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望京街温泉池边,坐着两位年轻小伙儿正享受着从鸳鸯湖引来的38℃的温泉。早上五点从北京出发,不到11点,他们已逛了大半个小镇,对于消防员来说假期来之不易,想下午登长城,晚上再到大堡酒吧喝点小酒,一大早赶路他们没觉得累。对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杨朔来说,在古北水镇登司马台长城拍毕业照,是他为纪念毕业想到的最酷方式。晚上八点,4位同学仍站在时起时落的石阶上拍照。灰色的毕业服随晚风飘荡,在灯光的照射下,像戍边的战士的银甲反射出清辉,与脚下亮着灯的小镇呼应的很和谐。
如果同行游客进入景区,永远不会一起行动,那这样的景区是成功的。无论是想坐下来喝上一杯星巴克,还是到杨无敌祠老戏台叫上一壶茶听听杨家将铁板书。或是带着孩子和民间艺术家石燕方老人在汤市街上的“风之屋”里学做风筝,也可以和爱的人到山顶教堂,以唱诗班的歌声为背景,看城市中难得见到的星星。古北水镇像是一个魔力盒,前往的人在这里总能找到舒适的旅游方式。
很难想象,如今拥有43万平方米精美的明清及民国风格的山地合院建筑的古北水镇,曾是京郊一个荒凉且无人在意的地方。在开发之初,古北水镇的选址在业内引起了不少争议。即使背靠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司马台长城,但仍有不少业内专家并不看好。在2010年京承高速刚开通时,古北水镇总规划师陈向宏,一人拿着北京地图,在北京周边古村落逛了大半个月。而在司马台长城景区考察时,陈向宏用百元住了一晚最好的民宿房间。京郊旅游服务质量远低于城市生活,让他萌生了要做一个为京津冀城市休憩群服务的旅游度假地。
对于旅游景区和历史遗存景区按属性来分,有观光(例如故宫)和体验式(例如乌镇、古北水镇)两种不同的路径。在1990年至2000年初,在北方滨海城市的线路最火。随着消费升级,当大家享受过三亚及其它度假式的旅游方式时,现在那种面朝大海为背景的目的地,已提不起年轻人的兴趣。
再看历史遗存的现状,故宫是个特例,今年故宫口红和在故宫角楼餐厅里的万寿菊花锅,都着实很火。这也说明,当旅游景区接地气、能生活,就总有人愿意不远万里来看“你”。就国内知名度假目的地来说,无论是迪士尼还是长隆公园,当旅游投资都落在了长三角和珠三角时,对于北方来说,确实需要一个古北水镇。
很多批评古北水镇是凭“空”再造的人,往往忽视了古北水镇在构建传统建筑空间的基础上复原古北口历史文化的努力。陈向宏所营造的“长城”和“水乡”两条故事线,前者得益于古时兵家将领在古北口司马台长城所积淀的历史符号,驻军、牧民、英雄人物、淳朴民风。古北水镇那些山地合院、前街后坊和高地屯堡,为寻找历史文化的游客,提供了展演自己情感内容的空间。
其实,游客对某一个旅游目的地都带有自己的叙事期待。古北水镇的故事线,相比于乌镇营造的“传统文化”和“名人文化”来说,成功的风险更大一些。因为长城脚下的古北口原本的水乡属性,汤河和鸳鸯湖水系长期被大家忽视。再复原嫁接进当地文脉中并不容易。但是古北水镇,巧妙的激活了司马台长城这一本地文化基因,开发出“夜长城观光”故事线,满足广大北方游客对夜游长城的场景需求,再加上水乡元素的恢复,也满足了北方游客对“水乡梦”的渴望。
提着灯笼夜游,仅仅是长城新玩法的一种。在古北水镇,你也可以选择骑单车游长城,或泡在某个正对长城的温泉汤里、畅游在无边泳池里。如果愿意早起,也可以爬上长城的烽火台上做瑜伽,或在长城脚下的鸳鸯湖中,乘小舟吃最ins的早餐。到了晚上,也可以扎营在长城脚下,躺在谷地的帐篷里数星星。“大讲长城,小讲水镇”这是古北水镇成功的地方。如果两条故事线颠倒轻重,变成“大讲水镇、小讲长城”的话,“水乡”元素便会被视为强势入侵本地的外来文化,很难接上本地的“长城”文脉,得不到环京旅游区域内的游客的接受,有可能导致商业上的失败。
懂得建筑保护的人,普遍认为古北水镇开发的有诚意。在学习公共艺术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杨朔眼中,小镇建筑上的材质和还原程度是有的。事实上,古北水镇的建筑素材很多是从周边地区古村镇收集而来,构建出来的建筑风貌并没有脱离北方建筑的整体风格,有机嵌入当地建筑地景和文化地景的文脉之中,营造出适应水镇建筑空间中的文化地景。
除了叙事线完整,古北水镇还拥有良好的生态条件。因为远离市区,没有城市高楼的遮挡,空气好,能见度高,古北水镇又是京津冀区域上佳的星空观测地。
受到无数星空摄影爱好者的追捧。国内知名星空摄影师Steed在司马台长城拍摄的星空作品,入选了NASA的官网。也因此,古北水镇还被很多旅游爱好者称之为“长城脚下的星空小镇”。
对于北京的景区来说,不缺乏景色,但缺乏高水准的服务。古北水镇在打造“长城”和“水乡”两条故事线叙事线索之外,更提供了用户体验细节上的精致服务,从而赢得了挑剔的环京游客的认可。3元钱就能在景区买到水让游客张萌对古北水镇的好感倍增。而带有休息室、母婴室、无障碍厕位、直饮水设置、随处可见的盆栽绿萝、定时控制排气换气扇和喷香机的景区厕所,更是被纽约时报报道过。
游客满意的高质量服务,往往是对细节处理有加。制造感动、增加体验感,这两项是旅游度假产品构成的主要内容。当陈向宏在日本北海道考察时,发现那里冬天路面结冰会铺上专门的电毯。从那以后,古北水镇到了冬天,桥上也铺有同款电毯,室外的椅子都配有棉垫。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想去古北水镇住一住。从2014年景区开业,第一年实现客流量近100万人次,第四年就做到近10亿元的营收。这样的成绩在业界是优秀的。22岁的服务员来古北水镇工作已有两年,守在密云当地最大型的企业中,每天还能迎来世界各地的游客,这让她再也不想去北京打工。据CCO(首席礼宾官)介绍,古北水镇“VIP”游客是一对夫妻,从开业到今已来过30次,小镇中每家酒店和餐厅的特色他们都很熟悉。而这些对于古北水镇来说,比游客数量统计表上的数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