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这届年轻人最爱的周边游攻略

  • 2023-03-20 20:26: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最近的天气真是越来越好了,想要出去玩的心又开始萌动起来,不少卡友们在后台留言,希望小编推荐个周末游玩的去处,今天小编整理了几个,热门的周边旅行路线,一起看山清水秀的绚丽风景,共聆听悠扬华美的山涧歌声,享受这繁忙生活中的小确幸,周末前来,感受惬意好时光。

01秦皇古驿道

这是一段保存完好的古驿道,它千百年来静静地躺在东天门景区。东天门位于井陉县城东,是古代由东而来进入井陉的关隘。沿着石头铺就的山路前行,在绿树掩映的小桥流水旁,这座当年“置邮传命”的驿路铺舍,古风依旧,风采盎然。

东天门古驿道始建于西周时期,在秦始皇颁诏“治驰道”后加宽。两千多年漫漫历史,古驿道上留下了辒辌车载秦始皇尸体返回咸阳的陈迹,记录着韩信背水之战,还有那清末庚子年间清军击溃德法联军的辉煌战绩。

山石裸露的古驿道,在雨水冲刷下,泛着幽幽的光泽。眼前深深的车撤把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两千多年前的岁月里。那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第二年,颁发了“车同轨”的“治驰道”号令,这条驿道得到重修和加宽,东由获鹿县城入井陉县境,历东天门等地长约百余里,虽不得方轨成列,当时也为首屈一指的大道,成为了“燕晋通衢”之地。

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病死在沙丘平台后,绕道崎岖山路返回。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篇写道: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后,用车运载回行,道从井陉抵九泉,直道至咸阳。正是在返回咸阳的路上,随行的丞相李斯与赵高密谋,对秦始皇之死秘不发丧,篡改了秦始皇立长子扶苏为太子的诏书,并谋杀了戍边的扶苏和大将蒙恬,立幼子胡亥为君。

这条古驿道还回响着韩信200轻骑的马蹄声。公元前205年秦末的楚汉战争,汉将韩信、张耳率万余大军由山西进井陉,面对井陉口赵国守将、成安君陈馀的20万大军,他们东渡绵河,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东天门关内,宽绰的古道旁,还建有关公祠、露天戏台等,述说着当年东天门关内的繁荣。周末来这里,看千年历史,赏古风遗址。

门票价值:25元

营业时间:08:00-17:30

景区电话:0311-82341890

景区地址:河北省石家庄西部井陉县境内

02曲阳北岳庙

恒州古邑,肇基由秦,北岳庙位于曲阳县城西部,始建于南北朝北魏正始年间,从汉代至清顺治十七年,为历代帝王祭祀北岳恒山之地,北岳文化源远流长,古建成群、碑碣林立,2019年“北岳祭典”被列入河北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北岳庙是曲阳第一名胜,该庙始建于南北朝,兴盛于北宋,至今保存基本完整。北岳庙占了曲阳老县城面积近三分之一,主祭北岳大帝的建德宁之殿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元代木结构建筑,院中古木参天、碑碣林立,气象森然。

两千年前,汉武帝颁诏,确定河北保定大茂山为“北岳恒山”。从此,距大茂山几十公里外的曲阳北岳庙,开始了延续一千六百年的盛大祭祀。

据宋代史书记载,曲阳北岳庙的庙会人声如雷,香火似云。在长达一千六百年的时间里,历代帝王共前来祭拜北岳恒山三百余次。很难想象,那座至今仍是中国最大的元代木构建筑、檐下悬挂着元世祖忽必烈亲手题写的“德宁之殿”牌匾的大殿,曾经是怎样的热闹非凡。

钟声袅袅的清晨,庙门内侧的御香亭中点起松枝与檀香。那是皇帝沐浴更衣的地方,现如今已是一片废墟的飞石殿,在德宁之殿中亲自点燃三柱清香,感受正气浩荡,祈福风调雨顺。

明末清初,王朝建都北京,位于北京“南”方的“北岳”,瞬间成为一些人的“眼中钉”。他们上书朝廷,请求更改北岳之归属。终于在清顺治年间,皇帝不顾历代“改都不可改岳”的传统,下诏改祭北岳于山西浑源,彻底剥夺了河北大茂山一千六百年的正统地位。

在北岳庙最壮观的德宁之殿里,有两幅巨大的彩色壁画,在历经千年后依旧色彩奔腾。西墙壁画的上端,是传说为吴道子真迹、被称为“曲阳鬼”的钟馗。肌肉健硕,神态如风。

假期就来北岳庙,看历史古迹,赏古庙千秋。

门票价值:40元

营业时间:08:00-17:00

景区电话:0312-4212155

景区地址:保定市曲阳县城内北岳路

03大境门

大境门段长城是现存的明代长城,它巍峨秀美曲折蜿蜒 ,这里是草原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汇线,自然气候与地理的天然分界线,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惊艳于世,象征着中华民族坚毅顽强的奋斗精神。

