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在天津

  • 2018-11-23 10:12:19
  • 天津日报

天津市第六届民间艺术展近日在天津博物馆开幕了,展览展示了天津民间美术家们的工匠精神,同时也是天津文化的重要品牌。为什么天津民间美术会如此发达?我想是由多方面原因造就的。

独特的区位优势,是天津民间美术发达的直接诱因。天津毗邻北京,东临烟波浩渺的渤海,地处九河要津,既有渔盐之利,又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清代初期,天津就聚集着一大批盐商、粮商和运输商,如张霖,查日乾、查为仁父子,安仪周等。清政府对天津商人的政策是给予较大的盈利机会,同时北京强大的文化磁场──在朝文化对天津文化形成重要影响。值得注意的是,特殊的区位决定了天津商人的文化情趣绝不可能像扬州商人那样任其自由发展。天津商人,这支日益壮大的市民队伍的文化需求只能在民间文艺和民间美术中得到满足。如上世纪20年代,泥人张二代张玉亭创作了《钟馗嫁妹》要出国参展。出国前,张家把这套作品陈列在家中,供亲友观赏,每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津门某巨富见此作品后,要张玉亭为其再做一套。现在天津博物馆展出的《钟馗嫁妹》,就是这位富贾的收藏品。

历史上漕运的发展,也给天津民间美术的兴起带来了契机。天津的发展首先得益于漕运,尤其以元明清三代最为兴旺,元代定都大都,庞大的政治机构所需的粮食及其他物资“无不仰给江南”。至元十九年(1282),又开通了自长江口至直沽的“海漕”航道,天津不仅是内河运输的必经之地,又是海漕的中转站。大量的漕粮和物资都需要在天津交卸和转运,明朝以来允许随船附带的土特产也大量在天津出售。负责运输漕粮的运军所带的土特产名曰“随船土宜”,天津成为漕粮的中转站和储存地,同时也是运军“土宜”出手最理想的地方。“土宜”是不纳税的。杨锡绂在《漕运则例纂》中,列举了清代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六省漕运携带的“土宜”,包括农产品、棉纺织品、丝织品、油类、漆类、各种食品、纸张、竹木藤器、各种杂货、铁铜器、药材等共十二大类百余种商品,其中就有一项艺术品,那就是泥人。天津的泥人张也是从浙江绍兴流寓到河北,最后落脚在天津的艺术家。

天津的木刻艺术也与漕运息息相关。嘉道年间,天津的房广元不但学习了南方木雕艺人制作锼条锯的方法,同时还将雕花时剔空技术学到手,使得房家作坊融南北木雕技艺于一炉,创造出了天津木雕的独特风格。同时,南方珍贵木材,如楠木、檀木等皆可随漕船携带至天津,为天津木雕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杨柳青年画中最早的戴廉增画店,就是明朝永乐年间随漕船到杨柳青落户的,他们制作杨柳青年画的纸张、色彩及松香等也都是随漕船运到天津的“土宜”。

天津民间美术同样受到附近一些州县的影响,如天津王继昌的灯笼就是从河北省胜芳来的,刻(剪)纸艺术来自河北省保定,麦秆玩具也是赵士通从北京金顶妙峰学来的……由此可知,天津民间美术发达的原因之一就是全国许多著名的民间艺人大都通过运河会集到天津的结果。

在天津民间美术的发展过程中,还要看到文人美术和宫廷美术对其产生的影响。源远流长的中国美术的历史长河是由民间美术、文人美术和宫廷美术汇合而成的,长期以来,民间美术和文人美术、宫廷美术之间既相互排斥,又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既保持了各自的风格特色,又推动着中国美术历史的发展。在天津,地方民间美术和文人美术、宫廷美术之间冲突和交融的现象表现得尤为突出,天津的民间美术就是在这种文化冲突之中被“雅化”成一种深受不同阶层所喜爱的雅俗共赏的文化。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在乾隆年间被请进宫廷,王树村先生说,当时,杨柳青年画作坊“逐年都将初版彩印拔尖的新品贡献于后宫挑选,后来,作坊遂将这类整张横幅粉帘纸印刷的画样,统称作贡尖了”(王树村《民间年画体裁》)。这是天津民间美术为宫廷美术注入的新鲜血液。

天津杨柳青年画艺人中也有因其技艺高超而步入宫廷大门的,如清末年画艺人张祝三就常年“留在京都听旨候差”(王树村《杨柳青年画史概要》)。另一位年画高手高桐轩也曾于同治五年(1866)被召入宫为慈禧画过像。由于他们接触了宫廷美术,宫廷美术也会对他们的艺术作品产生巨大的影响,高桐轩就能把在宫中见到的宫廷建筑艺术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去,《瑞雪丰年》《庆赏元宵》等作品既具民间年画的生动绚丽,又有宫廷美术雍容华贵之态,深受人们的喜爱。清末上海文人画家钱慧安到天津,为杨柳青年画创作了《洗桐图》《桃源问津》等作品,这些作品画面活泼新颖。同时,钱慧安还把文人美术色彩淡雅,具有题诗、落款、钤章等特色移到年画作品中去,使得作品更加耐人寻味。

又如,泥人张第一代艺人张明山从小就学习清代文人画家上官周的《晚笑堂画传》,每天都要临摹1至2幅,他受文人美术的影响自然会体现在他的作品之中,如他做泥人用的颜色是国画色,因此,作品淡雅而无火气,充分显示了文人美术对泥人张彩塑的影响。

再如,嘉道年间,朱竹渲等三位天津文人改进了天津风筝,研制出独具特色的折叠式风筝,他们把技艺无偿传给了“帘子李”。从此,天津折叠式风筝进入市场,这种被文人“雅化”了的风筝从此风靡津门,这是天津文人直接参与民间美术品制作的首例。

还有天津木雕艺人朱星联拜文人画家为师,能书擅画并会治印,但他没走文人画家之路,而是继续从事木雕事业,使天津木雕走上了与中国花鸟画相结合的道路。天津木雕进步的过程,亦是被文人“雅化”的过程。

现在,天津民间美术的一些老品种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却有更多的民间美术品涌现出来。天津的民间美术家们应该契合时代的脉搏,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规律的生产方式进行创作,让天津民间美术获得更大的发展。

  • 编辑:仲伟东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