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老胡同米粮库中的那些名人“住客”

  • 2017-01-12 14:24:53
  • 北京青年报

手记

在米粮库这条不足三百米的胡同中,近七八十年以来,仅政府官员就居住过:李克农、孔原、马海德、陈伯达、邓小平。文化学者有:陈宗蕃、陈半丁、于斌(中国天主教大主教)、陈垣、傅斯年、胡适等。同时,著名文化人梁思成、林徽因、徐悲鸿、徐志摩、丁文江等,在当年或因访友、或暂住也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身影。

在京城,类似米粮库胡同这样规整的胡同和院落还有很多,而如此“规整”的胡同大多由王府的余温,来彰显着古城的风韵和历史的沧桑,因名人故居承载着名人的历史和声誉。相关资料显示,北京目前存有元代以来的名人故居1500余处,其中绝大多数因故尚未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行文至此,不禁感慨当年在米粮库小学读书的六年间,虽然每日穿梭于该胡同,却对其历史一无所知。在那个枯竭的年代里,对于文化的馨香、人文的关爱以及历史的余温均无感受。

几十年过去,历史的遗存正在渐渐消逝,摆在人们面前的多是“钢筋混凝土”,以及密不透风的砖墙和紧闭的铁门,不禁令人感到些许的抱憾和失落。

在中轴线上地安门路口南,就见路西有米粮库胡同,其中还有个小学校,名为米粮库小学。1967年,我成为米粮库小学的一年级新生。从此,我在这条胡同里来回来去地走了六年。在以后的几十年间,我与米粮库若隐若离,始终没有断了关联。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小学生所学习的课本都是“红”字当头。直到近些年,由于我对北京胡同的关注,方在书本上得知米粮库,属内官监。《明宫史》:内官监所管十作曰:木作、石作、油漆……并米盐库、营造库等。明代称之米盐库,清代改称米粮库。由清《乾隆北京城图》上查看,库址在油漆作之南,景山之北,穿过景山就是皇宫了,运粮近便。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帝溥仪宣布退位,米粮库的作用逐渐消失。皇亲国戚早已断了俸禄,皇粮您就更甭想了。再以后“粮库”改为民居,且易名为米粮库胡同。或许是源于“粮库”之故,改为民居后的住房,不仅院落宽敞,而且房子高大;房前屋后,枝繁叶茂,成为京城内高档“住宅小区”,其业主多是精英之辈。

“邓府”胡同曲径通幽,别有洞天

若是初来乍到,由米粮库胡同东口步入,您会感觉这条胡同虽然很宽阔,却又很短,直通通的也就300来米长,似乎有些单调乏味。其实,您沿着胡同耐心走到头向南拐,则进入一条宽不过2米的狭窄小巷;继续行走十几米后转向西行,眼前豁然开朗,如场院般平整见方,四面皆有住户,且路南就是米粮库小学(现易名什刹海小学)。之后,您再沿胡同继续向西,向北,拐弯后再向西,寻熙攘之声便与南北走向的恭俭胡同相连接了。

在米粮库胡同中行走,您可尽情感受北京胡同的魅力。在张弛有序的布局中,其院落间、胡同间在拐弯抹角之中,默契相连。或许因有高官要员居住的缘故,自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米粮库胡同的总体建筑格局并无大的改变,多是“缝缝补补”的改建或翻建。

有胡同爱好者撰文说,如今走进米粮库胡同,路北面都是深宅大院,只有南边才是普通民居,显得胡同有些单调。如此,自然与原本是米粮库有关。

追本溯源,早在民国时期,胡同北面就是个深宅大院(我判断最早应是米粮库遗址);这里既不是王府花园遗存,也不是皇亲国戚的府邸,而是清末举人、曾留洋日本的民国政府官员陈宗蕃的私人别墅。多年以后,“别墅”一分为二,东边依旧是陈宗蕃私宅,西头则成为于斌大主教的宅邸,几十年后方成为大家熟知的“邓大人府”。

也就是说,邓小平所住的宅院只是当年陈宗蕃“私宅”的一半。其面积之大,可想而知。那么陈宗蕃又是何方神仙呢?