大境门是张家口的标志和符号,更是张家口文化血液中不可或缺的基因密码。史料记载,张家口市北部古长城上的大境门,修建于清代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而距离大境门百米之遥的西境门(俗称小境门),则修建于更早一些时候的明万历41年(公元1613年)。

在明末至清、再至民国前期的四百多年的时间里,这里一度是中原地区通往塞外坝上蒙古高原的咽喉之地,是古长城上进出内地与塞外边疆的重要关口。肇建之日起,此地曰 “门”而非“关”,似乎就已经暗含着“内外一统,南北通衢”的含义。如今,大境门被学者们誉为“万里长城第一门”。

大境门不仅拥有“扼边关之锁钥”的气势,同时也见证了蒙汉各族人民互市的繁华。"境门”,这其中即包含着“商文化”和“武文化”的魅力,也流淌着民族融合的历史渊源。

小境门开设于明万历年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因建在宣府镇西路长城上,故名西镜门。门高2.7米,宽1.62米,进深7.5米。形制小巧,是当时进出张家口的唯一通道。

关外人畜均由小境门控制。入关后人畜分道,门洞两侧长城与堡墙形成东西各百米长的夹道,以遏制大量军队入侵,设计匠心独具。清顺治元年 (1644年), 为便于中原与草原通商,清政府在小境门的西边增开了一处大城门,并取名为大境门。”

1927年,民国时期察哈尔都统高维岳在大境门的门楣上书写了大好河山四个字,字体苍劲壮观并保留至今。

作为“草原丝绸之路”——张库大道的起点,大境门见证了当年“贡市”“茶马互市”边贸市场上的辉煌历史,来自亚欧大陆腹地的牲畜、皮毛、药材等通过张库大道来到中国,换成了丝绸、茶叶、瓷器等,这道门记录着这座边塞城堡的繁荣兴旺和岁月的点点滴滴。

门票价值:13元

营业时间:08:00-18:00

景区电话:0313-8020199

景区地址: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明德北路与正沟街交叉口

04中山国景区

中山国,一个神秘的国家。它以“鲜虞”之名始见于史书,它在几个战国强国的环伺下坚强生存200余年。按理说,时间跨度如此之长的国家不应该没有记载,但在史书中,有关中山国的记载却非常零乱,也缺乏准确和正面的描述。

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却为世人们带来了举世瞩目的珍宝。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这座2200年前的失落王国,才正式的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1974年3月,平山县三汲乡村民在挖土时挖出两座战国墓,经考古人员清理,挖掘出一些随葬品。这些随葬品的器型,与当时已挖掘的燕赵墓随葬品差别很大。可惜当时的考古工作人员并没有中山国的概念,这一次的挖掘工作与中山国擦肩而过。

到了初秋,当地农民筑渠填沟造地,到附近的双陵台上取土,结果在刨开的土堆中发现了不少文物。河北省文物管理处(现为河北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人员接到消息后,立即赶往现场,在看到挖出的大型瓦件和一些精美玉器后,心中顿时有了一些猜想:这会不会是古中山国的墓地?当年11月1日,考古队正式开始抢救性考古挖掘。自此沉睡两千多年的古中山国,终于重见天日。

中山国,是一个由鲜虞人建立起来的国家,位于燕、赵、晋这样的战国强国的包围之下,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又有明显的游牧文化特点,这在中山国出土的众多文物中都有所体现。

中山国面积不大,境域基本分布在今天的太行山一带。它的国力也比不上著名的战国七雄,但却神奇地存在了200余年,留下了大量举世瞩目的精美文物。

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村附近勘探了中山国都城灵寿古城,发掘了五座中山王族墓和百余座平民墓,共出土文物两万余件,许多文物工艺精湛,造型华丽,是战国时期艺术作品中的珍宝。

中山国王陵陈列馆采用丰富的形式,对中山国历史文化、发掘与保护,各类文物精品等进行了陈列展示,陈列馆外形为仿春秋战国时期,台榭式宫殿建筑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

地上陈列为中厅大殿和东、西两厅,中厅是中山国大殿复原场景,模拟议政上朝、宴饮歌舞、接待使臣,东西两厅则展示了中山国历史文化的发展脉络。

地下一层中山国文化专题展示“寻踪至美 中山遗珍”主题,通过青铜、玉器、语言文字、陶器单元展示了中山国的独特文化。

展览馆将王厝墓的主墓室、东库、西库、东北库等进行了复原保护与展示,设置了VR体验、玻璃栈道等设施,可以清晰地了解王厝墓独特的墓室结构。

现如今,这座消失2000余年的战国古国,以全新的“面貌”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中,周末如无安排,便来这里一览古国的文化风情吧。

门票价值:50元

营业时间:08:30-17:30

景区电话:0311-82880088

景区地址: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王陵遗址(066县道)

  • 编辑:玄贞伟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