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时代沧桑、写尽精彩华章的北京名人故居

  • 2018-03-18 19:55:38
  • 北京旅游网综合

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古韵的北京城,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才子的故事,印上一代又一代名人的足迹......跟着小编来走访一下京城的名人故居吧!

1.梅兰芳纪念馆

纪念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占地面积716平方米。1961年梅兰芳逝世前,曾在这幽静、安适的四合院内,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10年。此院原为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后经过修缮,梅兰芳搬到这里居住。梅兰芳逝世后,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议建立梅兰芳纪念馆。

此院原为清末庆亲王奕王府的一部分,解放后经过修缮,梅兰芳先生搬到这里居住。梅兰芳先生1961年逝世后,周总理提议建立一座梅兰芳纪念馆,梅先生的亲人将家中珍藏的照片、剧本、纪念品等共3万余件文物、资料捐给国家。1986年10月,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的梅兰芳故居匾额,正式悬挂在故居的门额上。前院辟为展厅,以大量的照片、实物介绍了梅先生的艺术生涯。梅先生8岁起学习京剧,11岁登台,饰演青衣兼刀马旦,被誉为的撁放梢帐鯏。新中国成立后,梅兰芳当选为全国文联、剧协的副主席,并担任中国戏剧研究院院长等职,为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后院的三间北房保持了故居原貌。会客厅内摆放着梅先生使用过的硬木家具及练功用的穿衣镜、鸽子哨等、西墙上挂着清代画家沈蓉圃的《同光十三绝》,客厅的里间是起居室,东耳房是卧室,西耳房是书房,西厢房也辟为陈列室,主要展示梅先生的文化业绩。东厢房则专设为录像室,再现梅先生的艺术风采。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

2.曹雪芹纪念馆

在北京植物园的曹雪芹故居周围,有很多和曹雪芹与《红楼梦》有关的人文和自然景观,红学家们把其中的八处列为“故居八景”这八景分别为:“古槐幽夏”、“古墩远眺”、“河墙烟柳”、“古井微波”、“元宝遗石”、“木石姻缘”、“广泉古井”、“一拳顽石”。

曹雪芹纪念馆的主体是一个院子,里边一排平房,便是复原的曹雪芹故居,其中最重要的一间是原正白旗三十九号院发现曹雪芹“题壁诗”的屋子。隔着窗户可以看到屋子侧面的土墙上有很多首题诗的手书墨迹,文字的排列既有普通的诗文形式,也有菱形、扇形的。正是通过这些题壁诗,有专家考证是曹雪芹及其好友鄂比所题,进而认定这里是曹雪芹晚年的居所,也正是在这里完成了《红楼梦》。

曹雪芹纪念馆除了复原的故居,在周边还辟有瓜棚、石碾、石磨、辘轳、茶馆、竹林等,营造出“竹篱茅肆”、“柴扉晚烟”的田园风光。

3.宋庆龄同志故居

宋庆龄同志故居庭院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山,土山内侧有由后海引入的活水,绕园一周。其中南湖为较大的一处水面。原王府花园内濠梁乐趣、畅襟斋等一组清代建筑,现已恢复宋庆龄生前原状(大客厅、大餐厅)。古建筑群以西的一中西合璧两层楼的主体建筑是宋庆龄的寓所(后建),兼办公、会客,称主楼,内有原状陈列。建筑群与南湖之间为草坪。南湖南岸有明代两层楼建筑称南楼。南山东侧有扇亭;西侧有听雨屋。院内有重点保护古树23株。有长廊迂回曲折,纵贯南北,连接南楼与北建筑群。新文物库依西侧大墙而建。宋庆龄生平展在新建文物库一层。

故居庭院的清代建筑(古建)为砖木结构,楼台亭阁,王府风格,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现代建筑为钢混结构,是在原有主体建筑迤西接建的灰色仿古二层小楼,建筑面积2135.6平方米。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