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周恩来诞辰122周年,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周公馆特举办《山高水长——周恩来与中日友好文物史料展》,通过回顾不同历史时期周恩来与日本各界人士的友好交往、深厚情谊,重温中日友好来之不易的发展历程,展现总理为发展中日友好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展示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今天推送的是第一辑“埋下中日友好的种子”。
前言
周恩来,这是一个光荣的名字、不朽的名字。每当我们提起这个名字就感到很温暖、很自豪。
周恩来与日本有着深厚的渊源。1917至1919年,他到日本求学,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了解日本社会和人民,为后来走上革命道路、推动中日友好埋下种子。旅日归国后,他投入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抗日战争时期,他积极开辟国际统一战线,与日本在华反战和平人士友好交往,充分展现了追求和平正义的崇高风范。
周恩来是新中国外交的伟大开拓者,他以异乎寻常的精力、才能和智慧,为中国的外交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总理的26年间,周恩来广交日本朋友,结下深厚的情谊。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倾注了周恩来无数心血。20世纪50年代,他提出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方式,打开中日贸易、文化交流的民间通道;60年代,他提出以渐进和积累的方式推动中日关系进入半官半民时期;70年代,在两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他不失时机地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的发表,标志着两国邦交实现正常化,实现了两国人民多年的夙愿,揭开了中日关系史上新的一页。
第一部分 埋下中日友好的种子
1898年3月5日,周恩来出生于江苏淮安。青少年时期,面对国家危难和人民困苦,他下定决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立下“面壁十年图破壁”的远大志向。1917年至1919年期间,为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周恩来前往日本留学。这段经历给他的思想和人生带来重要影响,在日本求学期间,他开始接触社会主义思想,了解日本社会和人民,为后来走上革命道路和致力推动中日友好埋下了种子。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积极开辟国际统一战线,广交国际友人,与日本在华反战和平人士鹿地亘、池田幸子、绿川英子等人的交往,充分体现了追求和平正义的崇高风范。
一、为求真理负笈东渡












二、为和平正义共同奋斗





展览信息
展览日期:2020年3月24日-5月5日
展览地点: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专题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