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周末怎么玩?春天必逛这15条胡同!

  • 2023-04-17 22:37: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北京的春天快要走了,抓住这个最美的时光春游胡同走起来~

北京的胡同不仅仅是城市的脉络、交通的卫道更是体现百姓生活起居的地方,记载着人们习以为常,窸窸窣窣的生活,反映了历史文化的变迁。

TOP级网红五道营藏着顶级餐厅的钱粮胡同,帝都难得西洋建筑的东交民巷... ...行走在京城的胡同里,沐浴着温柔的春风,看着盎然的风景,吃着可口的菜肴,何等的逍遥与自在。

胡同里晒太阳散步

烟袋斜街

烟袋斜街位于地安门外大街鼓楼前在清末至二三十年代,街内以经营旱烟袋、水烟袋等烟具、古玩、书画、裱画、文具及风味小吃、服务行业等为主,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慕名而来。而对于老北京人来说,喜欢这条街上两边的老房子,虽然经过统一修缮,但依然有着北京胡同才有的气息。

位于胡同里的大清邮局,以前很有特色,但越来越商业化的氛围使得它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店铺售卖的商品价格虚高。

东交民巷

东交民巷是北京市东城区著名的使馆区,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也是清末时的外使馆聚集地,这里的建筑 沿街洋房林立。

现在基本保持原貌,有一些成为国家机关办公地点,如北京市公安局、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招待所等,街上有许多便衣警察,有些地方禁止拍照。

在这里有历经了一个世纪的西洋建筑,集中了近代西洋建筑的精华,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的圣米厄尔教堂(现叫东交民巷天主教堂)就在此处。

小时候和小伙伴们去天安门,天儿好且兜里有零钱的时候,就会顺便去东交民巷溜溜儿,走到巷子东口朝南一拐,就是最爱的新侨三宝乐面包店,虽然面包不算是精致新奇,但却是一辈子都忘不掉的味道。

铁狮子胡同

八九十年前这可是堪比华盛顿白宫的地方,曾见证了无数历史大事件的胡同,这里就是原来的铁狮子胡同,因有一对铁狮子而得名,这对铁狮子是元代成宗年间铸造的,当时元朝某贵族家门前的旧物,以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的名字命名为张自忠路。

段祺瑞执政府旧址,这里有很多名字,贝子府、和亲王府、老恭亲王府、清陆军海军部、总统府、段祺瑞府、北平卫戍区司令部、老人大校舍...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还记得当年青春懵懂的宁静和夏雨吗?是的,这里就是这部电影里女主角米兰的家。

路过若干次终于如愿吃到,To my dearest 法式甜品,每款甜品都有一个美美的名字,整体来说甜品口感清爽,不甜腻,多吃一点也不会觉得有负担,设计师貌似很喜欢加入百香果。

史家胡同

史家胡同东起朝内南小街,西至东四南大街,全长700米,现仍保存有四合院80座,完整有规模的约30座,整条胡同基本是灰砖墙和大红门的老北京风格。

居住在史家胡同的名人很多,如中共元老李维汉和其子李铁映,红旗杂志主编胡绳、红色资本家荣毅仁,别看胡同门牌不起眼,但从这条胡同中进出的人群中不乏名震华夏的人物。

这里的史家胡同博物馆是北京首家胡同博物馆,130个院落微缩复原,还能听到“震惊闺”、“虎撑子”等70多种胡同声音。

帽儿胡同

避开游客,清晨来到帽儿胡同,你就能感受到胡同里老北京人的生活,建在文昌宫基址之上的是帽儿胡同小学,9号和11号是可园,是京城最富代表性的私家园林之一,35号和37号是末代皇后婉容故居,除婉容之外,这条胡同还住过很多名人,比如明代将领洪承畴、北洋军阀冯国璋。

