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晚,长安大戏院,由北京京剧院主办的“好戏连台”——著名戏曲音乐家朱绍玉创作作品剧目展演正式拉开大幕,朱绍玉担纲作曲的京剧《大宅门》作为首演剧目与观众见面,现场座无虚席。
提起朱绍玉,当今戏曲界可谓无人不知。他从艺60年,创作作品达170余部,被称为“中国当代京剧作曲第一人”。
为了让更多的戏迷观众领略朱绍玉作品的独特魅力,彰显作曲家在戏曲创作中的重要性,扩大戏曲音乐家的影响力,对朱绍玉的艺术成就进行学术总结,北京京剧院特别策划了此次展演活动,将朱绍玉近年来为剧院创作的五部精品力作《大宅门》、《狼牙山》、《下鲁城》、《宋家姐妹》、《党的女儿》集中展示,同时邀请谭元寿、尚长荣、叶少兰、李鸣岩、赵葆秀、杨乃彭、朱世慧、孟广禄、王蓉蓉、杜镇杰、李宏图、迟小秋、董圆圆、安平、史依弘等多位长期与朱绍玉合作过的京剧界前辈、当红名家、优秀青年演员同台献唱,组合成一场阵容空前的演唱会,演出将持续到11月30日。
《大宅门》开启首演大幕
昨晚的长安大剧院格外热闹,剧场大厅摆放了多家艺术院团和支持单位及个人赠送的祝贺花篮,朱绍玉的业内外好友、戏迷观众等齐聚一堂,观看此次展演首演剧目《大宅门》。
京剧《大宅门》截取自电视剧《大宅门》1906年前后时间段,讲述了济南府花魁杨九红因缘结识京城百草厅少爷白景琦,一见钟情而自赎跟随,却终难进大宅门的人生惨遇。剧中,马博通饰演白景琦,窦晓璇饰演杨九红,翟墨饰演白文氏,郑潇饰演白玉芬,梅庆羊饰演白颖宇,黄柏雪饰演吴掌柜,卢杨饰演黄春。
北京京剧院特别安排在开演前向现场观众简单介绍此次展演的情况,当提起朱绍玉已从艺60年,创作作品高达170余部时,观众席爆发热烈的掌声。
演出结束后,幕后大师朱绍玉先生携演员来到台前向观众致谢。朱绍玉动情的说:“我要感谢北京京剧院策划了这次活动,感谢所有支持单位的支持,感谢一直以来关心和支持我的观众朋友们。有很多朋友从内蒙古、甘肃、青海、福建等地专程赶来,不远万里来助力我的展演,谢谢大家伙了!祝大家伙儿万事如意!”
当晚,著名演员濮存昕还向朱绍玉先生赠送了一副自己撰写的书法——“曲腔道真情,入耳美文章”,用以表达对老先生的敬佩。
11场演出票全部售罄
《大宅门》作为序曲拉开了朱绍玉作品展演的大幕。11月14日至30日,朱绍玉创作作品展演活动将持续在长安大戏院上演。《大宅门》、《狼牙山》、《下鲁城》、《宋家姐妹》、《党的女儿》五出由朱绍玉担纲作曲、北京京剧院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代表剧目将先后上演,展现朱绍玉艺术成就和贡献的同时,唤起人们对戏曲音乐的重视。
北京京剧院院长李恩杰表示,朱绍玉的京剧音乐创作独具风格、卓而不群,以勇于创新、善领潮流而为业内外人士关注和肯定。为了让广大观众和京剧戏迷票友进一步认识、了解朱绍玉先生,增强京剧作曲家的社会影响力,北京京剧院特别举办了朱绍玉创作作品展演活动。
“举办这样的活动,就是想表明作为一个国家级院团,我们肩负的不仅有传承经典的责任,还有为时代创作好作品的责任。我们有义务对艺术家的劳动给予支持和鼓励。我们这次活动不仅是演出,还要对朱绍玉先生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理念进行学术总结。”李恩杰说。
李恩杰希望通过展演及相关活动,使朱绍玉先生的京剧作品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让更多观众关注朱绍玉先生的音乐成就、关注京剧中的音乐创作、关注新创京剧作品,从而见证北京京剧院在京剧艺术继承与创新上的追求和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记者从北京京剧院了解到,此次展演活动自8月25日开票以来备受各界关注和戏迷观众追捧,短短20多天,演唱会的门票已销售近80%,11月12日展演前两天,11场演出全部演出票均已售罄。
