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安新自春秋战国到1977年大事记(十三):1966-1977年

  • 2019-09-23 16:27:47
  • 安新在线

1966年

2月22日,县境出现罕见低温,达零下26.7℃。

5月中句,以安新中学为中心,文化教育界、党政机关开始对“三家村”、《海瑞罢官》、《燕山夜话》进行批判。

6月7日,安新中学贴出安新县“文化大革命”中的第一张大字报。

6月11日,县委在安新中学召开师生动员大会,号召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权威、修正主义”,开始了安新县的“文化大革命”。

7月,破“四旧”,立“四新”活动在全县展开。大批历史珍贵文物、宝贵书籍、档案资料被烧毁,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8月8日,安新中学首先成立起“红卫兵组织。

8月18日,在“红卫兵”冲击下,县党政机关一片混乱。为加强对中学“文化大革命”的领导,县委派工作组进驻安新、南冯、喇喇地、安州、端村中学。

9月,县中学“红卫兵”到各地进行“革命大串联”,同时建立“红卫兵接待站”。

1967年

2月中旬,群众组织“白洋淀革命造反联合总部”夺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的权。全县机关陷于瘫痪。

3月初,中国人民解放军4796部队到安新“支左”,并在安新中学进行军训。

3月12日,安新县“抓革命促生产第一线指挥部”成立。

3月下旬,群众组织召开万人大会,批判地、县领导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4月5日,县城驻军、红卫兵、工人、农民和干部集会游行,声讨“党内最大的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4月29日,安新中学部分师生组成“四二九”红卫兵联络站,接着又有一部分师生组成红卫兵革命联合总部。社会上也相继成立“斗批改联络站”和“反修联络站”,全县形成严重对立的两派群众组织。

11月16日,两派群众在县城浴池用木棍砖头相互殴斗,出现了安新县“文化大革命”中的第一次武斗。

12月4日,两派群众在寨里大队发生全县第一次使用枪支的大型武斗,造成伤亡事件。

1968年

2月19日至4月11日,两派武斗人员在县城发生用枪炮武斗,持续55天,造成多人伤亡。

1O月,马棚淀2万多亩小麦被淹。

11月,水区4个公社大部分洼地麦田被淹。

1969年

4月8日,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实行军事管制。

6月8日,两派群众组织达成收缴武器、停止武斗,保证交通、邮电畅通和归口闹革命及搞好拥军工作的协议,但未予执行。

7月26日,北京军区后勤部队130人进驻安新县。同时飞机散发中国人民解放军4800部队和地区革委会关于停止武斗、收缴武器、促进联合的《七二二布告》。

7月30日,飞机散发河北省革命委员会以强调防汛工作,全部执行军管为主要内容的《关于防汛工作的七二八布告》指示。第二天,两派的武器和弹药按规定上缴。

8月6日,安新县革命委员会成立。(代安新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主任赵芳玉(军队)、第一副主任刘国耀(军队)、副主任潘尚谦、梁纯仁。随后成立县斗批改领导小组。至此,全县武斗基本结束。从1967年底至此,全县发生大型武斗41起,死亡人数达123人。

8月25日,县革委会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

11月17日,县革委会成立清队整党(清理阶级队伍,整顿党的组织)领导小组,开始整党和恢复党的组织活动。

1970年

5月31日,接收安置下乡知识青年2669人(自1969年始)。对此,县革委会要求各生产大队做到“政治上有人抓,生产上有人教,生活上有人管”。

12月31日至1971年1月5日,中共安新县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代表505名。

1971年

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1547部队到安新接替4796部队“支左”。

7月4日,全县普及有线广播,广播喇叭入户。

9月13日,林彪反党集团事件后,安新县开展“批林整风”运动(至1974年基本结束)。

1972年

1月,县革委会招待所新楼建成开业。

11月23日,周恩来总理在国务院会议室就利用白洋淀水源发生纠纷一事,接见安新县委副书记潘尚谦、任丘县委副书记邸茂林和北京、天津、河北、保定地委的领导及新华社3位记者。周总理确定“缓洪滞沥,蓄水灌溉,渔苇生产,综合利用”的十六字治淀方针。

