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野菜里,它最特别
为什么喜欢春天?还用说嘛,它是最好吃的季节啊。山林里,蕨菜早已冒出毛绒绒的尖,它最早感知春的气息,迫不及待与我们见面。在微风里爬上山坡,寻觅着一个个“小拳头”的踪迹。挖一篮子芬芳鲜嫩,混着泥土的清香。蕨菜,才是春天最好的开始呀。
1“山菜之王”
”晓雨旋添山蕨菜,春风又上海棠枝。”

春一到,蕨菜就相继在山间野地间冒出了头。三月的春风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摊开了田野的绿色。
在满目的青翠中,蕨菜总是那么显眼而特别。它紫中泛绿的茎摇曳修长,顶端的幼芽向内卷曲呈旋涡状,如同一个个跃动的音符,在演奏着春的序章。
《诗经》云:“陟彼南山,言采其蕨”。蕨菜大多生长在向阳的山坡上,相比于其他野菜,它要高大挺拔很多。儿时,到了季节便常去山上挖野菜,妈妈会教我辨认蕨菜。找到那卷曲的嫩芽,用手轻轻一掐即断,一会儿就能采得一大把。兴冲冲地将采好的蕨菜交给妈妈,回家就能有一顿清爽滑嫩的炒蕨菜吃。
中国人吃蕨的历史极其悠久。
2蕨菜,舌尖上的春天
“茎茎拳菜好,出土正春雷。采采乘芽嫩,迟迟恐叶开。”
踩着春信,扎成一把一把的鲜嫩蕨菜纷纷上市。它们在摊上摞得整整齐齐,让人看了就有一种莫名的欢喜。市面上常见的蕨菜有苦蕨和米蕨。苦蕨茎较粗,味道微苦。米蕨细一些,口感更好,也更受欢迎。贵州人喜食蕨菜,最常见的做法有炒和凉拌。
蕨菜清鲜滑润,与滋味浓郁腊肉同炒相得益彰。先将腊肉在锅中微微煎出油,再将切段焯过水的蕨菜放入同炒,最后放入干辣椒段炝锅提味。腊肉已带有咸味,可不必再加盐。爽滑的蕨菜和干韧腊肉搭配起来独具美妙,口感又更加丰富。蕨菜既吸收进腊肉的香,又中和了它的油腻,是一道极佳的下饭菜,强烈建议你们一试。凉拌蕨菜做法更为简单。

新鲜的蕨菜用清水反复冲洗几遍,洗去浮土和表面的绒毛,先用滚水焯烫,再用冷水浸泡半日,这样能够去除蕨菜的粘液和腥味。泡好的蕨菜,可以用刀切成小段或撕成细丝,再佐以酱油、醋、小米椒等调料拌匀即可。每家拌蕨菜的方法不同,有的爱加辣椒面,有的爱加蒜泥。宋人车瑾在诗中曾说“胡麻调紫蕨,黄独煮香粳”,想来,要用芝麻油拌蕨菜应该也是香气浓郁,无比诱人呐。
还有一种做法,是拿蕨菜做汤。袁枚《随园食单·杂素单》中说:用蕨菜不可爱惜,须尽去其枝叶,单取直根,洗净煨烂,再用鸡肉汤煨。必买关东者才肥。
蕨菜有滑润的汁液,用来做汤,有类似莼菜汤香滑鲜醇的风味。至于“蕨菜致癌”的说法,也都在那一口鲜美里被抛至脑后,
才不要为了“吃与不吃”而自寻烦恼。

“笋蕨又芳春酒冽,相思何计可同倾。”
《本草纲目》中记载了蕨菜干的做法:蕨处处山间有之,二三月生芽,拳曲,状如小儿拳。长则展开,为凤尾,高三四尺。基茎嫩时采取,以灰汤煮去涎、晒干做蔬,味甘滑。晒干的蕨菜其貌不扬,仿佛枯草一般。但是用温水泡发之后,它又渐渐伸展开来,风味和新鲜蕨菜无异。秋冬季节,可用来和火腿、五花肉等肉类同煨。
将蕨菜根部洗涤、捣碎、过滤、晒干便能得到蕨粉,可以用来制作蕨根粉和蕨粑。蕨根粉近年来广受欢迎,在全国各地都能吃到,经常作为正餐前的开胃凉菜。
《尔雅·翼》中记载:“蕨生如小儿拳,紫色而肥”。因此,蕨菜也被称作“拳头菜”。《诗经·陆玑疏》又言:“蕨,山菜也。初生似蒜,紫茎黑色,可食如葵”。《史记》中记载了伯夷、叔齐二人“不食周粟,采蕨薇于首阳山”的故事,蕨菜故此被后人认为是高洁的象征,也成为了历代诗人歌咏的对象。陆游曾写下“老翁愈老欲安归,归卧稽山饱蕨薇”的诗句。还有“蕨芽珍嫩压春蔬”、“日日思归饱蕨薇”,是对蕨菜美味的盛赞。
趁着”春脖子“还在,赶快去这些店里尝一口“春天”,品尝一口最鲜嫩的蕨菜吧。
贵州大厦贵州厅
地址:北三环樱花西街18号贵州大厦2楼(近和平西桥)
平壤海棠花(蓝岛店)
地址:朝阳门外大街12号昆泰商场2楼(蓝岛大厦西)
韩时烤肉(朝阳蓝色港湾店)
地址:朝阳公园路6号蓝色港湾国际商区北街中段
小吊梨汤(团结湖店)
地址:朝阳区白家庄东里甲4号
眉州东坡(劲松店)
地址:朝阳区劲松中街208号(京客隆对面)
江边城外烤全鱼(亚运村店)
地址:朝阳区慧忠北路慧忠里123号楼(飘亮广场西100米路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