60年创作170余部作品
朱绍玉先生是北京京剧院著名作曲家,也是当今杰出的戏曲音乐家。他从艺60年,创作约170部作品,在全国戏曲界享有盛誉,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被称为“中国当代京剧作曲第一人”。
朱绍玉13岁到青海省京剧团工作,工作了近30年后,调到福建省京剧团,又工作了10年后,50多岁时终于回到了北京,在北京京剧院工作。如今,72岁的他已经从艺60余年,创作了170多部作品,涉及到京剧、闽剧、琼剧、青海平弦剧、晋剧、秦腔、秦剧、花鼓戏、采茶戏、客家戏等各个剧种,还新创了个剧种“商南道情”……
创作中,他大胆尝试、不断创新,为戏曲音乐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创作的许多作品分别荣获“文华大奖”、“文华作曲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奖”和“中国艺术节”、“中国京剧节”、“中国戏剧节”等多项国家级大奖。代表作品有:大型新编历史京剧《赤壁》;京藏剧《文成公主》;京剧交响剧诗《梅兰芳》;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大型新编京剧《天下归心》、《图兰朵》、《大漠昭君》、《圣洁心灵——孔繁森》、《党的女儿》、《建安轶事》、《曾侯乙》、《山花》、《格萨尔王》、《下鲁城》、《夏王悲歌》、《大宅门》、《瑞蚨祥》、《丝路长城》、《汉苏武》;闽剧《天鹅宴》,琼剧《海瑞》,电视剧《老柿子树》等。
成就众多大导演“京剧处女作”
朱绍玉作品多、获奖多、声望高,但为人却极为低调谦逊。很多人请朱绍玉导戏,但朱绍玉却坚决不肯以导演自居,即便做了很多导演的工作,也绝对不同意在导演栏中署名。演出谢幕时,主创登台合影,他也总是站在最旁边的位置。他在乎的不是名利,而是艺术,他说:“我这一辈子活得很值,因为我工作早,能为社会贡献的时间长。”
由于朱绍玉的才华和为人,几乎所有大腕导演涉足京剧创作,都一定会要求和朱绍玉合作。林兆华执导京剧《山花》、京剧连台本戏《宰相刘罗锅》等十几部作品、张继钢执导京剧《赤壁》,陈维亚执导京剧《丝路长城》、张艺谋执导京剧《天下归心》,郭宝昌执导京剧《大宅门》……都是由朱绍玉担任作曲。朱绍玉以自己的德艺双馨托起了这些跨界艺术家,成就了他们的“京剧处女作”。
林兆华称赞朱绍玉是“中国戏曲作曲家中少见的大师”。张艺谋也盛赞道:“朱绍玉老师是一位谦虚、和善,忠于传统又善于创新的艺术家,他给我的印象是大气,肚子里宽绰,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他不仅精通京剧艺术,而且每年坚持到民间采风,同时研究西洋音乐,所以他创作起来得心应手。我做导演,他做音乐,我们之间常常是心有灵犀,一拍即合。”
除了拥有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演奏、作曲方面的才华能力,朱绍玉还特别注重收集民间地方音乐素材,走南闯北搜集整理素材,将民间音乐与戏曲艺术融会贯通。“艺术创作离不开生活,但是体验生活绝不能走马观花,必须要扎扎实实,只有深入实际生活,艺术创作才能抓住精髓。” 朱绍玉说,走心观察社会动向,用心感应生活情节,唯有如此,随着生活阅历的丰富,艺术创作才会更得心应手、直击人心。
文/邹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