陈宗蕃的私宅“淑园”与庄士敦的住宅很近,后又成为陈半丁安憩及作画之处

有文字记载,“私宅”的主人陈宗蕃,福建省福州市生人。1902年中举进京,任刑部额外主事,后被官派日本留学。陈宗蕃自幼失去父母,虽家境贫寒,却刻苦读书。如此,正应和了“从来富贵多纨绔,自古贫寒出英才”的佳句。

陈宗藩曾经作为邮传部官员,参加过末代皇帝溥仪的登基典。他于1923年在米粮库胡同东口内路北,置地十余亩。凭借自己的聪明和智慧,自行设计图纸,建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花园式别墅,取名“淑园”。该别墅西面是住宅,东头则是花园,有假山、网球场,园内有山池荷塘、喷水池,以及繁茂的花草树木等。

淑园的北墙外出旁门,就是油漆作胡同1号院——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的住宅;其周边均为明代遗存内官监(二十四衙门),以及明清王府宅邸,灵台、堂、阁等。从此,陈宗蕃以米粮库为轴心,对北京城进行了近十年之久的实地考察和研究,撰写了《春明梦余路》《日下旧闻考》和《燕都丛考》等专著。

《燕都丛考》全面系统地记述了旧京城区宫殿苑囿、坛庙衙署的沿革,着重考察了近四千条胡同街巷的变迁,是研究北京历史不可忽略的重要史料。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张清常教授对该书评价称:“《燕都丛考》是迄今所见记述民国时期北京内外城历史,街巷胡同变迁极为详尽的书。”民国年间,政府为交通畅通,陆续将皇城墙拆除。1927年又将部分皇城分段招商拆卖,而米粮库胡同东口的一段红城墙,与陈宗蕃家院落的东墙相邻。于是,陈便出资将该段红墙买下。如此,红墙不仅得以免遭拆除,且保留至今,可谓功德无量。

据说在上世纪30年代,前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北大教授傅斯年先后曾在淑园内居住过。胡适在主编独立评论时,私宅在米粮库胡同4号,编辑部却设在陈宗藩的家里。1937年,陈宗蕃在写作完成了《燕都丛考》著作后,便把淑园卖给了大画家陈半丁。

原来“七七事变”之后,北平沦陷。为躲避惊吵及厌恶心情,陈半丁在友人的资助下,从陈宗蕃手中购得米粮库4号的一座洋楼。院内有园五亩,故称“五亩之园”。

陈半丁的学生回忆说,当时陈半丁老师住米粮库胡同时曾去拜访。记得他的住所,一进门迎面是山子石,院落松林成行,清幽雅静,地面除种植花草外,还种了一些老玉米、白菜、萝卜等,红砖砌成的小楼,为半丁老人安憩及作画之处。

1951年,陈半丁又将米粮库院子卖掉,购南魏胡同、新帘子胡同两处住宅。而陈宗蕃则在马路对面的慈慧胡同安居,新中国成立后,陈宗蕃、陈半丁均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可谓是殊途同归。

开国中将李克农与中央社会调查部副部长孔原同住一个院落

祖辈就居住在米粮库的亮哥,今年已经66岁了。在笔者与亮哥交谈中得知,刚解放初期,这里(指陈的淑园)曾经是中共中央社会调查部宿舍。开国中将李克农与中共中央社会调查部副部长孔原当时同住一个院落。

据李克农的儿子李力回忆说:“1950年,为便于工作,父母亲等搬到地安门内大街的米粮库胡同。这是一处较大的院落,一处整齐的四合院,一座二层小楼,还有一些平房,据称早先为胡适公馆。院子宽敞,老人们可以散步活动。为了照顾老人,李伦夫妇(李克农的长子)搬来与父母住在一起。逢周末或节假日,我们也带着孩子们回去看望。”

在邓小平100周年诞辰的纪念画册中,有幅1939年在延安毛泽东窑洞前的照片,上有两对新婚夫妇,一对是邓小平和卓琳,另一对则是孔原和许明。人们不禁纳闷,为何两对夫妻的结婚照,出现在同一幅照片之中呢?原来结婚那天邓小平夫妻才听说,孔原和许明也在当天结婚。由于当时的延安胶卷珍贵和匮乏,便请两对“新人”站在一起,拍了同一张结婚合影。巧合的是,几十年风雨过后,解放初孔原居住的小院,又成为邓小平的宅院。

闲极无聊的孩子们爬上房顶俯瞰当时陈伯达家的大院子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笔者在米粮库小学读书期间,常去住在米粮库胡同的同学家中玩儿。有时闲极无聊,同学就提议说,带你上房顶去看看。于是,我们就沿着同学家的院墙,小心地爬上房顶,俯瞰当时陈伯达家的大院子。就见院内有一间用玻璃盖的大房子,里面平躺着个白色大浴缸。我不解地问,干什么用的?同学告诉我,大官累了就晒着太阳洗澡。

以后得知,这个院子的主人是陈伯达。“9·13”林彪反党集团叛逃被毁灭,陈伯达的政治生涯宣告结束。待到“四人帮”被粉碎之后,1981年陈伯达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服刑8年之后,1989年去世。

