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海前门西边有个地方叫“三座门”,北京人都知道,可却鲜有人能说明白其来历,这三座门是哪三座呢?为何叫做“三座门”?
据说,原来紫禁城的神武门与后苑景山之间,有一座北上门坐落在护城河的小桥之后,通过此门,能直达景山。在北上门两侧的通道上又各有一个门,一个是北上西门,一个是北上东门,这三个门实际上才是历史上真正的老“三座门”。1925年,紫禁城改名为故宫,这三座门阻碍了故宫后面东西交通的发展。因此拆除了北上西门、北上东门及景山东西墙的南端,形成了景山前街,而北上门则成为故宫北大门。直到1956年前,都一直保持着这种街景格局。不过,之后北上门最后也被拆除,老三座门从此就成为了历史。
而现在人们俗称的“三座门”,指的是“大高玄殿”的“三座门”。原来的三座门拆掉后,景山前成为了景山前街,大高玄殿紧靠景山公园西墙,其南垣正好临街,
可巧,景山前面的道路打通之后,皇家道观大高玄殿的南垣正好临街,这大高玄殿正中是三座券洞式琉璃门,青白石的基座上额枋檐椽全都饰以黄绿雕花琉璃饰件,上面铺着黄琉璃瓦,在阳光与蓝天白云的衬映下,三座门流彩四溢,煞是引人驻足。由此,后来人们渐渐把大高玄殿前的这一片地方俗称为“三座门”。
其实,大高玄殿的琉璃门并不止这三座,沿着御路通过古柏参天的院落,二道门的形制同正门完全相同,同样是三座券洞式琉璃门,最里面的大高玄门也是以黄琉璃瓦配脊,只是前面的三座更吸引路人的眼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