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人吹塑大师——马青旺

  • 2021-06-02 21:56:26
  • 河北文化旅游

马青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西辛庄吹糖艺术代表性传承人、糖人吹塑大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石家庄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马青旺从17岁跟师父学吹糖,到现在已经坚持了30余年。

逢年过节,是马青旺最为忙碌的时候,最多的一次,马青旺一天吹了1100多个糖人。年集和庙会上,最受小朋友喜欢的,莫过于糖人了。栩栩如生的动物,香甜的滋味,是不少人过年时的甜蜜记忆。

神话中的人物、活灵活现的龙、栩栩如生的大虾,这些五颜六色的小玩偶,都是出自于石家庄藁城区西辛庄村民——马青旺之手。别看这些玩偶看起来挺复杂,在马师傅手里,只需要一块糖、一张嘴和一双手,不一会儿功夫,就可以吹出来各种各样的糖人。

马青旺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民间题材,有鲜活灵动的花鸟虫鱼,有富于传奇的神话人物,有现实生活的家禽百兽。在实践中,他不断摸索尝试,创造性地给糖人“吹”上了各种色彩,吹出来的作品栩栩如生,同时每一件作品都赋予一个美丽故事,吹捏表演和动人故事相结合,让吹糖艺术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再加上魔术式的夸张手法,令这种民间艺术越来越趋于表演性,传递并反映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

马青旺吹糖人已臻化境,即便用布条蒙住眼睛,也能仅用二十多秒时间就吹出一个惟妙惟肖的作品。而且还能绕到背后吹、绕着脖子吹;马青旺口才甚好,能边吹糖人,边讲古论今;更神奇的是,还能用耳朵吹糖人。

高超的技艺背后是数年的艰辛。因为吹糖人用的是高温的麦芽糖浆,一不小心烫到手就会烫出大泡。马青旺手上被滚烫的糖浆烫出的水泡起了一层又一层,已经结了厚厚的茧子。而为了练耳朵吹糖人,马青旺竟要医生用针把自己右耳的鼓膜扎了个小眼,那可真叫钻心痛啊,这辈子都没受过那么样的痛!那份痛楚,马青旺现在回忆起来还直抽冷气。

据马青旺讲解:吹糖人在技法上,就是五个字,手、眼、心、气、火,手要灵、眼要准、心要平、气要均、火要温。吹糖人,先在捏胎,薄厚一定要均匀,再有就是气道,许多动态的糖人儿,关节处非常薄,口气一大,就会吹漏气,这火更重要,饴糖硬了不行,软了叫糖稀,沥沥拉拉的不成形,我们讲究的就是手眼心气火。

马青旺的两大突破在中华民族吹糖技艺上具有革命性的意义。一是利用独特的配料、气法、手法,突破了前人在夏日不能吹糖人、搞糖塑的历史,堪称国内独创,华夏一绝。二是利用独创技术密封保存,使作品终年不坏,改变了前人现吹现卖,作品单薄如纸,不易保存的状况,实现了传统技法上的又一大突破。

这一濒临灭绝的古老技艺重新焕发了光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这项艺术。随着名声越来越大,各电视台纷纷邀请马青旺去表演,他很愿意参加,全国的各大电视台也去了个遍儿。他深知媒体平台的作用,他并不是为自己争什么名声,而是为了更好地宣传、传播这门艺术,同时也带动吹糖这个行业。

这四五年来,马青旺不再走街串巷赶庙会了,而是专注于带徒传艺。每个徒弟他都手把手地指导。很多人说他老实:“别的师父教徒弟时都留一手,你这么毫无保留,那徒弟不就超过你了?”而马青旺回答:“被徒弟超过是我的心愿。一个人藏着掖着没什么意思,我就希望这个中国传统绝技能后继有人,能发扬光大。”

马青旺说:“这是咱们中国的老手艺,老文化,我就感觉到这个手艺不是咱一人在传承,全民都在传承,老百姓看的时候,买的时候,并不是说就像看商品一样,都是有一种情在里边。”

此外,马青旺还经常参加省市组织的“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周围好几所小学专门做了吹糖人的工具,不少学生已经吹得非常棒了。

马青旺说:“希望弟子们不要满足做一个小艺人。要胸怀大志,以传播传统文化为己任,做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下一步我希望让吹糖技艺成为咱们中国的一个文化符号,让全世界的人都喜欢这门艺术,了解这门艺术。”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