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苗欣,河北省定州市长安路孟家庄社区人,定州市郭氏缂丝有限公司工艺师、定州工匠、保定市工艺美术大师、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她创作的缂丝作品多次在省、市获奖,她还多次走进校园开展“非遗进校园”讲演活动,为缂丝的传承发扬不懈努力。
缂丝,是以蚕丝为原料、以“通经断纬”的技法、使之花纹图案像镂刻一样的高档手工艺品,有“织中之圣”、“一寸缂丝一寸金”之美誉。据史料记载,宋代缂丝最富盛名,当时“河北定州所制最佳”。南宋著名的缂丝艺师沈子蕃即是定州孟家庄村人。虽说缂丝起源于定州,但随着南宋以后的发展,至清代以后缂丝业中心已转移至苏州一带,定州缂丝从业人员越来越少。为保护这项优秀的传统技艺, 2013年,“定州缂丝”被列入河北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孟家庄是南宋缂丝工艺家沈子蕃故里,程苗欣就是孟家庄人。为继承和发扬缂丝这项优秀的传统文化,1999年,程苗欣开始跟随奶奶学习缂丝工艺。她们家制作缂丝是祖传,到她这代已经是第八代了,她是跟着奶奶学习的缂丝工艺。缂丝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般包括落经线、牵经线、套筘、弯结等16道工序。“只要用心做一件事,也并非想象的那么难。一般是一年学成,三年出精品。”程苗欣说。
在奶奶的指导下,程苗欣逐渐掌握了缂丝的工艺流程和制作方法,再加上刻苦的练习,程苗欣的技艺越来越熟练,制作的缂丝织品越来越精美。目前,程苗欣制作的缂丝作品小到十几厘米的手绢、补子、团扇,大到二米多长的山水画、花鸟画。不仅得到北京、天津、山西及台湾等内地游客的喜爱,还远销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多个国家。
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2010年,程苗欣成立了定州缂丝文化研究会,2016年创办了定州缂丝展览馆,秉承郭氏祖传缂丝技艺,使用木制缂丝机成功复制出宋代缂丝艺术品,受到广大艺术爱好者以及“非遗”文化收藏者的好评。
为把定州缂丝技艺传承发扬下去,2010年,程苗欣创建了定州缂丝传习所,让自己的女儿和很多农村姑娘都掌握了缂丝技艺,把她们培养成为了心灵手巧的缂丝技师。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缂丝,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程苗欣多次参加“非遗进校园”讲演活动,曾到河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讲解缂丝技艺的制作过程,还多次到当地小学,手把手指导学生们动手体验,有效提高了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同时,程苗欣还向孟家庄小学捐赠了缂丝机,并为他们定期开展缂丝技艺课程。
“缂丝的发源地是定州,决不能让它失传!我要带着振兴家乡文化的责任感,努力做好缂丝,并让更多的人掌握缂丝技艺,将它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程苗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