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今” 游俊美肇庆

  • 2019-01-15 14:02:04
  • 今晚报

广东省山清水秀的地方无疑首选肇庆。这里南有西江,北有北岭,城中有星湖,城东有鼎湖山,景色美不胜收。日前记者有幸登宋城、探砚村、看七星岩、爬鼎湖山、观肇庆新区来了一场“穿越古今”的肇庆采风。

宋韵古城而今犹在

肇庆是历史悠久的岭南名郡,自秦起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较早进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录的城市。宋政和八年(1118年),宋徽宗亲书“肇庆府”三字赐予肇庆,寓意“吉祥美好从这里开始”,“肇庆”由此得名沿用至今。肇庆现有300多处文物古迹,珍藏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记忆。

肇庆的古代历史文化璀璨夺目,光彩照人。境内春秋战国墓出土的大量精美青铜器,表明肇庆地区在先秦时期是岭南地区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秦汉时中原文化主要经西江传播到岭南地区,而肇庆正是西江通衢必经之地。汉代交趾刺史部绝大部分时间设在苍梧郡治广信县,使之成为岭南早期的文化中心之一。登上留存迄今的宋城墙,只见一块块红、黄、青、灰不同颜色、不同剥蚀的城砖等,成为历史上多次修葺的证据。据考证,城墙上有宋、元、明、清、民国历代的城砖,甚至保留了整段宋砖筑砌的城墙。肇庆宋城墙除了开通人民中路时造成南段城墙留一个缺口外,至今基本上保存完整,是广东省唯一主体基本保存完整,集防御、防洪功能为一体的古城墙,2002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肇庆出产居于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被誉为“中国砚都”。在“中国端砚文化村”——黄岗镇白石村,记者了解到,该村制砚已有上千年历史,如今九成以上的村民还从事着制砚工作,整个肇庆端砚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

青山秀水林荫花影

肇庆市是珠三角森林面积最大、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城市,被誉为“珠三角最美的生态绿洲”。这里著名的景点七星岩风景区位于肇庆市北约4公里处,风景以“峰险、石异、洞奇、庙古”而著称。景区主要包括了星湖和七座山峰,它们似北斗七星散落湖中,因而得名。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峰巧妙分布在湖面上,峻峭奇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500余壁唐、宋、元、明、清及当代的名人诗题,内容涵盖诗词歌赋、游记史实,字体包含篆、隶、楷、行、草等。

星湖烟波浩瀚,总面积达649万平方米,湖堤长达20多公里,国家体育总局在该湖建有划船基地。

相较七星岩,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能名声没有那么大,但风景却毫不逊色。它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有“基因储存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美誉。这里负氧离子含量极高,被誉为天然大氧吧。鼎湖山还是我国离城市最近的森林类型保护区,建立63年来没有受过破坏。据了解,2016年,肇庆荣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约71%,在珠三角9个市中排名第一。

打造大湾区枢纽城

前不久,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肇庆迎来全新发展机遇:全域纳入粤港澳大湾区,进入大湾区“9+2”世界级城市群,战略地位和发展格局空前提升,被赋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的重大使命。肇庆正吸引大湾区和大西南地区的科技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流等资源要素加速聚集转化,潜力巨大、前景可期。

走进建设中的肇庆新区地下综合管廊,管廊干净、整洁敞亮,城市各类给水、排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等管线排放齐整,天花板上有机器人穿梭监护,工人可开着小型维护车来回穿梭。据了解,整个地下综合管廊规划总长45公里,总投资计91亿元,为全国单体最大,也为未来上百年的城市管线预留了空间。据了解,肇庆新区在建设过程中,学习借鉴雄安新区等地区先进经验,坚持城市基础设施及高端配套先行,大思路大手笔大格局统筹推进建设。目前,肇庆新区还建成东进大道(新区段)、砚阳大道等道路22条,总长53公里,中型以上桥梁13座,同时完成5.5公里河堤改造和砚阳湖、长利涌等水系工程周边约1500亩绿地建设,实现华丽转身。

官方资料显示,肇庆经过6年的大开发、大建设、大招商、大发展,累计完成投资超310亿元,8平方公里核心区初步建成,18平方公里起步区城市框架也已形成,沿路的肇庆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文化馆、市少年宫、中山大学附属医院等文化、医疗设施已经封顶。

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进程中,肇庆明确提出要打造大湾区高品质新都市,肇庆新区正是一个缩影。据了解,作为肇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枢纽门户城市的核心载体,肇庆新区自挂牌成立以来,一直实行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要打造成为彰显中国特色、展现岭南文化的现代化新区,打造成肇庆高质量发展引擎。当地已有不少重量级甚至超百亿的产业项目落户。

数据显示,肇庆新区目前已成功导入投资额近50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超24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超400亿元的数字经济、超500亿元的总部经济产业集群。肇庆新区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肇庆新区坚持以产业建设为核心,围绕环保科技、高端电子、健康医疗、电商物流、商贸会展“五大产业组团”和高端科教服务业,大力引进优质项目、顶尖企业和高层次人才,高起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新区还从“人本”角度出发,超前谋划未来服务市民的生活配套,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学校、医院、酒店、体育中心、文化发展中心等城市公共配套项目已陆续建成。

肇庆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大西南的关键枢纽,为大湾区最具发展潜力和承载力的城市。据悉,当前,区域战略地位得到空前提升的肇庆,正紧紧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强化大交通支撑、大平台承载、大环境改善,东融西联,产业强市,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枢纽门户城市。

本报记者 杨晓慧 文并摄影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