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轴线申遗保护驶入“快车道”!三山五园风貌逐渐恢复

  • 2022-09-22 09:59:00
  • 北京日报客户端

中轴线保护取得多点突破,中轴线申遗保护已驶入“快车道”;三山五园山水田园风貌逐渐恢复;三条文化带建设持续发力。今天上午召开的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听取了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实施情况的报告。

成绩

400公里“京畿长城”风景道亮相  山水田园逐渐恢复

2021年条例实施以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都取得了哪些成绩?报告提出,中轴线保护取得多点突破,皇史宬北院重新亮相,中轴线南段御道景观整体贯通,先农坛内部的“一亩三分地”恢复展示。国家文物局已确定推荐“北京中轴线”作为我国2024年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中轴线申遗保护已驶入“快车道”。

此外,三山五园地区整体保护有序推进,山水田园风貌逐渐恢复。颐和园东宫门公交场站实现腾退,功德寺、一亩园等村庄完成拆迁。香山革命纪念地成为全国红色革命文物谱系新标识,“进京赶考路”教育意义更加彰显。玉泉山地区循环水网实现连通,稻田景观再现京西,历史水系格局基本成型。

三条文化带建设持续发力。副中心大剧院、博物馆、图书馆三大建筑将于年底基本完工,大运河京冀互联互通段62公里实现通航。箭扣长城抢险修缮被列为全国砖石长城保护示范工程,中国长城博物馆改造提升项目正在加紧推动。400公里“京畿长城”国家风景道亮相。

建议

打破限制门槛  打通历史建筑利用渠道

不过,执法检查也同时发现了一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例如,保护腾退工作较为缓慢,文物保护环境有待提升。中轴线申遗文本将在明年年初正式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保护范围内文物项目腾退时间紧迫,目前先农坛庆成宫院落腾退工作还未完成,国家话剧院高层住宅、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多层住宅、育才学校教工宿舍3个项目腾退资金已经到位,但是入户调查、签订征收协议等腾退工作还未开展。孚王府、崇礼住宅等重点文物项目腾退工作仍存在较大困难。部分文保单位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配套设施不全,供电、排水设备老化,文物保护环境欠佳,在住居民的生活条件也需要改善。

此外,工业遗产在符合结构、消防、环保等要求的前提下,申请变更用途仍存在较多障碍。文物等保护对象腾退后使用用途较为单一,贴近市民生活、符合市民文化需求的活化利用方式还不丰富。多样化特色产业、传统工艺技艺加工制作等经营活动发展不充分,市民能够广泛参与的名城保护公开课、专家讲座、实景体验等宣传的实践教育活动还不够多。

非遗和传统技艺保护传承工作仍处于弱势,传承人队伍建设需要下大功夫。例如,推动非遗活态传承、融入生产生活不够。传统工匠和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仍然偏弱,从业人员数量不足,不能满足传统建筑修缮和传统工艺应用需要。技艺传承人年龄普遍偏高,新生力量来源渠道仍旧不畅。传承展示场所和技艺应用展示平台还不足,传统工艺生存、传播和发展需要拓展空间。

为了激活历史文化遗产价值宝藏,报告建议,抓好重点项目腾退,加紧推进中轴线文物腾退工作,为申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加快确定保护对象的腾退路径,合理规划腾退置换的空间和场地。按照不同地域、不同形态和不同项目类型,分别编制好保护对象腾退规划和实施计划。进一步总结推广菜西片区申请式退租、白塔寺东西岔片区申请式换租的相关经验,实现传承历史文脉与改善市民居住环境的双赢。同时,研究出台更管用、更好用、更具操作性的支持政策,打破规划、消防、环保等方面的限制门槛,打通工业遗产、名人故居、挂牌院落等历史建筑利用渠道。

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和现代科技手段,将优秀历史文化赋予更加现代化、年轻化的展示形式,彰显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同时,建立健全非遗传承人和传统工匠培养体系,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社会力量开设相关课程,传承传统技艺和工匠精神,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

  • 编辑:吴丽文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