禄米仓胡同

禄米仓胡同位于东城区东南部,东起小牌坊胡同,西至朝阳门南小街,南有二支巷通小雅宝胡同,北与武学胡同、东八宝胡同、禄米仓东巷、禄米仓西巷相通。

珠光宝气的金宝街后面有这样一条小胡同,

胡同里还有北京帝都最为完整的一座明代寺庙,庙里有从明代流传下来的宫廷音乐,还有英宗赐给的藏经厨,经过那么多年,好多精美的文物都流失海外,剩下的这些就多来看看吧~

杨梅竹斜街

杨梅竹斜街是一条保留了很多老住户的明朝老街,不足500米,曾经是出版一条街,现在虽然还没有很商业化,但是也渐渐地开发了很多店铺。

清末民初,这里的青云阁是文人雅士的消遣之所,蔡锷也是在此结识的小凤仙,斜街上还有京剧名家杨小楼、评剧名家新凤霞,笔大师戴月轩等名人的故居。

虽然这里就在前门附近,但是跟前门真的仿佛是两个世界,安静与文化气息充斥着这条胡同,走在街道上能感受到当地人在老胡同的生活状态。

国子监

小小胡同,槐荫夹道,牌楼矗立,圣庙为伴,气质古朴低调,国子监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占地面积二万七千多平方米。

国子监主体建筑经历700多年依然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整的古代最高学府校址,国子监以其悠久的历史,独特的建筑风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逛累了就可以去北锣鼓巷的,小时光多肉植物主题咖啡馆喝杯咖啡,欣赏着可爱的多肉植物歇歇脚。

琉璃厂

琉璃厂位于北京和平门外是北京一条著名的文化街,这里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较多。很多人来琉璃厂,都是来淘宝的,这里除了书店多,就是古玩铺居多了,旧时管“古董”叫“骨董”,小胖儿对古董、烟壶、文房四宝都不感冒,唯一喜欢这里古香古色的京味建筑。

这里离珠市口大街很近,可以过去南来顺爆肚店,尝尝地道的爆肚、肚仁、麻酱烧饼,还可以去护国寺小吃,来一碗面茶,吃一口豌豆黄。

在胡同里吃吃喝喝

五道营胡同

京城的五道营胡同,堪称帝都TOP级别的胡同,东起雍和宫大街,西止安定门内大街,南与箭厂胡同相通,北有二条支巷通安定门东大街。

五道营胡同东西走向,毗邻雍和宫。胡同里有很多文化创意店,卖手工饰品的,有家店的东西是复古的风格,戒指、耳环、链子很有质感,小胖儿很是喜欢,其中不乏店家从美国费城淘回来的,这些或重金属、或色彩明丽、或造型夸张,极赋有异国风格。

五道营胡同,沉淀着历史气息,白天看似是一小条清新小街,在这里吃饭,喝茶,聚会,足足能浪上一天,当夜幕降临之时,它又变成了妖娆的“女郎”,充满了酒精的迷醉和浪漫荷尔蒙的味道~

五道营胡同原本就是京城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胡同,如今却变得越来越与众不同,大部分房屋已经进行了翻建,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其中,特色酒吧、咖啡厅、餐厅以及形形色色的小店遍布胡同的角落,小胡同变得热闹起来。

不喜欢车马如龙、人声鼎沸,就去这条北京最小众、最文艺的胡同吧——五道营胡同。

这是小胖儿非常喜欢的日料店,店面不是很大,饭点儿总是很多人在等位。餐厅里素雅的装修风格,满眼望去都是白色和灰色,用餐之余,心境会平和很多。

寿司做的很好吃,师傅现场制作,超喜欢芒果虾仁寿司,芒果不是那种特别甜的,虾仁炸得酥脆松软,口感很好;鳗鱼饭更是特别好吃,鱼肉量足,柔软鲜嫩,酱汁也恰到好处~

预估人均:140元

地址:五道营胡同24号

钱粮胡同

钱粮胡同,位于东城区西北部,东起东四北大街,西至大佛寺东街,南与轿子胡同、人民市场西巷、钱粮南巷、钱粮西巷相通,北与钱粮北巷相通,属景山街道办事处管辖。

在胡同中间路西,有一所老宅,章太炎曾在此居住过。据北京史专家王永斌先生考证,元代就有了钱粮胡同。到了明代,钱粮胡同设有钱局,老百姓称它钱堂胡同。

到了清朝,这里又设立了负责铸钱的机构叫宝泉局,是用来发放薪饷的。清朝管薪饷又叫钱粮,所以钱堂胡同就变成了钱粮胡同。如今这宝泉局也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家了~

钱粮胡同,是全北京美食指数最高的一条胡同,这里不但有人均1500的高bigger日料,还有大口喝酒大口吃肋排的烤肉店!

