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又称西山大觉寺,大觉禅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阳台山麓,始建于辽代咸雍四年(1068年),称清水院,金代时大觉寺为金章宗西山八大水院之一,后改名灵泉寺,明重建后改为大觉寺。


领要亭
在大觉寺内后山的西南边有一座六角攒尖顶形制的古亭,掩隐在葱绿林木之中。这座亭子名叫领要亭,建于清代,乾隆皇帝曾为此亭赋诗一首:“笠亭栖嶕峣,如鸟翥翼然。层峰屏峙后,流泉布瀑前。山水之趣此领要,付与山僧阅小年。”领要亭的名字便由此而来,只可惜匾额今已无存。

亭子本身属于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多建于园林、佛寺、庙宇,供人休息、避雨、乘凉之用,也用来点缀园林景观。别看亭子体型虽小,造型却极其多样,在我国古代造园专著《园冶》中提到“造式无定,自三角、四角、梅花、六角……随意合宜则制,惟地图可略式也。”所以亭子造型灵活多变,自由度高,只要运用巧妙,就能把园林景观点缀得引人入胜、美不胜收。
领要亭虽然只是大觉寺寺庙园林中的一个简单的建筑元素,但是在园林整体景观中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与憩云轩、四宜堂共同构成富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环境,达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龙潭
大觉寺的水成名已久,辽代初建时称清水院,可见其水景之胜。寺内的山泉水源自寺外李子峪峡谷,伏流入寺,出龙潭后分为两股,绕寺环流,最后汇于前院功德池中。

龙潭位于寺内最高处龙王堂前,这是寺内一处天然与人工巧妙结合的景观之一,潭边设芍纹汉白玉浮雕栏板,栏板四角的柱头上均雕有石狮(已残)姿态活泼,神情各异,据专家考证为金代清水院遗存。
乾隆皇帝还曾为龙潭御题一首诗词:“山半涌天池,淙泉吐龙口。其源远莫知,郁葱叠冈薮。不溢复不涸,自是灵明守。像设坐严楼,致礼孚盈缶。利物神信能,格诚吾何有。”据诗中所描写泉水由龙口吐出缓缓注入龙潭,保持平满,不溢不涸。龙潭水中有一座呈笔架形状的山石,三峰峙立,每个峰底均凿有洞穴,泉水从龙口喷射而出,穿过“笔架山”激起巨大水花,形成喷泉射窦的景观。

在这里,不仅可以领悟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转入山门,暗香浮动,更有一树紫藤古寺边的画意。朱漆黛瓦、紫藤瀑布,绝美的搭配。


大觉寺里赏春花,自有淡泊宁静之感。一说起大觉寺人们首先想到的总是玉兰,却很少有人知道大觉寺的紫藤如瀑,诗意飘摇才是人间最美仙境。要知道北京城里的紫藤花并不多,而藏在深山古寺与青灯古佛相伴的紫藤花更是极其难得。

踏入山门,暗香浮动,便有一树紫藤古寺边的画意。朱漆黛瓦、紫藤瀑布,绝美的搭配。因为深藏古寺中,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并不多,可以徜徉在紫藤花下,享受这春日的馈赠。寺内一株古老的紫藤安静地守在这里,屈曲盘旋、苍老遒劲、宛若蛟龙翻腾。

大觉寺的紫藤没有太多人工修饰的痕迹,一切都以自然为主,来此赏紫藤,图的那是“清净”二字,佛门之地,一入寺门,仿佛就脱下了尘世的俗气,静下心来看看花,俗世的烦恼一扫而光。
开放时间:8:00-17:00
门票:20元
电话:010-6245616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大觉寺路9号
乘车线路:
1、地铁4号线北宫门站下车,坐346路公交车至温泉村站,换乘633路到大觉寺站下车。
2、地铁16号线温阳路站下车,乘坐633路公交车至大觉寺站下车。
3、乘651路公交车至温泉北站换乘633路到大觉寺下车。
开车路线:
1、八达岭高速北安河出口,走北清路向西到头左转见路标到大觉寺。
2、走阜石路或莲石路上西六环向北走49号出口,下六环右转到大觉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