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北京一年四季之中最美好的时候。它短暂却美丽,还带着一丝浪漫。不然老舍先生怎么会说:“秋天一定要住北平”。这时候的北京城,不论是大街还是胡同,都被金黄色笼罩着。
秋日虽美却短暂,冬日漫长却少绿,再加上夏季缺少应季开花植物,北京色彩单调的月份不在少数。为了丰富植物色彩、让彩叶三季可赏,延长植物绿期,让绿色四季常驻,实现首都园林绿化从“绿化”向“彩化、美化”转变,市园林绿化局的“增彩延绿”科技创新工程由此诞生。

依托“增彩延绿”项目,莲花池南侧扩容出来的4.8万平方米面积被打造成为色彩丰富、物种多样的城市森林特色示范地块,新增了5000平方米的水域面积,它与大湖连通,成为北京中心城区西南部面积最大的水域。
莲花池公园新建的水域都是通过木栈道来连接南北两岸,这个木栈道实际是一个科普栈道,中间部分是水下栈道,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水中的动植物。
园中,植物“南北共存”,动物“三栖共生”。园内共种植各类大小落乔1400余株、灌木10500余株,地被10000多平方米,其中乡土树种占80%以上,各类植物品种达到120余种。
蜜源和食源性的植物吸引更多的动物和鸟类,通过120余种植物营造了一个丰富的植物群落,为很多的动物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黑天鹅、小野鸭在湖面嬉戏,青蛙、锦鲤在水中畅游,鸟类和陆上动物在林中栖息。
“增彩延绿”带来的不仅仅是更缤纷、更持久的植物色彩,还有伴随而来的园林绿化高质量发展理念。园内不光种植了多种植物,还按照节约型园林理念,最大限度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公园突出雨水集约利用,全区域内进行透水基础设计,最大限度保证雨水下渗,收集雨水超过75%,从而形成自然循环。同时,通过地形、溪流、植物和道路分隔空间的巧妙利用,采用与传统公园设计不同的景观设计处理公园空间形态,进一步扩大了莲花池公园绿化面积,还充分利用建筑废弃料及自然材料,就地消纳建筑垃圾、植物垃圾2万多立方米。
增彩延绿项目让莲花池公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扬尘满天、乱停乱放的荒芜之地,变成了一幅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