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宫”:名称的由来

  • 2017-11-20 17:58:52
  • 发现新丰台

北宫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北京城的西南部,东临卢沟桥,南接青龙湖,西连房山区,北靠戒台寺,是距离市中心最近的国家森林公园。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岭,历史上曾是北京郊区大灰厂的“北工地”和“南工地”,经过丰台区人民的奋斗努力,这里成为风景秀丽的著名风景区。

关于“北宫”名称的由来,据说与荣恪郡王墓在北宫国家森林公园有关。

荣恪郡王,名绵亿,字镜轩,号南韵斋,(1764年-1815年)。绵亿是清高宗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1741年-1766年)的第五子。永琪年仅二十六岁时便病逝,绵亿便成为荣亲王的世子。

绵亿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二十岁时,被封为多罗贝勒,分府出宫后,府邸在太平湖。嘉庆四年(1799年),绵亿进封郡王。荣恪郡王,“恪”是绵亿死后的谥号。这便是荣恪郡王这一称号的由来。

绵亿自幼生活、学习在宫中,博览群书,过目成诵,善背经史如瓶泄水(见《啸亭杂录》。书法以行草见长,善学王羲之,又擅画白描仙佛,得王维、吴道子之遗风(见《写春精舍词》),满蒙语文、骑射、算法乃为所长,又喜音乐,集包衣子弟为“南十番乐”,因自号“南韵斋”。

绵亿曾任正红旗蒙古都统、镶黄旗汉军都统、管囊大臣、管院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并曾受恩赐黄蟒袍。黄蟒袍即在近支亲王郡王中也是少有的殊典。

荣恪郡王有子二人,长子亦绘贝勒即是清代著名文学家,著有《明善堂集》。亦绘贝勒的侧福晋顾太清,被文学界誉为“清代第一女词人”,著有《天游阁集》。

嘉庆二十年(1815年)荣恪郡王因病辞世,年为五十二岁。

荣恪郡王园寝建在丰台区大灰厂村迤北三里,原地名为樱桃园,是清代江西羲宁州张彭龄之地,共一顷零十亩。嘉庆九年(1804年)荣恪郡王命人采访坟地时,地师(风水先生)说:“该地吉!”于是就用府中通县小东格的四顷地和二十间房产,与张彭龄置换。张彭龄之地的原四至为:东至衡水沟,西至石头大道,南至大沟底,北至官分水。这也是后来荣恪郡王园寝的四至。

当时荣恪郡王园寝工程属于官家工程,由工部负责兴建。自古民间就有“官工活,慢慢磨”的说法。因此,荣恪郡王园寝也是一样,从嘉庆九年(1804年)换得大灰厂樱桃园墓地后不久即兴工建设,直到嘉庆二十年(1815)郡王去世时工程还没有完成,荣恪郡王园寝六十余间房盖了十多年。园寝建设过程即已形成了一处很大的工地。因当时南边也有一处工地,当地人称南工地为“南工上”,称樱桃园工地为“北工上”,以后演变为“北宫”之名。

在北宫园寝工程未完成以前,荣恪郡王的“金棺”暂停灵于王佐村。嘉庆皇帝赐奠时,也在王佐,而非北宫。

值得一提的是,荣恪郡王之子亦绘贝勒与太清夫人的园寝,就在北宫西南方向房山大南峪。在修建大南峪园寝时,贝勒贺舍里夫人已去世,园寝是亦绘贝勒与太清夫人共同设计的。虽是园寝的规模,却先修成了一座大别墅,工程完竣后,形成了“杨树关”、“霏云馆”、“清风阁”等著名的大南峪十景,所幸此建筑群今日尚存,也极具历史文化价值。

北宫曾有几处文物古迹,如:娘娘庙,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其正中暖阁内端坐娘娘神像,娘娘身后有打扇的侍女,娘娘座前有香案,香案两侧排列着两行侍女,直达殿门,侍女有的捧巾、有的捧衣、有的奏乐,笙、管、笛、箫等俱全,衣衫颜色、面目表情,无一相同。娘娘及侍女耳上均带“点翠”耳坠。据老人说,庙中的神像塑工奇绝,甚至与晋祠中塑像相比,也毫无逊色。这座娘娘庙是太清夫人许愿时进献的。

如今,许多极具价值的文物已不复存在,现北宫森林公园以“彩叶节”而闻名遐迩。

  • 编辑:雷珊珊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