上小学时,同学们经常在胡同里踢球玩耍,大灰铁门上的小窗口里总有卫兵向外监视。有时我们玩疯了,喧闹声音加大,就会有解放军叔叔出来劝阻,态度和蔼地说,小同学,小点声音,不要影响首长休息。

街道干部给居民们开过几次会,各家状况都要如实上报

1976年,我已经上中学了,发现原来陈伯达住的院子被夷为平地,连高大的围墙都拆了。工地上到处堆放着建筑材料,阳光下有一排建筑工人在干活儿。近看,原来他们将一块块青砖放在工作台上,用砂轮将青砖的平面打磨平整。

据知情者说,不久这里将要有中央首长入住。街道干部已经给居民们开过几次会了,各家各户的具体家庭状况都要如实上报,特别是家庭出身不好、有犯罪前科的居民户,政府会安排给他们换房搬离此地,将此视为“不安全因素”登记在册。

1977年,邓小平官复原职乔迁新居。每天到了上下班的时间段,胡同口内外就有军人和警察站岗执勤,迎送首长出入平安。

据地安门派出所民警老张介绍说,他是“小平警卫组”最后一茬民警,因为持续干了12年,所以“小平警卫组”之前的民警基本都离开了派出所。

老张介绍说,邓小平一家是1977年搬到地安门派出所管界米粮库胡同11号居住的。小平同志1997年与世长辞,他老人家生前在这个院子里度过了20个春秋。在邓小平携家眷刚搬来住的时候,派出所专门为小平家设置了警卫组,负责小平同志住所和出行的安全。警卫人员都是派出所的民警,人员不是太固定,警卫地点也没固定。

1985年,上级要求增强邓小平家住地的警卫力量,警卫组成员就都转成专职的了。小平同志家院门口的一间平房,就成了警卫组的固定办公地,并配了一部专线军用手摇电话机。警卫组全天轮流值守,小平同志外出回家之前,电话机就会响起来。警卫组的民警们接到命令和通知后,就立即为小平同志的进出做准备,拉开警戒线,疏导附近车辆和人群,目送小平同志的车辆安全驶过。

作为记者,我有幸在这个院落参加了电影《邓小平》开机仪式

2002年10月5日,由珠江电影制片公司摄制的电影《邓小平》选择邓小平在米粮库的故居举行开机仪式。邓小平的三个女儿邓琳、邓楠、邓榕一大早就忙前忙后,在家中热情地迎接摄制组成员。

在邓小平故居,摄制组拍摄了每年2月19日邓小平家人祭奠邓小平的方式:买两千朵五颜六色玫瑰花,亲人和生前工作人员将其掰成花瓣,洒在邓小平每天散步的路上。电影创作者将这一真实细节,用在了电影《邓小平》的结尾中,并在邓家拍摄了这组经典镜头。

我当年作为《中国电影报》的记者,有幸参加了这次开机仪式,可谓是故地重游,且用不着爬房顶窥视了。

亮哥回忆说,这东面的院子就是陈宗蕃的淑园,解放后是世界医学实验托儿所,后来是联合医院,也叫做五四医院。1958年大跃进时期,是一家半导体研究所,再后来是电视机外壳厂。自1977年邓小平入住之后,东院拆迁腾空之后,成为某军事单位办公地,平日里总是大门紧闭。

胡适在京的最后住宅

有文字记载,1930年11月始,胡适曾经在地安门内米粮库胡同4号院居住了七八个年头。据说,这是他在京城五处住宅中,居住时间最长、最为安定的一段时期。

胡适的弟子兼秘书罗尔纲在《师门五年记》一文中,对胡适老师的新家做了详细的描述:“米粮库4号是一座宽绰的大洋楼。洋楼前是一座很大的庭院,有树木、有花圃、有散步的广场。庭院的左边是汽车间。从大门到洋楼是一条长长的路,从洋楼向右转入后院,是厨房和锅炉间,还有一带空地,后面是土丘,土丘外是围墙。洋楼共三层,一楼进门处做客人挂衣帽间,进入屋内,左边是客厅,右边是餐厅。客厅背后很大,作为进入大厅的过道……从那里向东就进入大厅。这个大厅高大宽阔,原来大约是个大跳舞厅,胡适用来做图书室。大厅的南边是一间方形的房,是胡适的书房。”应该说,罗尔纲的这段文字不仅非常详细,而且十分珍贵。

八十多年后的今天,在米粮库胡同已经难以找到胡适故居的遗迹,特别是罗尔纲所描绘的“大洋楼”,更是渺无踪迹。据文字和档案资料推断,胡适当年所居住的洋楼,应该就是陈宗蕃的“淑园”。

手绘地图/吴雅山

  • 编辑:张宁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