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静心阅读,氤氲书香点缀秋日时光

  • 2022-10-11 09:51:00
  • 北京旅游网综合

金秋十月,秋风阵阵,不想出门的日子里,捧本书坐在桌前,开启温馨的阅读时光也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读书给人以乐趣,书籍中蕴含着丰富知识,揭示着深刻哲理,还可以启迪智慧。本月最新书籍推荐来了,看看你最爱哪一本?

《散文中的北京》

9月25日,第七届北京十月文学月主题活动“北京老舍文学院导师讲义书库第一辑《散文中的北京》新书首发活动”在京举行。

《散文中的北京》收录了二十七位作者关于北京的散文佳作,从许地山、张恨水、郁达夫、郑振铎、王统照、老舍、俞平伯、废名、沈从文到杨朔、林海音、汪曾祺、邓友梅、肖复兴、叶广芩、史铁生、刘一达、宁肯、彭程、祝勇、周晓枫、邱华栋、乔叶、袁凌、徐则臣、石一枫、侯磊。这些作品,从《想北平》《苦念北平》《北平的四季》《上景山》《陶然亭的雪》,到《颐和园的寂寞》《老北京的夏天》《我与地坛》《紫禁红》,其中既有北京的日常生活、北方风物,也有京味京腔、北京美食;既有烟火气十足、喧腾繁华的北京,也有四季分明、郁郁葱葱的北京。

《散文中的北京》一书的主编张莉在序言中指出,读者会在这本书中看到浩大北京的“毛细血管”,“比如那些花草瓜果,那些日常点滴,那些人情事理……正是这些毛茸茸而富有质感的细节,才是北京之所以是北京的底色。”因此在编选的同时,她以一个普通读者的心态重新阅读了这些散文名篇,并在这些文字中重新了解或者重新认知北京。

《时光如画·北京胡同》

青砖灰瓦、朱门楹联,石纹苍老、花木扶疏。北京胡同,作为典型的文化符号见证着北京这座千年古城的变迁。近日,由杨茵摄影,许晓迪撰文的《时光如画·北京胡同》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

本书由中国旅游出版社出版,真实记录了老北京胡同的格局与传承、趣味与风情、历史与传说、人事与环境。书中从原汁原味的老北京“慢生活”,到被胡同封存于时光的流年往事,通过393幅图片和20余万字的讲述,记录了胡同独特的历史风貌和文化韵味。

杨茵介绍,他出生在北京,童年在胡同里度过,自己坚持摄影30余年。本书从4万幅照片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覆盖137条胡同、19处寺庙、19处名人故居等,历经5年策划编辑,集结成书。希望通过此书,能让读者们找寻到尘封已久的记忆,也能感受到“老巷幽宅静树依”的风韵……

《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

《俗世奇人》是作家、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国内外公认的小小说经典。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冯骥才先后创作了诸多“俗世奇人”系列小说,其风格统一、传奇色彩浓郁、充满生活气息、人物形象活灵活现,书写了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地域风貌、风土人情、生活风尚,也展现出我国民间文化的精巧技艺与其中蕴藏的非凡智慧。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冯骥才《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精装),完整收录“俗世奇人”系列,包括他在创作过程中保留的大量手稿、画稿。这是在跨越30年的出版历程中,“俗世奇人”系列手稿、画稿的首次集中亮相,它们不仅记录了作者的创作思路和瞬间灵感,本身也极具审美和收藏价值。

冯骥才不仅是作家,还是一位负有盛名的画家。他曾说:“(俗世奇人)这些人物是从我脑袋里生出来的,我知道他们脾气禀性,挤眉弄眼是什么样子。”在跨越30年的创作历程中,冯骥才随写随画,保存了大量“俗世奇人”手稿和绘画草稿。这些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如今一笔一画全部收入本书。此外,冯骥才还亲自为书精心绘制了20余幅精美彩墨插图,全新塑造了“苏七块”“刷子李”“蓝眼”“酒婆”等人物形象,全彩绣像,天真烂漫,意趣盎然,均收录于《俗世奇人:手绘珍藏本》。

《至味中国》

《至味中国:饮食文化记忆》中不少篇章都以考古资料为依托,有食物,也有食具。书中附有不少插图,也都得益于考古发现。考古不仅让历史有形有色,而且还有声音、有味道。所以,这是一部“有味道”的历史读物。

书写饮食文化,不能忽略食料,这关系食物的生产,涉及物种的传播。食物生产包括获取食料,还包括烹饪技法的运用、调味原则的创立等。有了食物就有了相关的进食规范,饮与食的器具随之完善起来,与饮食过程相应的礼仪规范也逐渐建立起来。很难说哪一个方面最重要、最关键,它们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