12月2日至5日,县委召开三级干部大会,传达贯彻周总理指示。

△安新县“支左”的部队撤出。

△保定至新安公路客运班车通行。

1973年

4月20日,海河工程开工。主要有唐河下口除堼、四门堤从端村至建昌段加固、复修新安北堤西段、新安段清障4项工程。6月底竣工。参加施工的有安新等11个县、市民工共35,000人。

4月23日,撤销公、检、法军事管制委员会。

8月18日,落实周总理对治理白洋淀的指示,拆除安新境内淀区阻水埝和造田围埝。

1974年

4月15日,安新县革委会就白洋淀水资源减少问题,向国务院并水电部报告:1949年至1967年水产平均每年1112万斤;1968年至1973年降到199万斤。1957年河蟹15万斤,1965年绝产。1960 供北京青虾433万斤,目前已无货可供。

7月1日,白洋淀大桥通车。大桥全长1183.5米,宽9米,时为全省最长公路桥。

8月13日,马庄公社建昌大队与李庄大队,因放水排涝发生纠纷,两村组织700余人群殴,打伤90余人,其中骨折致残4人。

年内,李先念副总理对《白洋淀严重污染急需治理》的情况反映作出批示:“这个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工厂应停,我建议国家建委派一个得力的工作组去协助河北保定限期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关系到人民生活的大事,绝不能小看。

1975年

4月,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县委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调整县委领导班子,保定地委派李桂均任书记兼革委会主任。

5月,县境内约10万亩小麦发生锈病。

6月,大王、新安、漾堤口、王家寨、圈头、赵北口、南冯、刘李庄、关城、际头公社,遭大风、冰雹袭击,雹大如核桃、鸡蛋。12万亩农田被砸,苇田被砸毁6万多亩,被砸伤10多人。

6月25日至30日,县委召开四级干部大会,提出“把国民经济搞上去,夺取工农业生产新跃进”的意见。

7月1日,河北省少年儿童游泳比赛在安新县举行。安新县7人17次打破11项1974年省儿童最高纪录;10人18次打破10项1974年省少年最高纪录,荣获16项冠军。

7月上旬,县内6万亩苇田、1万亩粮食作物发生粘虫灾害。上级派飞机喷治。

7月,安新至容城公路完成柏油路面工程。

8月20日至9月15日,县委、县革委机关进行以“批判资产阶级派性”为重点的整风运动。

11月,天津至安新客运班车通行。

11月25日,唐河大桥竣工通车,桥长1600多米。

12月23日,全县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形成新的两派,县内再度混乱,出现武斗。

1976年

1月8日,周恩来总理逝世,安新人民沉痛悼念。

7月6日,朱德委员长逝世,安新人民举行悼念活动。

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唐山发生7.8级地震,波及安新,震毁房屋6700间(倒塌20间),伤20人,死1人。

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安新人民举行隆重悼念活动。

10月,党中央一举粉碎王洪文、张春桥、江青、姚文元反革命集团,县委在保定召开庆祝大会。“文化大革命”结束。

12月上旬,中共中央在北京举办“解决保定问题”学习班,李桂均、王连瑞、杜书年、潘尚谦、田华兴参加,翌年4月结束。

12月17日,省委和中国人民解放军51034部队组成联合工作组,解决安新县的安定团结问题。

1977年

4月中旬,县内12.5万亩小麦发生锈病,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除治。

5月,安新县委重新建立并恢复正常工作。李桂均任县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王杰、李顺祥任副书记。

8月11日至15日,为纪念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11周年,河北省游泳比赛在白洋淀举行。安新县代表队获男女团体总分第1名。

9月12日,安新县人民法院在际头召开公判大会,对车汉杰等6名砸抢首恶分子和刑事犯罪分子进行公判,依法判处车犯死刑,立即执行。

11月15日,改造大王淀骨干工程——大张庄排于渠大会战开工,7个公社11,00名民工参加。

11月,雁翎油田在白洋淀东畔东白庄村打出第一口日产1200吨高产油井。年内文物普查,在王家寨村东城子堼发现一处汉代文化遗址和汉代陶瓮。来涞城附近发现折背明刀币和鼎、尊等陶器,属战国至汉代文化遗址。

  • 编辑:王腾飞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