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已有上千年历史了,深得老人和儿童的喜爱。皮影戏表现手法独特,表演细腻,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北京皮影戏历史
北京皮影戏早期分为东西两派,东派消亡甚早,现存的西派皮影形成于明代正德年间。1842年满族人路德成继承北京西派皮影艺术,建立了北京祥顺影戏班。此后西派皮影在路氏家族中一脉相传,路德成之子路福元建立福顺影戏班,路福元之子路耀峰又建立德顺影戏班,传到路耀峰之子路景达已是四代,前后历经一百多年。
皮影戏概况
皮影戏是一种以皮制或纸制的彩色影偶形象,伴随音乐和演唱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皮影艺人在幕后用木杆操控影偶,通过光线照射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动态的形象。许多老艺人可以表演几十部传统剧目,这些作品有的通过口头传承,有的以书面形式呈现。皮影艺人身怀绝技,诸如可即兴演唱,真假声转换,一人同时操纵数个影偶,还能够演奏不同乐器。许多皮影艺人还会雕刻皮影,这些影人有十二到二十四个可活动的关节。七到九人的大剧团或只有二到五人的小戏班都可以表演皮影戏,主要在娱乐或宗教仪式、婚礼、葬礼和其他特殊场合进行表演。有些皮影艺人是专业的,有些是业余的,只在农闲时节表演。皮影戏的相关技艺通过家庭、戏班或师徒进行传承。中国皮影戏传递文化历史、社会信仰、口头传统和当地风俗等信息。它传播知识,提升文化价值,为社区,尤其是年轻人带来欢乐。
北京皮影戏形成期长,表现手法独特,表演、声腔、造型等方面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皮影的艺术特色。其声腔吸收北方昆曲、京剧、曲艺等的声腔曲调,自成一格,表演细腻夸张,有一些独特的艺术处理手法,如影人照镜子、流眼泪、梳妆打扮等动作细节都表现得十分真切。
皮影戏经典曲目
皮影戏经典曲目较多:《岳飞传》、《白蛇传》、《水浒传》、《西厢记》、《西游记》、《杨家将》等。
《花木兰》
该剧是根据我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坚持不懈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最终击败了北方入侵民族,闻名天下成为中国古代民族女英雄的故事。
特色看点
全新理念破茧出新,表现手法新颖独特,人物造型别致,个性鲜明,将传统皮影与现代多媒体有机结合,拓展了皮影戏的表现空间,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导演胡雪桦表示,"无论是从皮影的造型、舞台体现和表现手法都与传统的皮影戏有着天壤之别,可以说是一种蜕变,美轮美奂"。
阵容强大精心打磨,邀请到了著名电影导演胡雪桦执导,带来了别具匠心的导演理念;由汪浩执笔的剧本入围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著名作曲家金复载担任作曲,带了全新的音乐体验;唐山皮影剧团副团长赵广生担任皮影指导,为操纵技术上的突破提供保障;同时邀请到了资深的多媒体制作团队以及剧团最具实力的舞美设计制作团队。
获奖情况
荣获金狮奖第四届全国木偶皮影剧(节)目展演"最佳剧目奖""舞台美术奖";"造型设计奖""编剧奖";
荣获2016第十八届塞尔维亚"金火花"国际木偶艺术节"特别奖""优秀剧目奖"、"集体表演奖"等三项大奖,是该届所有参赛剧目中获得奖项数量最多,含金量最高的一个剧目;
荣获上海新剧目评选展演作品奖;
荣获第十一届儿童剧展演优秀剧目奖;
荣获2017第二届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最佳剧目奖";
荣获2017第五届俄罗斯鄂木斯克"金小丑"国际木偶艺术节,"评委会特别奖"和"传承木偶艺术杰出贡献奖";
2016年度上海文艺创作精品。
现在,很多皮影剧团也经常走入校园,让孩子们一起感受这“皮影”带来的非凡魅力,希望这项国家非遗能扎根在孩子们的心里,也让中国的文化传承地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