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属公园奉上端午“云端大餐”

  • 2022-06-04 09:38:00
  •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代丽丽 任珊)云上游园,同样精彩。这个假期,市属公园推出25项4个板块的端午节文化活动,以线上“民俗游、科普游、红色游和线上观展”活动为主,给市民奉上一道特别的“云端大餐”。其中,动物园里的特殊“端午食谱”格外有意思,肉粽、虫粽、水果粽、巨型荷叶粽……每一款都是根据动物食谱精心准备的。

端午节里,动物园会有什么不一样?动物们也会吃粽子吗?北京动物园通过线上方式为游客们展示了动物园别具一格的节日生活——原来,粽子可不单单是人类的美食,工作人员也为动物们准备了“特色粽子”,让它们一起感受浓浓的节日氛围。

这些“特色粽子”,有的外形几乎与人吃的粽子无差别,有的则是造型独特,还有的馅料十分丰富,每一款都是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的。粽子的原料均是以动物日常饲料为基础,经过造型加工成了动物们的“特色粽子”。例如,大熊猫的“特色粽子”以窝头、红枣、竹叶为原料;犀牛的“特色粽子”则是用荷叶做皮,苜蓿、苹果、胡萝卜做料,这个巨型粽子,既美观又可口。

鸟类“特色粽子”更是花样繁多,工作人员用肉馅包裹葡萄制作成“纯肉粽”,还有大块西瓜包裹面包虫的“水果粽”。此外,食草区动物有“绿色粽子”等,这些特色粽子不仅精致、馅料还十分丰富。

玉渊潭公园则给大家奉上了一场跟植物有关的“云上科普”——公园里的“端午植物”。原来北方常用芦苇的叶子作为粽子叶,不仅因为芦苇的叶片宽,还因为它有一股香气,而南方常用箬竹的叶子。捆粽子的绳用的则是马蔺的叶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马莲花。除了吃粽子,在家门上悬挂菖蒲也是一项重要的端午习俗。玉渊潭公园还向大家科普菖蒲知识,介绍菖蒲和黄菖蒲、香蒲的区别。

端午节这天,香山公园在其官方微博进行直播,在碧云寺这座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景区,通过乾隆“三清茶宴”的典故展开讨论,围绕端午节饮三清茶这种独特的茶饮,深入探讨香山公园与碧云寺茶香四溢、陶然自得的意境之美。香山公园还推出了“游红色香山 留红亭记忆”线上活动,设置升国旗奏国歌、诵古诗忆屈原、听故事悟情怀、游景点谈文创、话端午寻印记、拼红亭抢答题六大板块,公园官方微信服务号还同步进行慢直播,大家可以通过设置在山顶的直播镜头,云赏香山夏季郁郁葱葱的山林景致,也可远眺京城。

  • 编辑:党思洁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