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烧饼美食花样繁多,看看你都吃过吗?

  • 2018-10-26 16:34:22
  • 北京旅游网综合

北方的主食以面食为主,为此,也衍生出很多面食美食。在河北,仅是烧饼就有三种特别有名,它们分别是:白肉罩火烧、何家烧饼、安国马蹄烧饼。

白肉罩火烧

白肉罩火烧是保定的风味小吃,最早是由义春楼饭庄所经营。义春楼饭庄开业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原名益春楼,后改名为义春楼。起初经营肉食,各种熏肉、腌肉、香肠、棋盘肠等,品种齐全,佐料精细,火候适当。后经营廉价的猪头肉即白肉锅罩火烧,具有肉鲜、汤清、味香等特点。由于经济实惠,深受大众欢迎,三里五乡的农民进城都愿尝尝白肉罩火烧解解馋,城里的平民百姓也时常光顾。生意兴盛,名声远扬。

爱国将领冯玉祥原籍安徽巢县,幼年随父亲到保定府,住在城东康格庄,冯玉祥家境贫寒,随父亲进城时,吃不起大饭馆,常到义春楼吃白肉锅罩火烧。冯玉祥曾任第十六混成旅旅长、陆军第十一师师长和河南督军、陆军检阅使等职。冯玉祥常回保定向直系军阀首领曹锟述职,冯玉祥每次回保定,必到义春楼吃白肉罩火烧,称赞白肉罩火烧“肥而不腻,清而不淡,瘦而不柴,充分脱脂”。从此,义春楼的白肉罩火烧名声大振。

宣统皇帝溥仪的堂兄溥心畲曾为义春楼题写“义春楼”字号匾额。后来李老根拜师义春楼副掌柜宋德山,继承白肉罩火烧技艺,河北电视台、台湾东森电视台和新加坡《星岛日报》等新闻媒体曾予以专题报道。

品尝地:河北省保定市竞秀区百花西路215

电话:15031988816

何家烧饼

何家烧饼是保定地方名小吃。创始人何文明幼时跟舅父在北京学打制烧饼,练就过硬的烙烧饼手艺,但还是经常挨舅父打骂。何文明负气出走,只身到保定,在城里楼南街租了一间门脸,起名和成斋烧饼铺,打制芝麻烧饼并兼营糖烧饼和豆沙及麻花、馓子等。打制的芝麻烧饼别具一格,深受顾客欢迎。何文明在北京长大,北京土语称呼上年纪的男人为“把”,即“把师”之意。故保定人一提起烧饼,都翘指称赞:“要吃烧饼,还得是人家‘何把儿’烧饼!”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和成斋”烧饼称之为“何把儿烧饼”。

1927年,何文明的儿子何布云从老家大厂县来到保定,随父亲学打烧饼,很快将父亲打制烧饼手艺学到手。冯玉祥在保定时,用何家烧饼当早点,每天早上派勤务兵用铜板买4个何家烧饼。高树勋住在保定时也常派人买何家烧饼。

1978年改革开放后,广大群众呼吁恢复何家烧饼。何布云和儿子何振英、孙子何广文又开始打制何家烧饼。每天来买烧饼的人络绎不绝。有一位保定籍现居住在美国洛杉矶的老保定吃惯了何家烧饼,每隔一段时间便购买100多个烧饼,用快递寄到洛杉矶放到冰箱里;每天他将烧饼喷点水,用烤箱烤一下,烧饼照样松酥适口。

品尝地:河北保定

安国马蹄烧饼

马蹄烧饼,因形似马蹄而得名,其发祥得益于有“天下第一药市”之称的安国药市。明末清初,药王庙香火旺盛,药市经营火爆。有一次安国安客堂(相当于药市的商会组织)在宴宾楼请客,主灶厨师问客人想吃什么。有个商州药商问:“你们都会做什么?”主厨自以为厨艺高超说:“你想吃什么我们就会做什么。”商州客人想了想说:“你给我来个卷拆骨肉的饼。可这饼不要烙饼,不要火烧,每个饼比碗口略小,下平上鼓中空,两面带饹馇,上面有芝麻,你去做吧!”厨师一听傻了眼,他一时想不出如何做这吃食,为了延缓时间,他对客人说:“做你要的这饼得需要一套工具,现在不行,过几天再来吃吧!”商州客人说:“我半个月后来品尝。”

此后,这主灶厨师苦思冥想,也没想出个制作方法来。这天,他正在饼铛上翻来覆去地实验那“两面带饹馇”的饼,掌柜的叫他到前堂去一下。等他回来后,才发现刚才走的匆忙,把饼铛不知怎么着反扣在火上,正实验着饹的饼也掉到火里。他忽地醒悟过来,把饼铛反过来吊在火上边,上边用铛烙,下边用火烤,不就两面带饹馇了吗?马蹄烧饼他又经过把烧火的木柴改为锯末,把烙出的饼从中间开口卷肉等实验,终于烙制出那位刁钻的客人要的那烧饼的原型。因为开口卷肉,自然形成了一边厚一边薄,其形状像马蹄,主厨就叫它马蹄烧饼。

饼盖酥脆而不腻,饼心软而不黏,滑爽适口,饼底熟而不焦,脆而不糊。刚出炉的热烧饼夹上拆骨肉、香肠、驴肉、猪头肉、焖子等熟食,咬一口外脆内香,满嘴的芝麻香气和肉香,吃完后,齿颊留香,有“十步闻香、三日不疲、放凉不硬”之称。

品尝地:河北安国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