当然,与饮食过程相关联的,还有饮食的态度、饮食的观念,特别是对饮食的认知程度,这也是历代饮食文化十分注意的问题。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饮食的发展有其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总是与科学水平的提升有关。例如,同样都是熟食,陶器时代与铜器时代有明显不同,到了铁器与瓷器并行的年代,人们得到的食物更是不同。这样就逐渐改变了人的味觉体验,也随之改变了人们对饮食的认识。

饮食与科学相关,也与艺术相关。没有艺术的观照,我们无法想象人类的生活会成为什么样子,吃什么,怎么吃,可能不会有我们所能看见的餐桌风景。与科学和艺术相关的过去都已成为历史,但饮食所创造的文化,却绵延不绝地展现着新的内涵。忘不了的是那些滋味,忘不了的是那些传统。因此,将饮食称为文明的重要驱动力,是有一定道理的。

《天地人生》

《天地人生》是作家王蒙近期在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散文集,书名有个副标题“中华传统文化十章”,全书从“生死、天地、三才、混一、文治、修身、美德、君子、劝学、风度”十个关键词发微。九旬老翁王蒙,自由出入在《诗经》《论语》《孟子》《庄子》《道德经》《春秋繁露》、唐诗宋词、鲁迅、郭沫若、冯友兰、托尔斯泰、黄仁宇等经典、大家之间,游走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峰峦上,想象力汪洋恣意,行文挥洒随心,百炼钢化为绕指柔,既有夫子自道也有谆谆之语,解读传统文化,回应时代心声,向读者阐明自己所参悟的人生道理,言者有意,也不要求听者必有心。作者也自言,“我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解读古典与传统,那并不是我的行当,而是学习、参考、引证中华传统文化的天地人生之宏论,讨论解答政治生活、家国生活、文化生活直至生老病死、吃喝拉撒睡、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课题。”

《天地人生》这本书怎么读?从头到尾的通读是一种方法,随便打开一章,翻开一页,捡拾到作者的智慧,体会到作者推介的古代的经典著述,甚至于看到作者在文章中引用的古人的原典、诗词,也都是一种收获。比如,不少人会想着在压力高企的社会修身养性,王蒙是这么看待修身的:“修身不是做样子,不是背书空谈教条,不是苦行受罪。修身是光明的喜悦,是成长的幸福,是精神的强健与丰富,是智慧的游刃有余,是境界的提升与开阔,是性格的圆满与自如。”修身之后,如何圆满人生呢?王蒙给出的答案是文化,因为“优秀的文化为自己的发展进步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为自己的学习、汲取、消化,准备了足够的决心、胃口、胸怀与本领;为自己的与时俯仰、与时俱化、薪尽火传、传承万年奠定了足够的根基,根深叶茂、触处生春、活力横溢、承旧启新、前景无限!”

《世纪母亲》

翻开深红色封页的长篇纪实文学《世纪母亲》,文字质朴温润,情感的波澜在字里行间跌宕起伏。作品近20万字,生动书写母亲披星戴月、跋涉奋斗的一生。从孩童时期的艰难困苦,到青年时期的历经战火,再到中年时期的深明大义、晚年时期的心系家国,母亲一生爱国爱家、顾家护家,面对困难和挑战,不逃避不躲闪,始终以一种昂扬向上的姿态,将大家小家照亮。作品语言生动质朴,故事真实鲜活,人物如在眼前。

作品从家出发,在泥土里发芽生长,以曲折动人的情节,刻画了一位机智勇敢、深明大义的农村妇女形象。烽火岁月里,母亲冒着生命危险,以柔弱之躯独自一人翻山越岭,深夜在敌占区往返奔走40余里,为八路军传递重要情报;沉着、冷静、果断地抢在敌人偷袭之前,以一己之力勇敢救下地下党农会一家六口;义无反顾地支持丈夫参加支前大军,在解放战争的战场上贡献力量。从小追着说书人满村跑、没有上过一天学的母亲,对知识的渴求、对文化的敬畏深入骨髓。在困难年代,母亲仍坚定不移地送所有孩子上学。母亲以博大的慈爱之心和纤细的瘦弱之躯,支撑四个孩子相继走出山村,成为社会有用之才,也造就了今天奋发有为、和谐美满的大家庭。“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作品精心挑选、动情讲述母亲在不同年代的经历和事迹,增加了故事的历史感,也为塑造人物形象注入更加丰富的精神内涵。

