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微课堂 | 为什么老生又叫“须生”?这还得从胡子说起……

  • 2020-07-09 16:23:33
  • 国家大剧院

说到京剧行当中的老生,大家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很多人物。不论是《空城计》中的诸葛亮,还是《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亦或者是《打渔杀家》中的肖恩,他们都是京剧老生行当的代表性角色。无论您想到的是哪位人物的形象,想必都少不了那标志性的胡须,因此老生也叫“须生”。本期艺术微课堂我们邀请北京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杜镇杰老师,从老生的胡子说起,带大家领略京剧老生的魅力所在。

在本期艺术微课堂中杜镇杰老师从老生的行当特点说起,历数京剧扮相、道具乃至表演中的种种讲究。就拿马鞭来说,通过程式化的动作虚实结合地表现出现实中上马、骑马的一系列动作。同样的一条马鞭,文的角色和武的角色马鞭的举法也有不同。具体如何不同呢?快去看看杜镇杰老师的精彩示范吧!

知识点回顾

1.老生的胡子颜色一般是根据角色的年龄而定:壮年角色戴黑色胡子,中老年角色戴黪色胡子,老年角色戴白色胡子。

2.京剧里的行当分:生、旦、净、末、丑,其中,末这个行当已经合并到老生这个行当里。

3.是不是年老的角色就是老生呢?也不一定,比如诸葛亮实际上比周瑜的年龄要小,但为了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经历,在京剧中诸葛亮是老生,周瑜是小生。

4.京剧老生的人物扮相要贴合人物的身份、经历,同时还要兼顾形象色彩上的搭配,讲究很多。比如:如果角色上半身穿红蟒,下半身就不能穿黑彩裤。所以有说法是:“宁穿破,不穿错”。

5.京剧的程式化表演都是有生活依据的,根据人物特点的不同,在表演上会有很大区别。

  • 编辑: 邢爽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