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外观看起来简约明了的家具,内部暗藏诸多玄机

  • 2021-07-27 18:29:26
  • 河北文化发展

一张条几未必厚重,却时刻在向人们传达一种生活态度与节奏,就像树木象征着生命。它里面盛的是生活和理念,也载着人们对自然的崇敬……

一把圈椅没有一颗钉子,素牙条、简椅盘、直椅腿,利用榫卯结构组合在一起,通体光滑素雅,给人一种四平八稳又不失刚正的感觉……

在河北省沧州市抱月山房明式家具设计制作中心,省级非遗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张鹏正在组装着明式家具条几和圈椅。一榫一卯间,足见他精湛的手艺;一分一毫中,更磨砺着他的匠心。

因融入了儒家、道家等大量文化元素,明式家具在工艺、造型、材料、结构上都有重大突破,一直被誉为我国家具制作史的巅峰。2017年,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明式家具其实总的风格是苏作,是一个在太湖流域发展起来的家具流派。相较于清式硬木家具和漆作家具,明式家具更能展现出木材的天然纹理、风格的简洁明快。

沧州市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的发展,主要源于明清时期大运河漕运的繁荣。匠人们沿运河谋生,使得相关手工技艺得以交流和融通。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明式家具是器,但已近乎道,这核心是人,是物与人的共鸣。”从张鹏的言语间听出,一件外观看起来简约明了的家具,内部暗藏诸多玄机。

优美空灵的造型、舒展流畅的线条、极富动感的装饰、鬼斧神工的雕刻,构成了明式家具的艺术特点。在抱月山房展厅中,各式各样的明式家具简单地组合摆放其中,尽显书香雅气。

张鹏说:“按使用功能,这些大致可分为坐卧类、承具类、卧具类、庋具类、架具类和屏具类6大类。在数百年的发展中,明式家具得到文人的欣赏、推崇,清代以后,形成了苏作、广作、晋作、鲁作、京作等风格鲜明、各具特色的派系。”

“20世纪初,第一代传承人孙万林出生于盐山县。为了谋生,孙老太爷年轻时即在江苏常熟、南通一带的家具厂当学徒,后将家具制作技艺带到盐山。尤为可贵的是,他在南方完整地掌握了明式家具的制作尺寸、榫卯结构和样式。”张鹏说。

孙万林的儿子孙连甲继承父业,务农之余为人们手工制作家具。张鹏的姨夫孙玉平是孙连甲之子。他继续从事明式家具手工制作,并将制作技艺传给张鹏。

张鹏是明式家具制作技艺第四代传人。从小,常住姨妈家的张鹏就看着姨夫一榫一卯地完成一件件明式家具。在这样氛围的熏陶下,张鹏希望靠着自己的手艺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张鹏深知其中的艰辛和不易,也深刻地明白做手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在长期的摸索中找出一条自己的道路,而这条道路崎岖坎坷且充满孤独。他除了系统研究明式家具制作技艺外,每一个环节还都要与首席匠师李庆奎师傅反复研究。

张鹏通过各种途径学习,还四处寻访老家具、老物件,从它们身上汲取创作灵感。他曾深入学习杨耀、王世襄等专家的明式家具学术成果。2010年,张鹏特地进京拜访马未都,请教了古代家具的知识。他还赴江浙及山西等地,向专家和手艺人取经。

张鹏说:“每个师傅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们在漫长的手工艺实践中得到的经验,对我的帮助和启发都非常大。”

家具始于树木,被斧锯钉凿所勾勒,最后在砂盘旋转中成型,看似简单,背后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延续与传承。

经过多年的钻研,张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从一个想法到一张图纸,再做成一件家具,里面凝聚了他的认识和思考,形成了既能完美阐释古代文人情怀,又融入当代审美意蕴的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他将山西晋中、河南洛阳、福建泉州、江苏苏州等地明式家具的风格特点融会贯通。

近几年,张鹏常为一些前来学习的人们,讲解明式家具的文化内涵和制作技巧,为传承非遗做出努力。

我国传统家具,就造型而言,主要吸取了建筑大木梁和壶门床及须弥座的组合形态。这种造型,把建筑艺术的连接有序、穿插有度,以及壶门床、须弥座的稳定牢固、平衡和谐、美观通透的东方美学神韵发挥到极致。为此,张鹏至今仍保存有清代所传木工老尺“鲁班尺”。它可以矫正今人对明式家具尺寸的误读。

“明式家具风格的奠定者是文人雅士,一桌一椅中透着士气与风度,犹如文人的孤傲和清高。圈椅中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哲学。而一张好的床榻,线条如行云流水,榫卯牢固结实,框架挺拔明快,给人一种苍劲的力量感。这些也只有文人才能够通晓……”张鹏无限感慨。

家具是问木之道,可成人之美。看似平凡的明式家具带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质朴与空灵,却最能触动灵魂。

明式家具被称为“木器的诗篇”,占据着无与伦比的艺术高度。张鹏认为,经典固然永恒,但随着时代的进步,有些地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人的生活和心理需求,这就要求制作者对它进行重组与适度的创新。

张鹏说:“我原本是个木匠,但是如今作为非遗传承人。我一直怀着敬畏之心,让明式家具古为今用,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 编辑:兰丽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