作者紧贴鲁南乡村生活肌理,作品聚焦农家日常,在细密而充满烟火气的叙述中,写活了亲善和睦的良好家风、邻里和谐的淳朴民风。书中写到,自母亲嫁到张家,一双弱肩扛起全家老小的生活,琐碎的日子在繁杂的家务中循环往复;烟火岁月中四季三餐精打细算,平常日子里两人一心细水长流,夫妻二人共同支撑起一个家,顺境时真情互换,困境中肝胆相照,家里的日子几十年里红红火火、蒸蒸日上。作品关注家庭成员的生命历程与精神成长。因为有母亲心中那一团火温暖、那一束光照亮,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不曾孤单彷徨。公婆年纪轻轻便撒手人寰,母亲主动承担起小叔子和两个小姑子的抚养责任。

作品这样细致地讲述:母亲对家人如此,对待外人也是善良无私。同村有一位孤寡老人五奶奶,母亲多年来一直悄悄关心帮助,只要家里做顿好吃的,就让孩子送五奶奶一份,五奶奶的脏衣破被,都是母亲拿回来拆洗缝补。母亲的善良厚道不仅赢得家人的尊重,也赢得十里八村的赞誉。这些文字来源于生活、忠实于生活,展现了一个普通家庭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团结邻里的寻常和非比寻常。

《北京三千年》

北京是如何从北方边陲发展为全国首都的?考古工作者是如何从地下之城破解北京前世今生的?《北京三千年:从考古发现看北京建城史》近日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本书以数十年北京城市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为积淀,北京日报记者以独到的视角和写作风格为底色,通过纪城、纪史、纪事、纪物、纪人的独特手法,展现了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北京三千年》以西周燕都、汉代燕地、唐幽州、辽南京、金中都、元大都、明中都7个历史节点,通过11章的内容展开。出土的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300多件珍贵文物唤醒沉睡于地下、淹没于历史尘埃中的古老记忆,这座城的每一步足迹都深埋于地下。通过这本书,揭开历史的面纱,破解北京城市形成密码。

《太行小兵》

程雪莉儿童小说《太行小兵》以“平山团”南征北战的史实为背景,以太行山上的少年兵在战场上的淬炼和成长经历为主线,抒写太行儿女的红色记忆。作家用匠心重塑了平山团的光辉形象,擦亮中国人民的不屈精神。

史实需要思想格局照亮,才能写出深度和风骨,达到启迪人心的力量。程雪莉对平山团的宏阔历史事实进行了个性化、诗化的表现,借由一个“蚕丝包袱”唤醒一段苦难辉煌的革命历史。小小的“蚕丝包袱”里,蕴藏着壮烈恢宏的历史画卷,留存着气壮山河的红色记忆。

包裹着家谱的“蚕丝包袱”在小说中起到了“凝神聚气”的作用,具有极强的贯穿力和象征意义。小说的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情感营造和英雄精神幻化为一个“蚕丝包袱”的深厚寓意,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小说构架。“蚕丝包袱”将主要人物串联在一起,与主要故事情节不断发生交集。借由“蚕丝包袱”以物象传递意象,线索清晰,故事结构开合自如,从容延展,起到疏密相间、张弛有致的艺术效果。“蚕丝包袱”是平山团精神的化身,跟小主人公刘庭云如影相随,成为贯穿小说的意象、线索和象征。“蚕丝包袱”包裹着的不仅是家谱,更是家国情怀,是一群前赴后继为国捐躯的父子兵、兄弟兵。它牵引下的一个个英雄人物,散发着穿透历史的光辉。小兵刘庭云、银子、大眼儿……在恶劣环境中仍保持儿童的烂漫天性,他们用童真、生命寻找通往黎明的强大意志和精神本色,震慑人心。

“太行小兵”的身上有铁血豪情,也有烂漫天真,他们以雁阵翱翔所展现的不屈的信仰力量和闪亮的童心,让平山团的“雁阵精神”以鲜活姿态,走出历史、走进当下,完成与当代儿童情感世界的对话,向他们传递红色文化与理想信念,构建中华民族的集体文化记忆。

《我的家乡十八洞》

《我的家乡十八洞》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汤素兰和绘本作家杨飞联袂创作的儿童绘本,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方式,描绘“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变迁,展示脱贫攻坚胜利后家园的巨大变化与勃勃生机,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

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一只小鸟从远方衔来一颗种子,留在十八洞村的土地上。种子长出了一棵梨子树,梨树百年,一直向村民奉献着甜美的果实,但也目睹着一次次分离,它以自己的果实安慰着留守的孩子和老人们……直到有一天,寨子里发生了变化,绿水青山变成了真正的金山银山。

湖南湘西地处武陵山区,这里曾经是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隐身在这片山区深处的十八洞村是一个苗族村落,一度十分闭塞,贫困发生率高达57%。如今的十八洞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种养、苗绣、劳务、旅游、山泉水五大产业体系,村民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 编辑: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