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碑店市,春秋战国燕之督亢地。因古时境内建有东平忠宪王安童碑而得名。
高碑店市是河北省的一个县级市,由保定市代管。位于保定市北部,北距北京82公里,东距天津134公里,南距保定68公里。与河北省涿州市、定兴县、涞水县相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早在夏代就有易氏部落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开疆拓土。如今的高碑店凭借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和位于河北“一线两厢”主轴线上的区位优势,已发展成为环渤海都市圈经济强市(县)之一,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
高碑店市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城市,“十二五”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首批发展改革试点城市之一,是环京、津经济圈的主要市县之一。
唐太和六年(公元832年)置新城县,县治在今高碑店市新城镇,属河北道涿州。明代洪武六年新城县解放,恢复隶属保定府,一直沿至清末。民国二年直属河北省。 抗日战争时期市境先后属冀中区四专区、五专区、十专区。1948年11月新城县解放,成立人民政府。1949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归保定专区管辖。1958年12月20日撤销新城县并入涿县,县政府迁至高碑店。1961年7月9日涿县复置雄县时,白沟河以东部分划归雄县。1962年8月27日析涿县和雄县,恢复新城县原建制,县政府驻地在新城镇。1970年县政府迁至高碑店。1993年4月9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新城县,建立了高碑店市。 2010年8月,省委批准白沟镇与原白洋淀温泉城开发区合并组建白沟新城管理机构, 9月16日,白沟新城正式揭牌,自此,白沟自高碑店市析出。
名优特产
豆腐丝,从汉代起,高碑店一带的人们就开始制作和食用豆腐。在众多的豆制品中,豆腐丝成为一种地方风味食品。
历史文化
遗址:大屯东周遗址,马垡战国遗址,栗各庄汉代遗址,三丈辛庄战国遗址及汉代窖藏遗址,北方中战国墓及遗址,三丈汉代墓群,南虎元代庄园遗址,运粮河故道,明代张永张富墓。境内共有商、周、战国、元代古遗址10处、古墓葬5处,近现代遗址3处。
风景名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善寺建于唐代,寺内佛像雕塑相传为吴道子手塑。坐落于中国北部河北省高碑店市旧城址的东北角,是一座保留有辽代(公元916~1125年)建筑风格的佛寺。据传始建于唐代,原建筑多已被毁,现仅存建于辽代的大殿和后代修缮的天王殿、金刚殿。开善寺为人们了解辽代的建筑、雕刻及绘画艺术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著名人物
高碑店市悠久的历史造就了一批杰出的名人。战国时期秦将樊於期在樊馆(今方官)杀身取义,传为佳话;清代王振钢(今邓庄人)一生主讲莲池书院,培育了八方子弟;义和团首领张德成率团众于津门紫竹林等地抗击八国联军,英名远扬;清代学者王树楠,遗著甚多,最著名的是《陶庐文集》。共产党员(原新城县政府领导人)王星、杨铁、朱德生、宋焕章、刘树生等同志在领导境内军民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战斗中,抛头颅、洒热血,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樊於期(?―前227年),战国末期将领。原为秦国将军,后因伐赵兵败于李牧,畏罪逃往燕国,被燕国太子丹收留。太子丹派荆轲谋刺秦王政时,荆轲请求以樊於期首级与庶地督亢(在河北高碑店一带)地图作为进献秦王的礼物,以利行刺。樊於期获悉,自刎而死。
安童,元朝政治家(1248—1293),蒙古札剌亦儿部人,木华黎四世孙。祖孛鲁,父霸突鲁;母弘吉剌氏,世祖察必皇后之姊。安童两度出任首相,能荐用和亲厚儒臣,崇尚汉法,政刑宽平,多次制止滥用死刑,故有贤相之誉。
至治元年,英宗皇帝下诏:“丞相安童,弼我世祖,功在社稷”。至治二年,在范阳立忠宪王碑以纪念安童。清代文人所写的有关高碑店诗中,提到了安童碑的下落,也可从侧面印证高碑店确有安童碑。清代边裕礼的《高碑店诗》写到:“东平碑已踣,村墅胜空名。”东平,即安童,安童封东平王。踣,即向前仆倒,意为毁坏或遗失。李邺《高碑诗》写到:“谁家村落半疏离,丞相高碑迹尚遗。欲问东平旧事业,荒烟蔓草共迷离。”清人描写高碑店的两首诗也可以反映出东平王安童碑应该在高碑店村,同时也可推断,此碑在清代已经倒了,乾隆年间挪作他用,到民国时期已无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