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皮影戏时尚回归生活舞台

  • 2019-06-29 17:53:22
  • 中国文化报

数百年来,皮影戏这门古老的艺术,一直活跃在北京的繁华闹市中。但是皮影戏是不能仅仅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躺在记忆和博物馆中,它们完全有能力重新吸引孩子们的目光。近日,由北京天桥盛世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北京皮影剧团制作运营的创意影戏亲子舞台剧《影戏传奇》就以大胆的创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影戏传奇》讲述了天真顽皮的女孩小小,无意间唤醒2000岁的皮影人“大巴掌”,当灯光照进“大巴掌”的身体,古老的皮影戏邂逅年轻的灵魂,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故事就此展开。该剧采用了当下最为流行的穿越剧的故事讲述形式,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配合皮影这一生动的舞台表演形式,让常年习惯于玩手机、电脑的儿童体会到现场动感的皮影魅力。观看的儿童投入其中,时而惊喜、时而忧伤,伴随着剧中人物不断转换着心情。

皮影戏又称“影戏”“灯影戏”,老北京人都爱叫它“驴皮影”,即用灯光把兽皮(牛皮、驴皮、马皮、羊皮等)雕刻成的皮影人物映射在荧幕上,演员手执能操纵影人做各种动作的杆子伴随着音乐、唱腔来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表演艺术形式。北京皮影戏,是中国西派皮影戏的一个分支流派,具有独特的京味特色,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京皮影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项目。天桥盛世集团旗下的北京皮影剧团作为该项目传承保护单位,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路宝刚团长带领下,勇担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之责:建立北京皮影传习所、开展抢救濒临失传传统剧本和唱腔、复排传统剧目、举办相关讲座和培训、策划展览和体验项目,通过举办系列活动让传统艺术走进大众视野。

北京皮影剧团的团队在守正创新的道路上一直围绕“破”字前行:一是坚守传承精神的突破,二是作品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突破,创排《影戏传奇》的初衷正是基于此。

传统皮影戏要做出时尚感,并非易事。编剧尉迟冠行的理解别有情致。皮影戏对于现代人而言,就好似一封远古祖先留给今人的家书,仁、义、礼、智、信都包含其中。“千百年来,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很多时候都是从皮影戏里获取认识世界的信息与解决问题的方案。就跟今天我们碰到‘跟男朋友分手了怎么办’一样,上网百度一下。实际上,我们的困惑和困难,祖先们都碰到过。”尉迟冠行说。

“故事的设置发生在当下的时空,现代观众欣赏起来,会感觉亲切、有趣、接地气儿,不会产生距离感或感到枯燥。”导演黄凯说,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在这部戏中都将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同时会运用综合的舞台表现手法和形式,恰如其分地融合与表达。

实现皮影戏艺术和舞台真人表演相结合,是《影戏传奇》的一大亮点。除此之外,作品总制作人路宝刚介绍,该剧还融合了人影、皮影、纸影、景影等多种光影艺术,除了呈现原汁原味的北京皮影戏《哪吒闹海》《花果山》等经典段落外,还从舞美、音乐等多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艺术尝试,剧中有新与老的碰撞,也有传统与创新的融合。

该剧的音乐设计中西合璧,其特色和底色是中国传统戏曲音乐,并融合了现代音乐的创作方法。如在“大巴掌”主题歌中,小小与大巴掌猜谜语对话的部分采用西方宣叙调式的旋律配以全编管弦乐。大巴掌自述时,采用了戏曲的“锣鼓经”亮相,并融合了流行电子乐与京胡演奏的中国传统戏曲旋律。

亦真亦幻,是该剧舞美设计的迷人魅力所在。如剧中,小小因一场梦与皮影大巴掌神奇地相遇,穿越回了古代。因此,舞美设计中打造了一个小小梦里的幻觉场景,用剪纸层叠的结构构筑了一个纯白的似云似梦的舞台空间,梦中所有神奇有趣的际遇都发生在这里。舞台天幕中间还有一个可推出的圆形投影幕,在戏的进行中承载着皮影表演和背投的功能。

北京皮影剧团以剧目跨界融合的表现方式,用“影戏”演绎中国皮影2000年历史精髓,给人们带来一种鲜活、时尚的艺术体验。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