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印记,游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天坛公园神乐署外广场”

  • 2021-06-30 14:27:45
  • 北京本地宝

天坛公园神乐署

神乐署是天坛五组主要建筑群之一,它坐落在天坛的西南角,占地一万平方米,是明、清两朝培养祭祀官员和乐舞生的场所,是皇家最高乐舞学府。作为天坛的一部分,神乐署建成已有六百年的历史,但同时它又是年轻的,因为直到21世纪初,它的主体建筑才结束了被占用的历史,重新回到天坛的怀抱。

那么这座曾经的“皇家音乐学院”

为何成为了现在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呢?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攻进北京城,曾经是明清最高礼乐学府的神乐署被辟为兵站,逐渐走向了衰败。在“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侵华日军又在这里建立起了“华北北支甲1855细菌部队”,这是日军继731部队之后建立的第二支细菌部队,负责研制生产鼠疫、霍乱、伤寒、痢疾、疟疾等细菌。日军的侵占对神乐署古建筑造成了极大破坏,也严重损坏了其历史风貌的完整性。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这尘封的往事早已过去,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一段历史。1997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将神乐署列为爱国主义纪念地;2012年并将神乐署外广场命名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将永不敢忘却的历史铭刻在此,将为中华崛起的赤诚激荡在心,让赤色的血奔流不歇,让红色的风拂遍大地。

值得一提的是,神乐署还曾经担任过一项特别的职位——中央防疫处。这里不仅诞生了中国最终消灭流行数千年天花病的终极武器——中国第一株牛痘苗株“天坛株”,更是打响了新中国“防疫”第一战。

在新中国成立的当月,一场鼠疫在离北京不足300公里的察哈尔暴发了。鼠疫的传染速度极快,在短短两周内,已迅速向张家口地区蔓延,北京、天津和周围800多万人都将面临鼠疫的威胁。当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中央防疫委员会更是两手空空。毛泽东主席第一时间向斯大林求援,可是送来的疫苗在蔓延的疫情面前,只能是杯水车薪。卫生部给时任中央防疫处处长汤飞凡下达了紧急任务,务必尽快生产出100万人份鼠疫疫苗。

为了争取时间,汤飞凡大胆决定将菌株试验与生产准备同时进行,他一边让防疫处的工作人员准备生产,一边组织专家力量泡在一间由卫生间改成的实验室里做高危试验。半个月的时间,天坛防疫处共生产出鼠疫疫苗900万人份,是中央防疫委员会下达任务的9倍。

疫苗很快在疫区及相邻地区展开接种,只北京一地,享受到疫苗接种福利的就有200多万人。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鼠疫被彻底扑灭,历时一个多月的防疫战取得全面胜利。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防疫第一战,因鼠疫死亡人员共75人,这与旧社会动辄数万人的死亡数字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中国共产党再一次接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  

地址:北京天坛公园地址是北京市东城区天坛内东里7号

乘坐地铁5号线,公交6路、34路等线路均可到达。

  • 编辑: 王志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