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时光】“咚锵咚锵咚咚锵”里的怪村太平鼓

  • 2020-11-21 21:17:18
  • 文旅北京

北京丰台区王佐镇有个怪村,怪村最有名的是太平鼓,叫“怪村太平鼓”。2007年,怪村太平鼓入选第二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怪村太平鼓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京西太平鼓”的扩展项目。今天,文旅君就为您介绍传承200余年的怪村太平鼓。

“怪村”这个名字究竟从何而来呢?据村里老人讲,很久以前,村里的河沟里生了一种不知名的紫色的草,人们觉得很怪,就叫这个村为“怪草村”,后来省略为“怪村”。

唐代武则天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太平鼓的雏形,但那时不叫太平鼓,只是一种教派的祭祀仪式。

明代时曾有古籍记载:“童子挝鼓,傍夕向晓,曰太平鼓。”人们大多在除夕时敲打太平鼓,边唱边跳,以祈求风调雨顺,歌颂盛世太平,因此取名“太平鼓”,又叫“迎年鼓”。太平鼓是中国民间岁时娱乐活动,于新年时击打玩乐,以祈太平。

京西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了太平鼓,相传是由皇宫里的宫女传出来的。由于这种舞蹈式的表演是为皇上和大臣们进行表演的节目,所以一经传出,便立刻盛行于京郊地区。在京西一带,王佐乡怪村的太平鼓表演最为出色,家家有鼓,人人能打,在很早以前就应邀到良乡、通县、河北等地区进行表演,深受群众喜爱。

太平鼓是一种单面扇形鼓,拿在手中像一把蒲扇,看似小巧纤薄,但敲打起来时发出的声音可不小。

传统太平鼓以麻花钢窝成鼓圈,蒙以牛皮纸,手柄下端大小两圈成葫芦状,坠有铁环。鼓鞭以彩色线绕藤条制成。打鼓时,左手持鼓,右手拿鼓鞭,边打边舞。鼓点短促,铁环铿锵,随着多变的节奏,鼓在舞者手中耍出繁多花样。

“鼓点一敲,家家户户都出来了”,可见这鼓声的铿锵与通透。怪村太平鼓的动作小巧别致,花样繁多,内容多取自村民的日常劳作场景,因此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上至耄耋老妇,下至四岁孩童,敲起鼓点来,都能跟着跳上两段。

“咚锵咚锵咚咚锵”,“叫鼓点”一响,怪村人便放下手中活计,拿起太平鼓,循着声音聚在一起,打鼓去喽!

怪村太平鼓以动作小巧、节奏明快、脚步轻盈为特点,打鼓时腰随鼓动,眼随鼓移。过去打鼓女子多为小脚,舞起来独具飘、颤、柔的特色。“卧娃娃”为其代表动作,两人相对半蹲,横执鼓于胸前,边敲边晃,如同抱娃娃,鼓面掠过脸前时,还需与对方眼神传情,含蓄柔美。

玩鼓既有娱乐性又有竞技性。如“三人两头忙”,中间一人需要追赶两边的人,手上敲鼓,脚下紧追。越追鼓点越急,越追动作越快,稳而不乱、动作到位,才是一把好手。

当地打太平鼓的风气甚浓,土生土长的怪村人,自记事儿起便跟着大人玩鼓,可谓“家家有鼓,人人会打”。

太平鼓与村民生活密不可分,套路名都源于日常,如“卧娃娃”“推磨”“编花篱笆”“斗公鸡”等。

现存的太平鼓套路有13种,与5种鼓点配合表演。“叫鼓点”就是其中一种,用来召集技痒的左邻右舍玩鼓。不同的套路,动作和队列也不尽相同,如“编花篱笆”需由4人组合,手持太平鼓往来穿梭,俯瞰路径,就如一串花篱笆。

为了适应现在的表演形式,怪村太平鼓也改编了一些现代舞蹈。但每次演出,村民们还会展示传统套路,随着鼓点欢快地舞动。

口传身教是怪村太平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播的主要方式,这样虽然能够较好地保留太平鼓文化的原真性,但其宣传效果和力度却不佳。

近十年来,怪村太平鼓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传下去”“走出去”“散开来”等特色传承模式。

未来,保护和传承怪村太平鼓非遗文化之路还将充满机遇和挑战,但在用心传承的“匠人”们的努力下,太平鼓文化经久不衰的梦想并不遥远。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