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昊,区级非遗项目“唐普化尺八制作技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他对古乐器情有独钟。说起尺八乐器制作技艺,曹昊如数家珍,他不仅会手工制作尺八乐器,还能吹奏古乐曲。
尺八,是中国古代传统竹制吹奏乐器,唐宋时期传入日本,因其以管长一尺八寸而得名。其主要工序为:选材、晾晒、切割、粗磨、通节、调径、细磨、镶嵌、挖孔、上漆、烙铭等数十道。
“所有工序基本都是纯手工,为了手艺的锻炼和保持,我不用电动工具,全靠眼睛和手去控制细节,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再现盛世华音。”曹昊说,尤其是尺八通节、调径时,每一个动作都要全神贯注,一旦力道有偏差,尺八就会因性能和音质的改变而报废。“有一次,我一锉刀捅下去,没收住力道,内径去多了,声音就垮掉了。吹出来的声音不合格,整根管子就废了。”
在曹昊看来,制作尺八必须用手、用心,下手时要果决。“大开大合、粗中有细,那样才能制作出来合格的尺八,这是我们的坚持。”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不断回归,许多古老乐器也逐渐走进年轻人的视野,焕发出新的生机。
“尺八古乐器制作,选材严谨、工序考究,制成之后的尺八音色苍凉辽阔,能表现空灵、恬静的意境。”曹昊说。如今,他在传承乐器制作技艺同时,不断创新制作过程,更讲究对呼吸的锻炼。
曹昊还成立了“北吹竹·唐普化尺八工坊”,他说:“今后将尽力传承好这门古老的手工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它背后的故事,让中华民族优秀瑰宝回归到年轻人的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