Susu

Susu是家隐藏于钱粮胡同深处的越南餐厅,一扇红木门后竟是别有洞天来这里的客人都对Susu雅致精巧的环境赞不绝口,老北京的庭院和露台,在阳光的照射下让这里充满了情调和惬意。

头盘主打自然是各式春卷,春卷皮是用稻米磨浆制成的,柔韧透明,在里面裹上生虾、九层塔、薄荷,加上肥硕的烟熏三文鱼,蘸着鱼露调制的汁,更觉清爽。

预估人均:162元

地址:钱粮胡同西巷10号(隆福医院北侧)

方家胡同

方家胡同,曾用名红日北路七条,所处街道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临近街道西起安定门内大街,与分司厅胡同相临,东至雍和宫大街。

猜火车电影餐厅

一家特色的猜火车电影餐厅,露天广场的正上方有一块大屏幕,不间断地播放着各种主题的电影。餐厅以西南菜为基础,同时融合了泰国、东南亚等地的一些特色制作手法,增加了口感的丰富性。

这里有道招牌菜—苗王一味骨,大排骨烧制得软烂入味,轻轻一咬肉就脱骨了,里面的小咸菜和花生米炒就得酸辣可口,也很好吃。

预估人均:97元

地址:方家胡同46号C1楼

大石碑胡同

多少人第一次知道大石碑胡同是因为电影《老炮儿》,身为鼓楼扫街小青年们的聚集地,这里少了点浮躁,多了点底气。

在鼓楼旁边溜达着,像走在老北京最有代表性的“风骚”空气里~

为了支持首都建设,很多胡同和四合院消失了。我们应该庆幸,石碑胡同的门牌最终还留下几个,老树还有几棵。证明这里曾经有过的历史。只是,稍微有那么一点面目全非。用郭德刚的话来概括,这里“很三俗,但是很喜庆”。

铃木食堂

铃木食堂是一间清新的日式食堂,在北京是名声在外。日式冷色调,清寂简约,不浮夸不造作。

图片牛肉火锅,汤底很赞,咸中带甜,锅中的菜量和种类选的都刚刚好。他家的杏仁豆腐,味道很特别,是我最喜欢的菜品之一。晚上客人少,有种深夜食堂的感觉,暖心。

预估人均:76元

地址:小菊儿胡同77号(近南锣鼓巷)

“八大胡同”

八大胡同曾是烟花柳巷的代名词。

“八大胡同”在西珠市口大街以北、铁树斜街以南,由西往东依次为百顺胡同、胭脂胡同、韩家潭、陕西巷、石头胡同、王广福斜街(现棕树斜街)、朱家胡同、李纱帽胡同(现小力胡同)。

其实老北京人所说的“八大胡同”,并不专指这八条街巷,而是泛指前门外大栅栏一带,而如今“八大胡同”早已经成为了普通老百姓的住宅。

这里还有着传统的贾大爷卤煮,店里一幅幅的黑白照片,也记录着时代的变迁,卤煮狠下食材,老汤味道也浓厚。

老北京胡同的邻里生活,是茶余饭后,大爷大妈,孩子放学,小鸟叽喳,是巷道不宽不窄,汽车走不了,摩托三轮刚刚好。

也许有一天北京的胡同会像曾经居于其间的人一样悄然消失但是他们留给这尘世的一种精神却永远不变!

北京的春天就要走了,大伙儿千万别辜负了,记得寻个周末,找个好天儿,带上家人和朋友 去京城这些胡同里寻找最美的春天。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