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唯一将物候、时令与农事紧密对应的节气。谷雨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正是万物生长的最佳时节。
《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通纬·孝经援神契》:曰:“清明后十五日,为谷雨,言雨生百谷,物生清静明洁也。”此时“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鸟弄桐花,雨翻浮萍,残花即将落尽,春将告别。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时天气温和,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很大。
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它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雨水后,土膏脉动,谷物得雨而茂盛,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
谷雨三候
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一个节气十五天。古人将“五天”分为“一候”,“三候”即为一个节气。中国古代也将谷雨分为三候:
一候,萍始生,浮萍开始生长。
二候,鸣鸠拂其羽,布谷鸟鸣叫,提醒人们要开始播种。
三候,戴胜降于桑,桑树上已经可以见到戴胜鸟。
谷雨习俗
1、采茶
民间谚云“谷雨谷雨,采茶对雨”,谷雨,是新茶采收的时节。经过雨露的滋润的谷雨茶,营养丰富,香气逼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能清火、辟邪、明目。
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又叫二春茶。春季温度适中,雨量充沛,加上茶树经半年冬季的休养生息,使得春梢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使春茶滋味鲜活,香气怡人。
2、食香椿
谷雨时节,北方有食香椿习俗。谷雨前后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醇香爽口营养价值高,有句老话这样说:“雨前椿芽嫩无比,雨后椿芽生木体。”
3、祭海
谷雨时节海水回暖,百鱼行至浅海地带,是下海捕鱼的好日子。俗话说:“骑着谷雨上网场。”为了能够出海平安、满载而归,渔民们在谷雨这天要举行海祭,祈求海神保佑。因此,谷雨节也叫作渔民出海捕鱼的“壮行节”。
4、祭仓颉
陕西白水县谷雨有祭祀文祖仓颉的习俗。“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
传说在黄帝时代,仓颉在梦中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第二天真的满天落下谷粒。黄帝便把下谷子雨这天做为一个节日,叫做谷雨节。
走谷雨
古时有“走谷雨”的风俗,谷雨这天青年妇女走村串亲,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与自然相融合,强身健体。.
赏牡丹
江南地区有句俗语:“谷雨三朝看牡丹。”谷雨三天后,正是牡丹怒放,观赏牡丹最佳时。因此,牡丹亦被称作“谷雨花”。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使得“谷雨时节赏牡丹”,已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活动了。
谷雨养生
谷雨前后是神经痛、花粉过敏、风湿病等疾病的高发期,这个时节的养生应遵遁自然节气的变化,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
饮食上仍需注重养脾,宜少食酸味食物、多食清淡甘味食物。归纳起来就是四个字:饮食要“清”,起居宜“闲”,运动适“缓”,心态从“净”。
1、饮食要“清”
在饮食上要管住嘴,以清淡为主,在食物的烹饪上要突出“三少”,即少油、少盐、少糖,如果非要加调料,尽量以少为佳。味道上要突出淡淡的感觉。
同时在食量上也要进行控制,以“少”为好,不要吃得太多、太饱,尤其要控制晚饭的量。在饮食的品种上要“素”、“鲜”,以各类时令蔬菜为主。
2、起居宜“闲”
在生活方式上要讲究“悠闲”。“春眠不觉晓”,谷雨前后,人容易发困,尤其对小孩子来说,早起上学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这时,就要学会自我调节,把生活的节奏适当慢下来。
但“闲”并不是叫人偷懒、坐着不动,而是倡导起居要“有节”,要走出去散步、郊游、放风筝,使身心处在平和的状态之下,使身心与节令同步同频,起到养生的效果。
3、运动适“缓”
就是说不论从事哪项运动都不要太用力,以“舒缓”为宜,不急也不滞。
《黄帝内经》里就有“广步于庭,被发缓形”的阐述,意思就是让人们在这个季节散开束发,宽松衣带,不让身体受到束缚,到宽广的庭院中散步,不让行动受到束缚。用今天的时髦话说,大概就是“有氧运动”吧。
4、心态宜“净”
这个“净”既是干净的“净”,更是平静的“静”。谷雨前后万物生发,人的内心也处于勃发时期,若果控制不好,就容易发怒、上火。
所以,在这个时节,就要放下内心没必要的“欲望”和“杂念”,对内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打扫,使心态处在“干净”的状态之下。
总之,谷雨前后养生,概括起来,就一句话:“哀而不伤,乐而不荒”,就是要保持一种深厚的、有节制的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