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西陵,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梁各庄西15公里处的永宁山下,[1]离北京120多公里。清西陵是清代自雍正时起四位皇帝的陵寝之地,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
清西陵共有14座陵墓,包括雍正的泰陵、嘉庆的昌陵、道光的慕陵和光绪的崇陵,还有3座后陵。此外,还有怀王陵、公主陵、阿哥陵、王爷陵等共14座。其建筑形式体现着封建的典章制度,帝陵和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妃嫔、公主、王爷园寝则以绿琉璃瓦或灰布瓦盖顶。清西陵面积达800余平方公里。陵区内千余间宫殿建筑和百余座古建筑、古雕刻。
1961年,清西陵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11月,清西陵被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月评为国家首批AAAA级景区。
地址:河北省保定市西陵镇南大地村
河北省保定市易县,景区级别AAAA级景区
门票价格:淡季80元;旺季108元
开放时间:
淡季:8:30-17:00;旺季:8:00-17:30
主要文物:
泰陵、昌西陵、慕陵、崇陵、永福寺。
清西陵始建于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八年(1730年),雍正帝选此为陵址。雍正的陵址本来是选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但他认为“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因而将原址废掉,命另选“万年吉地”。选陵址者奏称,易县永宁山下是“乾坤聚秀之区,阴阳汇合之所,龙穴砂水,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咸备。”雍正帝览奏后十分高兴,也认为这里“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自此,清各代皇帝便间隔分葬于遵化和易县东、西两大陵墓。
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帝为其子永琏(端慧皇太子)选择陵地时曾选择此处,后来抛弃。
嘉庆元年(1796年),嘉庆帝登基后遵循其父乾隆帝的依昭穆次序在东陵、西陵界内分建陵寝的制度,在按照乾隆为他选好的陵址,于即位当年开始兴建,到嘉庆八年(1803年)完工。这是清西陵营建的第二座皇帝陵寝。与此同时兴建、同时完工的还有嘉庆皇帝17位嫔妃的园寝昌陵妃园寝。嘉庆十三年(1808年)六月,西陵守护大臣永鋆奏报嘉庆帝发现昌陵工程有工程质量问题。由于连月大雨,几处建筑出现渗漏,嘉庆帝立即派人查看,经过检查发现昌陵几乎所有建筑都存在工程质量问题。嘉庆帝紧接着进行了为期两年的大修。
道光十二年(1832年)到道光十六年(1836年),道光帝修建了慕陵。慕陵是由宠极一时的大臣穆彰阿主持建造的。慕陵在选址时吸取东陵宝华峪陵寝渗水的教训,选择了高平之地龙泉峪。
咸丰帝本来在清西陵选择了金龙峪和龙泉峪两处宝地,但后来选择了东陵龙泉峪。慈禧太后为同治帝选陵是选择了清西陵的金龙峪和清东陵的双山峪,但后来慈禧太后破坏了乾隆帝立定的昭穆之制,将同治帝的陵地选在了清东陵的双山峪。
清崇陵于宣统元年(1909年)破土兴建,民国四年(1915年)竣工。1938年,崇陵地宫被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成立西陵文物保管所后,在日常维修保护中,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即尽最大努力保存文物的真实性)的原则,以确凿文献和档案资料为依据,其设计、材料、工艺、布局等方面均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未增加一座建筑,从主体建筑,大木结构、规制,甚至连门窗格扇等都保持原状,成为修缮、参观清代陵寝的样本。在对清西陵建筑主体进行保护的同时,亦注重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基本上没有改变其环境关系,15000余株古松柏林的完好保存又是清西陵环境风貌的真实写照
门票
景区联票价格旺季每张122元,60岁以上老人,全国劳动模范等半价62元;其中:泰陵(包括大红门)门票价格旺季每张45元,淡季每张35元;崇陵(包括崇妃陵)门票价格旺季每张45元,淡季每张35元;昌陵(包括昌西陵)门票价格旺季每张45元,淡季每张35元。
新增泰东陵门票价格每张20元;慕陵门票价格每张10元。
淡旺季时间划分为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淡季,4月1日至10月31日为旺季。自2018年10月1日期,门票价格调整后旺季108元。
自驾
清西陵景区各景点较分散,游客相对较少,内部道路路面条件较好,适合自驾游。北京方向的自驾游者可沿京石高速南行,过涿州后继续南行,见京昆高速提示牌后西行上廊涿高速涿州方向,西行至张石高速清西陵出口(大约40公里)然后右拐1公里即到清西陵大红门,行程大约90分钟。
最佳出行月份:每年4月~10月
出行看点:春夏秋三个季节是清西陵的最佳旅游时间。
开放时间
8: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