图会客厅、非遗52日、角图奇妙夜、星空电影院、来角图过中国节、角图戏局,一年200+的读书会、文化沙龙活动,让您全方位立体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在这里,您可以从近上万册的书籍中,了解北京的前世;在这里,您可以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验北京的今生。登楼远望,站在护城河畔,与书香为伴,感受北京这座城市真正的慢生活。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龙潭东路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