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色天香满城皆狂,河北这10个牡丹园已化身超美胜境!

  • 2019-04-18 16:42:20
  • 河北旅游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

四月韶华,国色天香的牡丹开始进入盛花期。

河北就有10处赏牡丹的绝佳胜地!

石家庄市隆兴寺牡丹

古城正定隆兴寺的牡丹也是相当出名,寺内有各类牡丹数千株,几十个花色品种,颇具规模,日前寺内部分牡丹已经开放。隆兴寺内红墙碧瓦的佛阁,恢宏庄严的古建筑,高大的佛像,壮观的壁画与姹紫嫣红的富贵牡丹交相辉映,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赏花指南

赏花时间:4月中旬-5月

赏花地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山东路109号

石家庄植物园

石家庄植物园牡丹芍药园内仿古廊亭周边,盛开着大片的牡丹,植物园的牡丹园内别有一番景致。每年“五一节”前后,是植物园牡丹节开幕的日子。这里新引进包括粉、红、黄、绿、白、紫、复色等7大色系的牡丹品种40余种,总株数8000余株,种植总面积达16000平方米。

赏花指南

最佳时间:4月中旬-5月

地点:石家庄市植物园,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西北方,距市中心十四公里。

长安公园

石家庄长安公园的牡丹园占地2000多平方米,有花王、朝衣、新国色等10余个品种,1000多株。花瓣重重叠叠,花朵硕大而娇艳,雍容华贵。

赏花指南

赏花时间:4月份

赏花地点:石家庄市长安区建设北大街13号

邢台市柏乡汉牡丹园

邢台汉牡丹园占地136亩,园内栽种着九大色系、200多个品种的牡丹,园区里还栽种着洛阳牡丹、菏泽牡丹等国内及国外珍稀的牡丹品种,以及经历两千多年依然盛开的七株汉代牡丹。汉牡丹园内除了牡丹还有芍药园,每年4-5月牡丹、芍药相继开放,春和景明,花团锦簇。

赏花指南

赏花时间:4月-5月

赏花地点:河北省邢台市柏乡县北郝村

秦王湖牡丹园

秦王湖南山牡丹园绝壁之上,有“空中牡丹”之美誉。秦王湖南山的牡丹花朵奇大、颜色艳丽、雍容华贵,堪称牡丹之极品。由于海拔较高,可以怒放月余。秦王湖“空中牡丹”最大特点是品种多、花色全,有红色、黄色、粉色,还有比较罕见的黑、白牡丹。

赏花指南

赏花时间:4月下旬-5月中旬

赏花地点: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白塔西

邯郸市

峰峰西固义乡北神岗村

转眼已是4月中旬,又到了牡丹花开动京城的时节。峰峰西固义乡北神岗村的万亩牡丹竞相绽放,包含九大色系,囊括百余品种。牡丹花盛开之时,牡丹谷将会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欢迎各位游客的到来。

赏花指南

赏花时间:4月-5月

赏花地点:邯郸峰峰矿区西固义乡北神岗村

丛台公园牡丹园

武灵丛台是古城邯郸的象征,丛台公园占地360亩,是集古迹游览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百家名园之一。目前丛台公园牡丹园牡丹陆续进入盛花期。

赏花指南

赏花时间:4月份

赏花地点:邯郸市中华大街159号

广平鹅城牡丹产业园

广平鹅城牡丹产业园占地面积100余亩,园内培育种植了300余种牡丹20余万株,是目前全国品种最齐全的牡丹园。

4月5日——5月5日,邯郸市广平县举办第三届牡丹文化节,同时将推出“赏牡丹花,品牡丹茶,观牡丹书画”等主题游活动。

赏花指南

赏花时间:4月5日-5月5日

赏花地点:邯郸市广平县西环路与锦泰路交叉口、环城水系西岸、西部新城南侧

承德市避暑山庄牡丹园

每年的“五一”前后,避暑山庄牡丹园中的牡丹开始进入盛放时期。繁花绽放、花香袭人,吸引诸多游客流连忘返。山庄内的牡丹品种大多从洛阳引进,花期因为气候原因却比洛阳晚了近一个月,花期一般会持续半个月左右。

赏花指南

赏花时间:5月初左右

赏花地点:河北省承德市丽正门路20号

保定市狼牙山牡丹园

狼牙山牡丹园位于易县西山北乡于家庄村,面积500余亩,引进300多个名贵牡丹品种,栽植30余万株。 每年谷雨前后,园中的牡丹花竞相绽放,园内花团锦簇、形态各异的牡丹花在风中摇曳,犹如羞态可掬的虞美人笑迎着四海宾客。

赏花指南

赏花时间:4月中下旬至5月中旬

赏花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易县西山北乡于家庄村

河北各地的牡丹都已绽放,快来赏这国色天香吧!

  • 编辑:高欣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