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号中国幸存者出镜

  • 2021-04-12 10:55:48
  • 北京晚报

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揭秘百年前一段尘封历史

4月8日晚,由罗飞执导、詹姆斯·卡梅隆担任监制、首席研究员施万克讲述的纪录片《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在北京举行首映式。影片4月16日全国上映。

幸存者只剩英文名字 经历曾被刻意抹去

电影《泰坦尼克号》的浪漫故事深入人心。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次人类史上最大的海难中,船上共有8位中国人,其中两位随沉船遇难,最后有六名中国幸存者。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沉没后,幸存者被送至纽约港口,所有人都受到礼遇,但这六个中国人的经历却被刻意抹去,他们的求生经历还遭到西方媒体诋毁报道。此后的一百多年,泰坦尼克号相关的记载中几乎不见六人的踪影,世人也从未得知他们获救后的去向。

《六人》导演罗飞出生于英国,之前的作品包括纪录片《海神号事件》和纪录片《阳关三叠》,他能说一口流利的国语。罗飞回忆,最初有这个念头是在2015年年初,当时刚拍完一部纪录片,老搭档施万克提议,干脆拍摄一部“泰坦尼克号”上的中国幸存者的故事吧?当时罗飞还很好奇,“船上有中国人吗?”后来他跟住在上海的朋友们聊天,发现他们也都不知道这事儿。这反而增加了他拍摄的兴趣,最终决定启动这个项目。

作为该片首席研究员,施万克透露,一开始自己手上的资料仅有当年“泰坦尼克号”上留下的8位中国人的英文名,所以他们只能在这些名字中寻找蛛丝马迹,然后在网上的“泰坦尼克号”论坛中寻找相关的资料,还到处发邮件,寻求帮助,“我们希望能找到这些中国人的后代,因为其他700多位泰坦尼克号上的外国游客都有后代,他们都能很骄傲地说出来:这就是我们家里人的故事,只有这六个中国幸存者没有被人提及:那是我爷爷,那是我爸爸……”

罗飞说,支持团队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是,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你在这么有名的沉船故事里发现了一段未明的历史,我们有责任把这个拍摄出来,我们要让他们的后代们感到惊喜,放弃就太可惜了。我们一直坚信能找到他们的后代。”

卡梅隆主动担任监制 电影被剪片段首次曝光

对于邀请到詹姆斯·卡梅隆担任该片监制,《六人》制片人罗彤透露,为联系到卡梅隆,费了很大的功夫,最后通过邮件打动了一位律师,从而联系上了他,“没想到他几年前就开始关注我们,并邀请我们见面,主动担任我们的监制。”有了卡梅隆的帮助,《六人》中出现了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片段,“团队预算有限,如果没有福克斯公司的允许,这些片段的版权就是天价。”

《六人》历时四年多调查,一共集结数十位研究员,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六名中国幸存者的踪迹。循着研究员们找到的线索,拍摄团队造访了中国的北京、香港,英国伦敦、南安普顿、布里斯多、利物浦,美国旧金山等20多个城市。

六位中国幸存者中,有几位是住在泰坦尼克号上三等舱的船员,船撞上冰山的时候,他们最先感知到,并从船头跑到了船尾,在一个休息室等待救援,一直坚持到了船最后沉没的时刻,其中5位登上了救生艇,1位把自己绑在木板上,最后被巡逻的队员救了上来。在卡梅隆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罗丝最后在一块漂浮的木板上被救起的画面,就是从这里得到灵感。一位幸存者叫方荣山,是泰坦尼克号最后一个获救者。他是台山人,后来去了美国,对自己的沉船故事,他从来没有向儿子提起过,但写了一首打油诗,告诉了自己家乡的族人,这首诗被《六人》编导发现,成为了实证。

在卡梅隆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其实拍摄了方荣山获救时的画面,可惜的是,这段画面最终并没有剪辑到电影里。如今,《六人》中出现了这段画面,这也是该片段的首次曝光。

在寻找这六位中国幸存者后代的过程中,主创们发现,在幸存者后来的人生道路上,“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死里逃生还不算是最大的人生灾难。《六人》将让观众看到,虽然这些中国幸存者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艰难前行,“这份对生命的热爱和执着,让人看到了人类不息的生命力。” 本报记者 王金跃

  • 编辑:张晓芳
原创声明:本文是北京旅游网原创文章,其最终版权仍归北京旅游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旅游网

征文启事

为能让网友分享自己美好旅途,记录旅途美好回忆,北京旅游网特面向全球网友公开征集文旅类稿件。范围涵括吃喝玩乐游购娱展演等属于文旅范畴的内容均可,形式图文、视频均可。

稿件必须原创。稿件一经采用,即有机会获得景区门票、精美礼品,更有机会参与北京旅游网年终盛典活动。

投稿邮箱:tougao@visitbeijing.com.cn

咨询QQ:490768046

北京旅游网京ICP备17049735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5003号

版权所有: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宣传中心(北京市旅游运行监测中心)